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曉攀登知錦秀

當曉攀登知錦秀
我喜歡行走,因為與大自然的每一場相遇,都能夠演繹一段美麗的故事,而一個個的故事,都銘刻了人生的腳步。當我到了走不動的那一天,這些拓印了時光的故事,就成了美好的記憶,那怕似水的年華匆匆逝去,回憶,便成就了永恒的美麗。
――題記
早春高山捎意韻,清新萌動舞崖邊。
山巒秀色還未燦,山腹深處梅已翩。
我欲隨風山峰去,云海遙指九峰巔。(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二月,帶著寒涼的風依舊耀武揚威,而冬,已攥不住自己的時光,正悻悻然地走向季節(jié)的尾聲。春天近了,大自然里開始萌動著各種生命,我的腳步也在這個季節(jié)里開始生發(fā),不服老的心態(tài)讓我像年輕人一樣,背起行囊,攀登九峰山。
地處東海邊的九峰山,海拔高度并不高,僅有499米。然而,從天童寺的太白山麓到九峰山巔,卻是山路崎嶇,考驗著人的耐力和勇氣。途中共要攀爬九座主要山峰,其中有三座山峰陡峭難行,近五十多度的陡坡讓人攀登時氣喘噓噓,下山時心驚肉跳。
這條登山之路必經(jīng)山岙中的共同村。這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村落,有一條山溪繞村而過,溪水邊,村姑們在談笑中洗滌著衣物,石壩筑起的岸邊,陽光正暖暖地映照著家家戶戶的小院。小村安靜異常,聽不到雞鳴狗吠,窄窄的村道干凈整潔,新翻的土地,正呼吸著大山的氣息,擁著大山的愛靜數(shù)時光……
過了共同村,艱苦的攀爬開始了,每登上一座山峰,必消耗大量體力,立于峰頂,清風拂面,極目遠眺,腳下,是群峰疊嶂,梯田層層,一潭潭的山泉,碧綠無暇。頭頂,白云朵朵,陽光燦燦,明快的純藍,讓人神清氣爽。
大自然不會厚此薄彼,當你在跋涉中付出艱辛時,林中的小鳥會在你的身邊歌唱跳躍,山澗中的溪水會在你的路途上漫舞輕盈。滿身的汗水,滿目的風光,真正是“拔地萬重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此時的思維也開始醇香發(fā)酵……
在大山中行走,最愛看藍天白云,當頭頂藍天時,會由衷地為自己又登上了一座山峰鼓掌喝采,大叫幾聲:“我來啦!”山坳坳里立馬響起了擁護的回聲,此一刻,心里只有純純的快樂,毫無雜念,清朗而又悠然。
大山以粗獷的線條描繪著陽光的影子,塊塊巨石氣宇軒昂地展現(xiàn)出了質(zhì)樸與莊重。因為山,我知道了什么叫巍峨;因為山石,我知道了什么叫堅韌;因為山溪,我知道了什么叫柔腸百轉(zhuǎn)。還是因為山,讓我明白了堅定與挺拔。
大山深處,是沒有嘈雜的凈土,自然,用最原始的語言訴說著光陰如畫。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在我極度疲憊時,九峰的梅花,就在這群峰之間,在我的征途之上,引領(lǐng)我的心靈飛躍,鼓舞我的征程腳步。那漫山盛開的紅梅、白梅,使高山的曲線開始陰柔和嫵媚,也使靈魂開始穿越山的縫隙,追隨絕美而去……。
九峰山中,萬物靜美,那盛開的數(shù)以萬計的梅花,拓印了歲月的時光。美麗的生命和崢崢傲骨,烘托了高山的堅定和雄偉,也唱出了歲月的鮮艷和不滅。梅魂,輝煌成一面風景,在落日的晚風中,以一種倔強的風姿,昭示著生長的信念和不屈的璀燦!
九峰山,與其它的大川相比,它是弱小的。但,它仍然是地球的骨架,聳立在東海之濱,讓我們可以抬起仰慕的眼光。因為它仍然體現(xiàn)出了山的高大,山的巍峨和山的氣魄,走過,就知道人性的脊梁當以何為榜樣!
登山的人,腳踩著執(zhí)著前進,渾身充滿著活力。高度,磨礪著耐力,山頂,是我們沖刺的希望,當站在山巔之上,就會明白:為什么山里的漢子會不怕艱辛!
九峰歸來,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地沉重,真心感到歲月不繞人。但不后悔,因為登山不止是排除了體內(nèi)的廢氣,最重要的是收獲了感悟。這些感悟在年輕時是難以體會的,只有走進了歲月的深處,才真正體會到了四季交替的內(nèi)涵。
冬之將去,春之將來。山,以清新的思想,雄起地球的心愿,在季節(jié)的時光里,把高大、偉岸和挺拔雄奇演繹得完美無缺。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去擁抱大山,聆聽那枚堅實的心臟充滿靈性的跳動,采摘片片晚霞,豐碩起這一生的春華秋實。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25589/
當曉攀登知錦秀的評論 (共 42 條)
- 聿銘 審核通過并說 留意自己周圍的風景,或許它會成為日后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