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凈影
洗面無人不為,洗心人多忘記。洗面容易洗心難——凈影寺即是洗心的佳處。
南太行蟠龍山環(huán)繞著一個幽谷,幽谷中藏有一座古寺,它就是凈影寺。久聞凈影寺的大名,因俗務羈絆,憾無緣朝拜。今年利用中秋節(jié)小假,我與妻有幸拜謁了凈影寺。
凈影寺,肇建于南北朝,稱賢谷寺,后隨時代不同,又有景靜寺、寶巖寺、金燈寺、金門寺等名稱,北宋以后始稱凈影寺。凈影寺不大,殿宇也稱不上宏偉,由三進院落組成。進入山門向北,依次排列著米勒殿、大雄寶殿和藏經閣,東西分列著觀音殿和地藏菩薩殿等殿宇。寺雖小,名氣卻大。佛教凈土宗高僧慧遠出家于斯,圓寂后靈骨也歸葬于此。凈影寺慧遠和廬山東林寺慧遠雖然法名相同,但并非一人。東林寺慧遠是東晉人,而凈影寺慧遠是隋代人——兩個慧遠都是佛教凈土宗宗師。東晉慧遠以《沙門不敬王者論》聞名,以與同道結“蓮社”和倡導“觀佛”、念佛,立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被后人尊為凈土宗初祖,而隋代慧遠,崇闡幽微,發(fā)明《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佛典的奧旨大意,被推崇為隋代釋義第一。由此看來,凈影寺,實為凈土宗的圣地之一。
凈影寺所在的谷地,據凈影寺始名“賢谷寺”,可知它的古稱叫做“賢谷”,今因凈影寺之名,人們把它叫做凈影谷。凈影谷四圍峭壁聳云,煙嵐繚繞。時值中秋,秋色正好。蒼翠的是松柏,朱紅的是山楂,紅黃的的是柿子,鮮紅的是丹楓,金黃的是山葵,青黃想間的是野草,淡紫的是山花……山色迷人,秋色醉人!細瀑飄綿,秋水潺湲,千秋畫,萬古琴。面對迷人的太行秋色,我恍然明白了被稱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的五代山水畫大家荊浩,何以長期隱居于太行的深山幽谷之中了——氣勢磅礴,雄中含秀的太行山成就了荊浩的繪畫藝術。
凈影秋色美,巖上獼猴逗。凈影寺周圍的山上,據說生活著六大群八百余只獼猴。耍猴人說現(xiàn)在正是山上野果成熟的時候,猴子不一定下山,這令急切盼望見到野生獼猴的我們心里直打鼓。既然看不到野生獼猴,那就只好求其次,看耍猴也不錯。隨著耍猴人詼諧的指令,一大一小兩只猴子陸續(xù)表演了走鋼絲、接飛刀、騎自行車、保衛(wèi)釣魚島……精彩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逗得大人小孩歡聲笑語不斷——當然了,最高興的還是孩子們。當演到籃球投籃時,大猴子左顧右盼,數(shù)投不中。這時耍猴人抬頭往山上看了看,用鞭子一指,對著猴子打趣道:“嘿,原來是你哥來了!”眾游客的目光一齊投向他鞭子所指的山崖,驚喜地看到猴王正帶著它的隊伍從懸崖上下來。人們都被野猴群吸引走了,耍猴人只好讓猴子給人們敬了個告別禮,識趣的收場了。再看那群機靈的獼猴,它們喜喜歡歡,鬧鬧嚷嚷,或在枝杈上騰挪,或在巖縫間跳躍,有的干脆蹲坐在屋脊上做鬼臉——自然之子,天地的精靈!看著獼猴們矯健的身手,我不禁感嘆,起源于凈影寺、威名遠揚的猿仙通背拳,原來真的是從它們那里學來的!
凈影寺正前方是一片平地,上面遍植桃樹。現(xiàn)時自然沒有桃花,也沒有桃,連桃葉也開始零落。望著在山風中蕭瑟的小桃,我仿佛看到了今春曾經的桃之夭夭,又仿佛見到了明春的滿眼芳菲——誰不說這里就是桃花源!靈山會上,佛祖拈花示眾,有弟子迦葉破顏微笑,他笑什么呢?《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忽然又記起白居易的《僧院花》:“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蔽铱谥心钫b著,不禁也破顏微笑了。桃樹下的蒲公英頭戴一頂頂小絮帽,惹人憐愛。妻輕摘一朵,調皮的對著我一吹,于是我們笑啊笑,無數(shù)的小傘飄呀飄……(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由凈影寺東行一里許,只見一大一小兩個石峰相向而立,這就是雙姑峰。據說是皇姑和她的侍女所化。由雙姑峰北側向下望,我們不禁同聲贊嘆:哇,凈影湖,太美了!但見兩面畫壁夾著一彎碧水,猶如綠色的水晶。云在里邊飄,鳥在里邊飛,峰在里邊蕩。我們懷著急迫的心情,登了登慧遠說法臺,轉過一道彎,下了一面坡,就到了凈影湖邊。近觀凈影湖,湖水清澈空明,寸許長的魚兒悠然閑游,不時有幾個水黽在鏡面上輕輕滑過。此時,水是綠的,心是空的,那兒還有一絲的塵埃!照照影,水里的那個人是誰,他真的是我嗎?感覺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幸福,只有空明!過了木橋,耳邊傳來潺潺的流水聲,尋聲覓去,只見一股清流從山縫間流出,涓涓流入凈影湖。洗一把臉,神清氣爽;手捧水喝上幾口,清心透脾。靜靜的凈影湖,親親的凈影湖,我已融化在你的清波里了!
天上灑下幾點秋雨,天涼好個秋。再見了凈影寺,再見了凈影湖,再見了凈影谷!我把你的水云帶走,我把你悠揚的梵樂帶走!凈土在哪里?凈土在心里!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83322/
洗心凈影的評論 (共 26 條)
- 醉死了算球 推薦閱讀并說 凈土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