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
寫在《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
傅伯勇
昆明“3.01暴恐事件”后,的確暴露出很多問題,如昆明火車站的安保問題,如警察馳援問題,等等,這是一個方面;而另一方面,人們在這一事件中的反應,我們不得不進行一些必要的深思與叩問,于是本人寫了一篇《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對本人文中的觀點,贊成者有之,保留意見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如一個在“中國散文吧好文章閱讀網(wǎng)”以別名“海虹”為名的人,就持反對意見,而且寫了一篇《3.1如果你就在昆明街頭》的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3.1云南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已經成為歷史,而網(wǎng)上的議論依然此起彼伏。對網(wǎng)上同仇敵愾的議論,我深有同感;對網(wǎng)上加強安保的建議,我也積極贊同。但是,對網(wǎng)上的質問“中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我則不能茍同。
曾幾何時,我們吃夠了空談的虧?,F(xiàn)在再聽到如此的議論,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頭殷紅的血跡。
我一直以為,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改變現(xiàn)狀,只有身體力行。如果,發(fā)出如此質問者當天就在現(xiàn)場,面對沾滿血跡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來解救,你又能如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上午,在一個小城的街頭,只有幾個人在散步。這時候,突然有人喊“抓壞人?。寲|西了!”行人一下子驚呆了,站立在原地不知所措。這時候,突然有一個老人一個箭步上去制服了搶劫嫌犯。當接警的警察看到這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時,都感到不可思議。經了解后才知道,老人已經80多歲了,是退休的刑警,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職業(yè)習慣的使然。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幾人經歷過這樣血腥的場面?即使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家有槍有炮,你手無寸鐵,你又能如何抵抗?!
不久前,倫敦街頭,兩名現(xiàn)役皇家軍人被歹徒亂刀砍死,英國并沒有人質問“英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全球范圍的恐怖襲擊經常在一些國家發(fā)生,我從來沒有聽到這些國家的國民質問“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當相當多的中國人還處在3.1昆明火車站恐怖襲擊的驚悸中時,卻有人如此清醒地指責周圍的平民“沒有血性!”我為這種冷漠而感到寒心!
我曾經站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細細地品讀著鐫刻在紀念碑背面由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時、當我細細地瞻仰著紀念碑座上的浮雕時,我心中油然升起的是對英雄的崇敬,是對中華民族敢于與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的自豪。難道中國人沒有血性嗎?!
新中國成立后的這幾十年中,我們制止了多起劫機事件,很多平民冒著機毀人亡的危險與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作拼死搏斗,保全了全機乘客的生命安全。難道中國人沒有血性嗎?!
在這次3.1云南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中,涌現(xiàn)出了好幾位以血肉之軀抵擋屠刀的警察、保安和平民英雄,難道中國人沒有血性嗎?!
我真的對你這種對事實的漠視和居高臨下地對周圍平民冷漠的指責而感到寒心!
回想起自己在部隊第一次投彈、第一次打靶時,心里也是慌的;第一次搶險、第一次救火,心里也是怕的。后來,有了這些經歷,再遇到這些事,就不會再慌亂、再害怕了。
你要求沒有經歷過恐怖襲擊的平民,群起制止恐怖分子的襲擊;要求沒有經過格斗或武術訓練的平民,群起制服恐怖分子。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談。在當今時代,“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已經人人耳熟能詳了,你難道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嗎?!
互聯(lián)網(wǎng)使我們人人都有了可以成為意見領袖的機會,當你準備發(fā)布意見的時候,請檢視一下自己將要發(fā)布的文字。
這篇文章,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咋地,本來完全可以忽略;但是文章的觀點較為典型,特拿出來分析一下,駁一駁,以正視聽。
“曾幾何時,我們吃夠了空談的虧?,F(xiàn)在再聽到如此的議論,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頭殷紅的血跡。”他的言下之意,再聽到如此的議論,自己就要吃虧,他人就要吃虧,國家就要吃虧,不知道“虧”從何來?照他這么一說,“文革”我們可以不議論,“左傾”我們也可以不議論,因為這是“空談”嘛,因為要吃虧嘛。不但如此,這樣的話以后也不能說了,因為說了,可能又會看到“昆明街頭殷紅的血跡”,仿佛啞然無語,這樣的血跡就不會發(fā)生。這是怎樣的推理呀?這又是怎樣的邏輯呀?
