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皆因愛
成敗皆因愛
夏延民
讀法國作家司湯達的《紅與黑》是在軍校時期,其中被主人公于連的心路歷程所吸引,以致一個學期,就讀了這一本書。
《紅與黑》所講述的故事背景是法國七月革命前夕,也就是整個社會將要出現劇烈變革的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也出野心家,打破舊有的社會秩序與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是最危險也是機會最多的時期,于連生逢其時。于連的功利主義至上的人生原則,注定于連只能當一個野心家,而不會成為英雄。而對出身異常敏感的于連,處在那樣一個環(huán)境,當然自尊會受到傷害,而他的野心也像埋藏在鋸末下面的暗火,在斷斷續(xù)續(xù)中逐步扭曲變形,幾成升騰之勢。于連的成長背景可以說很具有代表性,一個農家子弟所必須承受的挫折和磨難,他都承受到了。轉機出現在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這是于連脫離出身,成功上位的一次絕佳機會。進入市長家的于連,就像一個默默無聞的龍?zhí)籽輪T終于有機會演一把主角,表現超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贏得了觀眾熱情的掌聲,很有點一夜成名的意思。
所謂成敗皆因愛,于連的快速上位得益于情婦瑞那夫人。而于連的野心到達頂點也是源于一個女人,一個驕傲的公主,侯爵的女兒瑪特兒小姐。此時的于連人格已經變態(tài),如果瑞那夫人對于于連還有些許男歡女愛,那么把瑪特兒搞到手,完全是因為一種借步和征服,借瑪特兒的父親實現自己的野心,借瑪特兒的身體使自己對上層貴族社會的憎恨得到釋放。不幸的是,于連得逞了。自古具備野心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天生的政治家,生來就是要為王為宰的,或者是懷著報效國家和人民的心態(tài)來逐步登上高位的。一種就是野心家,懷著一己私心,為了榮華富貴而為非作歹欺世盜名的。于連屬于后者,當然從他進入市長家的第一天起,于連就注定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所謂烏云遮望眼,于連把目標定的過大,把過程看的太過簡單,不擇手段和走捷徑是有可能成功,但是一旦翻船就會立即禍殃自身。于連過早的暴露了自己,本來是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勝利果實,卻因為巨大的良心回歸而自我放棄。于連朝瑞那夫人開槍的時候僅僅是一種報復,可是當野心已經破滅,良心重又占據自己以后,于連決然的選擇了死。生或者死是一種選擇,選擇生的于連是一個野獸,當然任何時代也不乏于連這樣的野心家,也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是前提是這個時代肯定是一個極不正常的時代。選擇死的于連是一名英雄,就像書中所描述的另一個于連,一個崇拜拿破侖,希望通過暴力革命獲得成功的人。
《紅與黑》的另一個成功就是塑造了于連和瑞那夫人的愛情,情結細膩,一波三折,其中充滿了溫馨和浪漫??梢娮髡邔τ?a target="_blank">感情描寫的技巧并不像一些文學批評家所講的那樣干巴無味。瑞那夫人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的女人,如果生活如常這樣的女人發(fā)生故事的概率應該是很低的,不幸的是,瑞那夫人碰到了于連。一切都在于連掌握中的瑞那夫人掉進感情的漩渦是遲早的事,但是過程的浪漫溫馨和彼此投入的巨大感情沖淡了功利主義的初衷。不由得使讀者都向往之。最后,即將登上斷頭臺的于連終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他也重新得到了瑞那夫人的愛。但是結局已經注定,悲劇的結尾是于連的死和瑞那夫人的死,讀到此,相信大多數讀者也終于明白,甜美的愛情從來都是奢侈的,而男人們在功利場上的廝殺,到最后與愛情相比,竟然不值一分錢。如果能夠從來,于連還會重蹈覆轍嗎?瑞那夫人還會與其相愛嗎?一切都是假設,但是我相信于連寧肯選擇愛情,也不會選擇中尉、將軍或者司令。(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26154/
成敗皆因愛的評論 (共 13 條)
- 詩心云卿 未通過并說 《紅與黑》的思想主題不是你寫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