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小剪刀
捧著《文化綏德》2013第二期,品讀李貴龍老師《綏德剪紙初探》一文,我不僅陶醉于家鄉(xiāng)世代相傳的剪紙民俗文化演變及精湛的技藝和全文優(yōu)美的文筆之中,而且奶奶剪窗花的情景一幕幕的閃現(xiàn)在我的眼前,更激起我對奶奶珍惜多年那把小剪刀的懷念。
童年,我總會盼著過大年,不僅能吃到幾片肥肉,更能看到奶奶剪窗花時的歡快面容。每到臘月,奶奶就會讓我父親從街上給她買來幾張普通的紅黃藍綠紙。首先開始熏花樣兒:用一張薄薄白白的麻紙鋪在小小的圓盤上,窗花圖樣鋪在麻紙上面,噴上水,讓圖樣粘在麻紙上,點燃煤油燈,盤子離燈火一厘米左右,輕輕地左右上下緩緩移動,利用輕煙把麻紙和窗花樣子熏得黑黑的,接開樣子,一幅美麗的圖案就躍然紙上了。每當這一工程完成以后,奶奶總會微微一笑,似乎看到了成功的跡象。接下來把有色紙對折再對折,制好的樣子固定在上面,就開始用小小剪刀一剪刀一剪刀的從內到外一圈一圈的剪起來:一會兒剪一個小圓孔,一會兒剪一個小三角,一會兒剪幾個小牙牙。奶奶時而緊鎖眉頭,時而舒眉展笑。一個個花型各異,形象逼真的窗花擺滿了門前的小炕:大的、小的、方的、圓的,紅的、綠的、粉的、紫的,有雙魚戲水、龍飛鳳舞、出水蓮花、臘梅落雀……每次剪完后,奶奶總會小心翼翼的用紅布包起她的小剪刀。這把剪刀很特別,它的雙頭又細又尖,不僅剪出來的動植物栩栩如生,還似乎剪開奶奶的心結,剪出了奶奶的好心情??粗棠绦δ樔缁?,我真想學著剪一剪,但奶奶總是說我太小了,害怕我把手指頭剪破,也害怕我把她的剪刀弄壞。我只好撿起奶奶剪下來的廢碎紙片拼圖案:小貓咪咪、小狗汪汪、小鳥喳喳 ……有時候竟然吃飯睡覺還得媽媽一催再催。到了大年三十貼窗花的時間,父親和弟弟貼大窗花,我?guī)蟽蓚€妹妹跟著奶奶在小小窗戶上貼小花。白紙紅花,滿院生輝。
一年又一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剪窗花用的紙也變得光亮如油,色澤鮮艷,叫油光紙。奶奶對剪紙的興致也越來越高了。無論什么時間,只要她看到一張帶有顏色的紙,總會拿出心愛的小剪刀左一剪右一剪就剪成了貫鏡或者云勾勾,貼在炕圍邊沿上,貼在糧食坉坉上,貼好后還再三叮嚀我們,誰也不許撕下來或者弄臟它。
每到快要過年的時候,凡是來我家串門的親朋好友,奶奶總會拿出她心愛的窗花和大家分享,不是給幾個花樣子,就是直接送幾對剪好的。這不,小小剪刀剪出了愛心,剪來了友誼,讓奶奶的人緣關系更和美。
歲月催人人易老。不知不覺,奶奶人老眼花,只好將剪窗花的事情交代給了我。我開始學著奶奶的方法剪了一段時間,后來干脆用鉛筆把自己想要剪的圖案畫出來,接著咔嚓咔嚓剪起來。每當這時,奶奶總在我的身旁夸夸她的孫女手真巧。我知道奶奶在鼓勵我,想讓我把她的這點事業(yè)繼承下去。慢慢的,我也喜歡上了剪紙,更喜歡和理解了奶奶的不易。奶奶十四歲結婚,三十多歲爺爺去世,把四個兒女和兩個老人交給了奶奶,生活的壓力讓她受盡了人間的操磨。唯有剪窗花的時候才可以看到她發(fā)至內心的歡笑。直到奶奶93歲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拿出她心愛的紅布包里的小剪刀,當傳家寶一樣要傳給她唯一的孫媳婦。后來,在一次大山滑坡壓塌我們的窯洞時,小剪刀也隨之遺失。
如今,每當看到美麗無比的剪紙,我就會想起奶奶和她那把小剪刀。每到百貨店或小商攤前,我總想看看有沒有樣子相似的剪刀出現(xiàn),但是一次次總會遺憾的告別。(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1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