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朗撈塌坎第四分卷童趣、童樂3,一,5
一,文游戲(身體、體力上對抗性小的游戲)5
學(xué)令兒童前后,不和大人對手玩的文游戲:
3放鷂子:
過去,沙朗條件差,鷂子(鳶子)花式較少:豆腐干、蝴蝶、八腳(蜈蚣)、燈籠、加官、八角等幾種。小的1張方紙,大的有丈八高大的十八只角,九圈葫蘆風(fēng)哨的九圈鈴大鷂子。 大的八腳(蜈蚣)鷂子有幾丈長。
豆腐干小鷂子,是稚兒自己做的小鷂子,是用1張方紙,對角剪出1排小孔,將細蘆柴桿或粗小麥秸,上下穿過小孔,四角露出一點點,在中心交叉處和上兩角上糸上三根線,
叫“中線”,“角線”,接著將鷂子調(diào)平穩(wěn),要注意二角二根線要一樣長,俏有長短,就會“遷跟斗”,一“斬”到地,豆腐干就壞落。風(fēng)大,中線要略長一點,叫“拖”一點,風(fēng)小,中心線略短一點,叫“箭”一點,將三線扎在一起,叫“調(diào)稱心”。下二只角系二根線,對稱扎在一起,叫“尾巴線”,也必須一樣長,否則要“搖頭”“扭屁股”,放鷂子時就要斷線。用接長稻草做尾巴,經(jīng)過“試放”,調(diào)整“稱心”和尾巴長短。鷂子就好放上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風(fēng)和日麗的好天氣,小細佬就坐在墑岸上,一面吃著炒蠶頭、長生果,一面看牢放飛在天上的各自的豆腐干小鷂子,一面聽著天上大鷂子的風(fēng)哨聲,一面唱著兒歌:小鷂子,不算小,天上飛,順風(fēng)飄,照樣好上天,照樣好接天上老神仙!等等
加官鷂是扎兩只長方型篦片框,對稱疊起再扎牢,糊上有光紙后再畫上五官,八角鷂是扎兩只正方型框,對稱疊起再扎牢,有八只角。等漿糊干了,也是調(diào)“稱心”,調(diào)尾巴,尾巴是草繩,“稱心”繩和尾巴繩的粗細隨鷂子大小選配,鷂子線就要用鞋底線。放再大的鷂子,就要用豬血煮過的線、或臘線。
蝴蝶鷂做功復(fù)雜,細佬沒本事做,都有大人做,左右兩邊的篦片、有光紙,漿糊用量要一樣輕重,畫上美麗的蝴蝶樣子,蝴蝶鷂下面伸出八字式長圓型闊腳,不用生尾巴。放時主要“調(diào)稱心”,試放時若“遷跟斗”,除“調(diào)稱心”外,就可在輕的一邊加貼一些紙片。八腳、燈籠、九圈鈴都是大人玩的鷂子。
當(dāng)年,弄船的人家,有錢的人家,相信高高放飛在天空的大鷂子,能接神仙回家護家,入冬農(nóng)閑時,會做很大的九圈鈴大鷂子放飛。筆者兒時曾看到過埭朗航船世家許家老公公放過的大鷂子。用兒臂粗的竹子辟開,用鉛絲扎成丈八大鷂子,有十八只角,蒙上雙層細夏布,裝上大大小小的九圈葫蘆風(fēng)哨(叫九圈鈴),中間一只大葫蘆,要有斗樣大,鷂子尾巴由粗到細好幾丈長,粗處有細佬大腿粗。放鷂子的繩,是豬血煮過的有細佬大姆指粗的白麻繩,盤在一只園腳盆里。
弄船人會看天象,放鷂子時,請埭朗壯勞力全體出動。那天風(fēng)已很大,陰天,天上的云隨風(fēng)飛得很快,鷂子由幾個壯勞力合力扛到很遠的一干河高岸上,鷂子尾巴也要好幾個大細佬扛。鷂子繩放出去半個埭長,一頭圍在一只船上用的絞關(guān)上,絞關(guān)生根在后面四棵大楊樹根腳上,十幾個人分四、五檔站好拿著繩,許家老公公站在舉起的大鷂子下,頭檔五人就拉直了鷂子繩,只見老公公一揮手里的小紅旗,頭檔五人就狠性命狂奔,鷂子就“嗚汪!嗚汪!”地叫著,左右輕輕搖擺著,甩著粗尾巴,徐徐地上升,當(dāng)頭檔人奔過三、四檔人后,鷂子在天上就領(lǐng)直了尾巴。慢慢的向西南方移過去,“嗚汪!嗚汪!”聲越來越響,只見老公公已奔了過來,指揮頭檔人慢慢向前移步,當(dāng)與二檔人之間的鷂子繩拉直后,鷂子在天上也穩(wěn)住后,在老公公指揮下,五人就后退,一把一把地放鷂子繩,退到二檔人處,這才全松手。二檔三個人又如法泡制放鷂子繩,直到五檔人鷂子繩放完,鷂子繩就生在絞關(guān)上,許家老公公又指揮一面緩慢地用絞關(guān)放鷂子繩,一面將準(zhǔn)備的炮仗,鞭炮大放,在絞關(guān)邊上,還上供、點臘燭、燒香,當(dāng)園腳盆里繩子還有半層時,就停放繩子,鎖住。
一看,放飛在高空的大鷂子,只有面盆大小,但一陣陣的“嗚汪!嗚汪!”聲,卻傳入身心,讓人振奮。接著又放了了二只小一半的九圈鈴。其它人家也將很大的八腳、燈龍、小九圈玲拿出來放。因風(fēng)很大,大細佬的蝴蝶、加官、八角等小鷂子無法上天,更不用說小細佬的豆腐干。
許家就請壯勞力去吃“鷂子酒”。三只九圈鈴為主的陣陣“嗚汪!嗚汪!”聲,一直在天上叫響了半個多月。下小雪那2天也沒收大鷂子。
收鷂子那天,埭朗的壯勞力又全請到,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在許家老公公的指揮下,五六個人一組,先一把把將鷂子繩壓低,約壓出十?dāng)?shù)丈后,硬拉著鷂子繩向絞關(guān)前進,當(dāng)通過絞關(guān)將松繩絞起一頭又盤在園腳盆里后,第二檔人就上前壓繩,拉繩。三檔人反復(fù)努力,有一頓飯時,大九圈鈴的尾巴快著地時,七,八個壯丁奔過去,有些人抓住尾巴,一面收尾巴,這邊的一些人一面壓低鷂子繩,最終幾個壯丁接住大九圈玲。許家老公公真有眼力,鷂子收下來當(dāng)天后半夜,就括起了大西北風(fēng),吹得倒人,我好婆說:“許家今年有好運,不然,這么大風(fēng),鷂子繩會斷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8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