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散文集《苦丁香和她的伙伴們》——燒毛豆

燒毛豆
大豆的吃法有多種多樣,可是,有一種是在市場上見不到的,也是最原始且鮮美的吃法,那就是燒毛豆兒。
山里人把帶莢的大豆叫毛豆兒,是因其周身長滿了絨毛兒的緣故吧。毛豆兒的吃法除了市場上出售的五香毛豆兒,就只有燒毛豆兒了。五香毛豆兒香而不膩,咸中有味,不失為一品時令小吃,可是,與燒毛豆兒相比,又是差著了。
第一次品嘗燒毛豆兒是在高中畢業(yè)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的時候。收獲季節(jié),一幫年輕人在二隊長的指揮下,隨著秋風(fēng)的指點依次收割著成熟的莊稼。等到割大豆的時候,大隊長也拿著鐮刀上山了,聽說是怕大家燒毛豆兒吃。幾天后,只剩下一塊豆地沒有收割時,大隊長走了,臨走時丟下一句話:“注意點呀,讓上級發(fā)現(xiàn)了我可不管?!?/p>
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巧合,這最后一塊豆地正好趕在一條窄長的山溝里。大家一股勁割完了大豆,在二隊長的指揮下開始忙開了:有撿柴的、有選豆枝的、還有放哨的,不一會就燃起了篝火。豆枝在火中燃著了,火中發(fā)出了劈啪劈啪的響聲,片刻之后,煙火中就散發(fā)出一種說不出的清香。是呀,這是從生產(chǎn)到消費最快最短的時差了,想來,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伴著火、伴著自然賜予人類的一切,逐步走向成熟,邁向文明的吧。
火燒盡了,二隊長脫下上衣向火堆扇了起來,有人用木棍翻動著,不一會就出現(xiàn)了一堆豆莢和豆?;旌系某善妨?。二隊長翻開他的舊帽子,開始分堆。沒有人去爭,沒有人去搶,大家的目光隨著那頂舊帽子從小堆到大堆,完全象原始人分配獵物一樣公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原以為黑糊糊的變了形的燒過的毛豆兒不會好吃??墒?,當(dāng)我剝開燒焦的豆莢時,卻看到里邊露出的豆粒個個金黃,粒粒飽滿。一縷清香從豆莢中飄出,口水也隨之而出了。放到嘴里似乎是硬的,可用牙一磨卻是酥的,幾經(jīng)咀嚼便香脆滿口了。還沒等完全品出滋味,胃里就象伸出一只小手把滿口的美味拉走了。這樣邊吃邊回家,當(dāng)想到給母親留些時已所剩不多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有感覺到吃什么東西有第一次吃燒毛豆兒那么香、那么誘人、那么讓人久久難忘。
時值金秋放假在家,又燒了一會自家地里的毛豆兒,雖也是清新、香脆,但總不及第一次的那種感覺。是味覺神經(jīng)衰退了,還是大豆的品質(zhì)退化了呢?望著戶戶新房、家家倉滿,想來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那時,家里過年才做一回豆腐,在那個連粗糧加糠菜都吃不飽的年代,剛剛收獲的毛豆兒,燒出來能不香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1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