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教師節(jié)變成教師“劫”??!
今日上早市,見一媽媽領(lǐng)著10歲左右孩子買菜,商販問之:“今天孩子怎么沒上學?”母親說:“不送了?!鄙特溣謫枺骸盀槭裁床凰土耍俊蹦赣H說:“今天是教師節(jié),不送了!”商販說:“又教師節(jié)了啊,**,這幾天算是白出攤了?!甭犕旰笪倚睦镂逦蛾愲s,教師節(jié)現(xiàn)在真可謂教師“劫”,是廣大學生家長心頭的一道劫?。?/p>
教師節(jié)本來是國家尊重教師,體諒教師辛苦,法定的一個節(jié)日,如今變成這樣,主要原因還是教師本身。一提起教師,無數(shù)詩句涌上心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如今變成“學生入學錢掏盡,榨凈家長方心安!”
為什么我們不能容忍教師腐敗,我覺得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最最天真無邪的孩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這么做是在自毀中國的未來 。是這些人讓學生們知道,家長不送錢自己就會被罰站;家長不上錢就會被冷落、歧視,冷語相向;家長不孝敬老師,自己就會被安排到教師后面,看不到黑板,學習無人過問,臟活累活都會給自己。孩子們在幼小的心靈中就會埋下一道深深的理念:要想討得老師歡心,家長一定要送錢。他會一直把這個理念貫穿整個人生,在成年工作后,他也會繼續(xù)遵照這個理念來執(zhí)行自己的工作,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我所管轄的人,不送禮別想升職,不送禮別想干好工作,不服我,就給你小鞋穿。他們見到他們的領(lǐng)導(dǎo),就會和哈巴狗一樣,恨不得伸出舌頭舔干凈領(lǐng)導(dǎo)腳上的那坨狗屎來表達自己的忠誠。社會腐敗,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應(yīng)該承擔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今這股風氣刮的連高中大學都已被污染,高校、曾經(jīng)的象牙塔,也充滿了污穢之氣,某某教授利用職權(quán),以分換錢,不送錢不讓學生及格;某某導(dǎo)師所帶女研究生不發(fā)生關(guān)系不讓畢業(yè),我們都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已經(jīng)麻木了,仿佛這些事已經(jīng)是理所應(yīng)當了,我們無力改變社會,所以就只能適應(yīng)社會了。
我們真的麻木了嗎,沒有??!至少很多像我這樣的人沒有。我們無力改變社會,但我們能保持自我本色。我愛人是大夫,白衣戰(zhàn)士,以前都是極其高尚的職業(yè),如今親戚朋友面前,我倆成了貪污受賄的代名詞。和別人說我們很本分、別人根本不信,真是莫大的悲哀。說句心里話:因為這個職業(yè)送禮者確實存在,多者幾千、少則幾百,也動心過,但我們沒有也沒敢要,不是在這里裝高尚,裝純潔,主要是不敢、不敢面對伸手后內(nèi)心的煎熬。我也承認,學生饋贈的禮品我也收過,比如千里之外帶來的煳玉米、咸鴨蛋、月餅、小米子、大棗林林總總,孩子們把帶著鄉(xiāng)土氣息的心意放到你面前我實在是無法拒絕,我知道我收下的是他們的心意,收下后我責任更重了。我不會因為這些而特殊照顧他們,反而會讓他們做更多的工作,對一個人負責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經(jīng)歷更多的事情,累計更多的經(jīng)驗,才能更好的成長。對于學生們,我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有的同學運動會期間受傷了,我墊付了所有的醫(yī)藥費、帶著五歲大的孩子和書記一直堅持到晚上10點多把學生檢查完才回家,給孩子弄一口飯,趕緊睡覺,第二天早上起大早上孩子上幼兒園又急忙去醫(yī)院,運動會過后學生們放假,受傷的學生無人照顧我又安排學生留守看護、又給看護學生留下二百塊錢日常開銷;學生因為個人問題,周末沒回家,手機關(guān)機,我把電話打到學生家里,打到他親戚家里,通過短信,留言各種方式尋找,終于找到了學生,一個周末也就這么過去了;有的學生家里經(jīng)濟有困難,利用各種關(guān)系,給學生找贊助,找兼職幫助孩子們度過難關(guān),當班主任這幾年,每年學生回家沒錢了,平時遇到困難了我都會幫助他們,現(xiàn)在為止還有幾千塊錢借給了學生。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么多,我所想的只是不為教師抹黑,我和我愛人都是普通百姓出身,考上大學,憑自己能力有了一分自己的工作,深知學生的不易,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我們就選擇了責任和擔當。
每個人都是善惡的綜合體, 怎么做全在一念之間,一彈指、一頓悟、一世界。我不是憤青,也不是清流,我也會隨波逐流,只不過是在轉(zhuǎn)彎處,露出那一抹無奈和無力感,本想奮力的嘶吼,卻只能一聲嘆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為人切莫貪,睡覺心不安,轉(zhuǎn)瞬輪回日,報應(yīng)在身前。為了自己為了未來,老師們,伸手前,考慮考慮你們也是有子女的人,別為子女挖下無法填平的欲望的深淵!
謹以此篇送給那些奮斗在教育第一線、履行教師職責、恪守本職、無私奉獻的好教師們!
恬淡閑適 隨筆
2013、9、10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9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