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游記

太平者,峪也,位于秦嶺終南以內(nèi),距古城八十余里,因隋建太平宮而得名。
癸巳之年,月至庚審,雖已初秋時節(jié),然仍酷熱不減,尤居鬧市之人,更覺暑氣熬煎。遂余心念一動,欲往太平,暫拋俗事,納涼避暑,遣懷山水,浣洗塵埃。
丙辰早食,驅(qū)車二次,巳時過半,方至入口。初入,景無奇特,遂乘觀光之車,代步六里,其后,徒步而行。
山道之上,游人如織,扶老攜幼,或緩或急。溪水之內(nèi),孩童撒網(wǎng),情侶嬉戲,趣味盎然。目之所及,飛巖突兀,古木參天,日透林隙,斑駁搖曳,激流兩岸,吊橋橫亙,絕壁之上,棧道盤旋。耳之所觸,秋蟬淺唱,雀鳥和鳴,伴之潺潺水聲,使人心曠神怡,如聞仙樂也。余觀太平之景,瀑湍、潭澈、石奇、林幽,可謂其之四絕也。
中有索道,路短價高,然卻夸大前路之苦,欺瞞游人,因而有意志不堅著,屢屢隨行。余嘆之,登山攀巖,本為強身健體,堅意恒志,然今時卻為商者私心筑之虛情所潰,豈不枉來也?
將臨登頂,體力不支,腿僵背酸。有返者,鼓氣助力,倍覺溫暖。(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山頂之上,有一飛瀑,落差百六十米,如懸天一柱,直擊而下,雷霆萬鈞。因正午時分,陽光直射,有七色彩虹映出,故曰:“彩虹瀑布”。然余登頂稍晚,絕景已過,見之已微,甚覺遺憾。
食糧飲水,休憩已夠,從頂而返。下山之途,負重減少,步履輕捷。有乏困者,臥于路邊,枕包合手,竟已酣眠。前一美女,赤足提鞋,玉蓮三寸,妙曼芊芊。行至中途,遇一男童,或因不堪暑氣,父母除其全身衣衫,游人駐足側(cè)目者甚多。
下得山來,已是酉時,因錯過班車,只得拼車而返。途中又因私車擁堵,延誤近一個時辰。及家,亥時已過一刻,填飽轆轆饑腸,漱洗完畢,不覺沉沉睡去。
余嘗想,人生猶如登山,雖中途常有艱難險阻,然登頂之喜悅,唯有堅持者,方可體會之!
癸巳年庚審月丁巳日酉時于古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9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