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十七歲的天空碧空如洗,晴云飄渺的,十七歲的年紀又是多愁善感,情愫悸動的。像一群空中飛翔的小鳥,漫天漂游,目的就是自我青春快意揮灑的滿足,沒有什么扶搖直上萬里的壯志凌云。大多數(shù)就是嬉笑中的玩耍,月光下伙伴們的追逐,陽光下河水中的嬉鬧,偶爾在夏季的清爽雨滴中田間漫游,少年不識愁滋味,還道天涼好個秋!
在那樣一個沒有經(jīng)歷洗禮的年代,學校是那個年代那個青春求知而又無知的寄宿場所,還記得中學殘破大門通往柏油省道的泥濘小路,也記得校園內(nèi)風雨中佇立在道路兩旁的低矮梧桐樹,更記得階段考試后,按成績排名選擇最后一排座位的尷尬。不記得的是中學到底學習些什么,或許在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但卻是不記得了。如果確實記得點什么,覺得印象深刻的還是語文老師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沙啞的聲音、模糊的化學方程式、Y=X2的拋物線以及現(xiàn)在看來慈祥校長的嚴厲目光。
當然,更為深刻的卻是無憂快樂飛翔的小鳥折翼后的沉默和反省,剎那之間發(fā)現(xiàn)自己深藏在自身深入多久的小來,覺得無地自容。面對雨季的天空,羽翼未豐鳥兒折翼后蜷宿在雨中草叢一角,又想起了先人所道: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于是又努力地揮動了下翅膀,雖然有點痛,但修養(yǎng)后可以再次飛翔。
月光下少了許多歡聲笑語和蟲鳴低吟,青青麥苗的田地里少了恣意妄為的踐踏放蕩,昏暗的燈光下不知不覺中睡去,清晨霧氣朦朧中,夜色中穿行。
多年以后,知道有些夢終究是夢,可夢卻一直在延續(xù),似有不醒之意?,F(xiàn)實越來越現(xiàn)實,不可一世的和謹小慎微的交織著,指手畫腳的和自以為是的碰撞著,煩擾紛亂的人世中,各有各的人生軌道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