回憶江南

前些日子朋友出游杭州千島湖,回來后一股腦的將拍攝的照片放到了空間里。有幸被我發(fā)現(xiàn)后大肆的噬食了一番,然實則不夠過癮,于是特意討幾張照片來養(yǎng)眼。
其實,并不是我臨淵羨魚,愛慕這些美景。實誠是這照片中的一云一水,一樹一屋都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它深深的勾起了我思鄉(xiāng)的情結(jié)……
我的故鄉(xiāng)在宜興一個小村莊里,緊挨著螺巖山善卷洞景區(qū),那里頗負盛名的紫砂壺要遠遠高于善卷洞的知名度。善卷洞是后來開發(fā)的,而紫砂壺早在明清便享有盛名,有詩為證“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陶”。雖然那里的風光不及千島湖般的旖旎,但在我童年的記憶,乃至于現(xiàn)在的印象中最美莫過于我的故鄉(xiāng)。
童年的我與母親就生活在那里,一間磚瓦房套著半間茅草屋。磚瓦房是父親在我四歲那年,在茅草屋的基礎(chǔ)上加蓋的,在我記憶中上梁時放鞭炮“貼春”(上梁時,頂梁中間要披塊紅布或貼紅紙,懸一袋五谷種子,象征莊稼豐收)、“拋梁”(從梁架上拋撒食物,以撒粽子、包子、爆米花、糖果、花生之類,稱之為“新厝開花”“大吉大發(fā)”)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家門前有條湖,湖畔與家的空地上有兩株梨樹,那是我兒時最愛吃的水果之一。農(nóng)忙的早晨我都會趴在窗戶上看著母親,在湖面旭日的映襯下匆匆離開的身影。村里的老人說這湖里每年都有小孩淹死,母親當然不敢把我一個人放出去玩,農(nóng)忙時只能早早的叫起來吃了飯,然后把我牢牢的鎖在家中。蔚藍的湖面隨風吹起層層漣漪,偶爾有一兩只翠鳥劃過水面,蕩起一輪輪的水波,那時我會仔細數(shù)著水波能蕩出幾圈以此來消磨時光。晌午母親回來后,我便能瘋了一樣地跑出去,在兩顆梨樹間蕩秋千,秋千是父親探親回來時給我做的。而后跑在湖邊扔瓦片打水漂……每當這個時候母親總會嚴厲的訓(xùn)斥我“你不怕水鬼把你拖下水嗎”?也許正是因為母親的恫嚇,以至于我生在江南卻是一個不會水性的旱鴨子,一次在幫母親在田梗邊插秧拉線,一不小心掉進了身后的水溝居然還淹的暈了過去……
童年的時光是無憂無慮的,逮田雞掰茭白、拾雞糞撿柴火,挖荸薺釣河蝦,是我所有的娛樂項目。那時農(nóng)村不養(yǎng)寵物,大概我是把鴨子當成自己的寵物了,可不知怎么的,田雞好逮鴨子難喂,尤其是剛孵出不久的小鴨子,一旦在追逐我扔下的美味時難免會被我笨拙的小腳踩傷??吹奖徊葌男▲喿游铱倳脨赖牧飨卵蹨I,可不知怎么的那時的我總也控制不好自己的腳步,越躲還越是要踩住。
童年的眼中天永遠是那么藍,每遇到白云飄過村莊,我會在云層的陰影下戲逐奔跑。童年的色彩中除了藍就是綠,晨露中綠油油的稻田旁有幾壟翠綠欲滴油菜地,緊鄰的藍色湖面上飄著片片淺綠的浮萍,若你有耐心仔細去看會有魚兒正在吞食。待到滿鼻子桂花香時,我還能看到黃色,田地里金燦燦的稻穗笑彎了腰,那一望無垠黃色的海洋波浪起伏,這時便是全村里人最齊全的時候。(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七歲那年,隨著父親我們遷徙來到了北方,至此再也沒有回到過那片故土。然而那片天,那片水,那方熱土已深深的根植于我的內(nèi)心。永遠揮之不去,難以忘懷的便是那江南情結(jié)……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7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