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語3·名人
碎碎語3·名人
文/漏光的樹
【七年之癢】
他的榮譽堆積如山,他的影響貫穿全球。提起08年的奧運會全程攝影,家喻戶曉的名字——張藝謀。 可以說,他是中國的驕傲。
讓我震撼的不止是他的榮譽,而是他的故事。其祖上因為“歷史問題”受到影響,他文革時期在乾縣插過隊,在咸陽八廠做工人,一做便是七年。而這七年卻奠定了日后成就的基礎(chǔ)。七年里,從未放棄熱愛的業(yè)余攝影,在八廠遇見了一位知音,也是他告訴張藝謀可以去學(xué)表演。當(dāng)然,也是因為際遇,27歲的他破格錄用。至此開始了藝術(shù)生涯,而后的成就不是只言片語可以評論的。
《張藝謀的作業(yè)》這本影像集,記錄了從八廠做工人時買的第一部相機開始,到如今的成就。有點區(qū)別于自傳的圖集,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張藝謀一生的輝煌以及他背后不為人知的艱辛。 他是非常成功的。當(dāng)然離不開自己的堅持與付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果沒有那七年的付出,或者沒有那次際遇,他還會不會是如今的張藝謀?想起大學(xué)時有位老師說她曾和張藝謀是同事,還有兩人的合影。倘若他甘心平庸,縱可以安穩(wěn)一生。但是他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愛好,執(zhí)著自己的夢想。所以,七年里他自學(xué)的并不比在學(xué)院少。也正是因為這份對攝影藝術(shù)的酷愛和執(zhí)著,傾倒了華人,傾倒了老外,傾倒了多少熱衷藝術(shù)的人。
張藝謀因七年的韜光養(yǎng)晦才有了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當(dāng)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七年才有了后天八卦;日本有位學(xué)者也是七年的監(jiān)獄生活寫出解密易經(jīng)的書籍。我在想,是不是夢想與追求也如同婚姻生活一般,熬過“七年之癢”就會春暖花開。
想要得到,要付出的永遠比想象的還要多。當(dāng)然,每個人都有際遇的緣分。成功不在于是早是晚,不在于有多大的貢獻。畢竟璀璨的明珠也就那么幾顆而已,不妨做星星,也可以為黑夜添幾許光亮。做好自己,哪怕時運不濟,也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我對自己說,如果也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那么做好七年臥薪嘗膽都準(zhǔn)備吧。
【浮世·清歡】
劉若英出版的散文集,隨筆集,以及最新的文集《我的不完美》;宋丹丹的自傳《幸福深處》;陳喬恩的《喬見系列》。他們用文字像人們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沒有脂粉的修飾,沒有特定的場景,沒有表演的角色。只是輕訴自己的故事,感悟,情感,朋友。真實,自然,清新。
或許有人說名人出書只是作秀或怎樣,我寧愿相信這是他們平凡生活的真情流露。去掉他們工作性質(zhì),大家只是普通人,如奶茶說的,她只是在“寫”書,并不能稱之為寫作,或作家。只是在找一種表達的方式而已,而他們選擇了文字。因為不需要觀眾,不需要讀者。
三毛為荷西停筆多年,只因為荷西無法睡覺,她認為寫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寫作影響了生活,就不再提筆。奶茶,宋丹丹,喬恩也只是用文字表達某些人生見解,宣泄某種無處安放的情緒。甚至表露自己的不完美。
浮世若夢,很容易會迷失真實的自己,尤其穿梭各種角色的演員。但是他們在文字里為自己留一方凈土,用筆尖刻畫生活的清歡和美好。
所以,我一直在找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浮世中追逐那一抹清歡和純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