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羊雜
去過寧夏,若不吃一碗回民風味小吃——燴羊雜碎,算是遺憾事。由清真回民烹飪的燴羊雜碎味鮮肉爛,香而不膻。北京的小吃店鮮有燴羊雜碎,就算偶爾遇到,其味更是不能與寧夏相比。若在寧夏老家熱鬧的街市,清真羊雜餐館都打著老字號招牌招攬生意。猶記得許多次我在逛街時,腹中略有饑餓,抬頭望見“羊雜碎”三個歪扭的大字,必會咽下幾口涌上來的饞口水,加緊步子往店鋪趕。
居住京城鬧市之中,偏偏四周幾里也見不到有羊雜碎賣,更別說是清真燴羊雜碎了。在老家一貫喜歡吃的風味忽然隔離了,反而越是久遠越生出飲食之外的鄉(xiāng)情。若坐了一整夜的車回到老家探親,一出站口,抬起頭,左瞧右瞧,遠遠的先找清真牌匾,看到羊雜碎三個字,然后沖著招牌就走。
進了餐廳,找了一張椅子,坐在抹得十分干凈的餐桌旁,說一聲老板,要一碗羊雜碎,店家應答的就是一聲響亮而又親切的家鄉(xiāng)方言:“好哩,客坐著,馬上就好!”隨后端來一碗熱面湯。喝上一口熱湯,等的空當便想起當初在老家時我也會燴上滿滿一鍋羊雜碎湯,一家人圍著爐火吃得滿面通紅。寧夏女人就算不是回民,也大都會燴家常羊雜碎,但總比不上清真老字號熬制白湯羊雜碎的功夫。村里有一對夫妻最善熬制白湯羊雜碎,四鄰皆愛去他家的店買雜碎?;蛸I現(xiàn)成煮好的雜碎帶回家自己繪,或就地坐在餐桌前吃上一碗,夫妻倆都笑嘻嘻的迎送。因為,我常去她家串門,親眼見能干的女鄰居用自來水反復沖洗雜碎附件,直到洗的白白凈凈一點異味都沒有才將羊肚、羊心、羊肺、羊腸等臟腑精刀改切之后,放大鍋內,湯上火,調大料,小火燉。待到湯沸開,撇去浮沫,直到肉滾爛而其味滲透白湯之中,香氣四溢散開,即成。
一鍋白湯雜碎煮好,擺上一只花邊海碗,碗內放芝麻醬、蔥花、香菜末,乘著滾燙將湯連肉盛上。你若喜歡吃辣,寧夏特有的油炸辣椒油挖上一勺,頓時一層紅油在羊湯上面散開,正與奶白的湯慢慢融合,而往往吃者已是等不及,呼嚕呼嚕就是一碗見底。若碰上度量大的吃貨,三碗未必能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8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