“我一直以為,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改變現(xiàn)狀,只有身體力行。如果,發(fā)出如此質問者當天就在現(xiàn)場,面對沾滿血跡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來解救,你又能如何?!”看他前面幾句,如果他在現(xiàn)場,還以為他會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不料,他卻是:如果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他是一個身強力壯的曾經當過兵或者現(xiàn)在仍然在當兵的人,我想他肯定動如脫兔,健步如飛,一眨眼就逃之夭夭了;至于別人,至于老弱病殘,關他什么事情呢?原來,他的“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含義,不是直面現(xiàn)實、“流血五步”,而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腳底下抹油,拔腿就跑,就看誰跑得快、跑得遠。另外,他自己完全喪失了自信心,“除了盼望警察快來解救,你又能如何?”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警察身上,仿佛警察就不是人,仿佛只有警察才應該上前,才應該犧牲。我在想,如果我們遇事都總是指望警察,要是沒有警察呢?我們就不活命了嗎?而且,如果警察在與歹徒搏斗,我們卻袖手旁觀,卻溜之大吉,這與畜生何異?在我看來,我們不但要指望警察,更要指望自己,指望自己能夠覺醒,指望自己能夠協(xié)助警察,戰(zhàn)勝歹徒!
海虹舉了一個例子:一個80多歲的老人,喝退了歹徒。我們先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假。原因呢?他說“職業(yè)習慣的使然”,真的嗎?不是!是因為老人當時身邊有一大群人,老人的態(tài)度,代表了大家的心聲,代表了大家的力量,他不光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了當時的那一群人,代表了正義!歹徒是什么呢?做賊心虛,所以他的怒吼讓歹徒戛然而止。另外,海虹這個故事是編造的,但是編得不圓,因為老人又是“一個箭步”,又是“步履蹣跚”,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但這樣的例子肯定有,只是他不會編而已。我想,如果我們昆明火車站的很多人都像這位老人一樣,大義儼然,挺身而出,慘案會那么嚴重嗎?那里幾百上千人,哪個有老人的風采?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幾人經歷過這樣血腥的場面?即使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家有槍有炮,你手無寸鐵,你又能如何抵抗?”我得問一句,什么叫“知其不可而為之”?我得又問一句,什么叫“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再問一句,什么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另外,法律對“見死不救”,不知該當何罪?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些抗日隊伍,有些只有大刀,有些只有木棒,有些只有石塊,但是,最終誰勝利了?中國勝利了!為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如果歹徒手里握的是槍,是炸彈,是毒氣那得另當別論;但是,歹徒手里僅僅是短兵相接的砍刀而已。既然是短兵相接,就有回旋余地,就有反擊機會。如果海虹生活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可能與汪精衛(wèi)之流相差無幾,因為當時小鬼子是“有槍有炮”,中國只有“小米加步槍”,他肯定奉行“不抵抗政策”。而且,昆明火車站廣場的群眾,真的一個個“身無寸鐵”嗎?他們身上的鞋帽衣帽、手中的電腦、背上的背包、手拉的行李箱,甚至手機,哪樣不是武器?就是牙齒咬也要咬住歹徒,就是頭撞也要撞倒歹徒。
“不久前,倫敦街頭,兩名現(xiàn)役皇家軍人被歹徒亂刀砍死,英國并沒有人質問‘英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英國兩名現(xiàn)役皇家軍人被歹徒亂刀砍死,人們可能會認為是軍人與歹徒的爭執(zhí),而且持續(xù)時間很短;但是昆明火車站的情況怎樣?砍死29人,砍傷143人!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嗎?共8個歹徒,如果一個歹徒0.5分鐘砍一個人,持續(xù)的時間是多少?是43分鐘!三五分鐘我們反應不過來,但是這么長時間還反應不過來嗎?歹徒舉刀亂砍,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另外,英國人沒有質問“英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就意味著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不能問“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嗎?如果照此一說,因為月球上先前沒有人去過,所以人類就永遠不能去月球上了。這是怎樣的笑話呀?
遇到類似的事情,根據(jù)筆者的耳聞目睹,始終不乏麻木不仁的看客,始終不乏腳下抹油的逃客,始終不乏跪地求饒的軟客。海虹對我的質問,認為是“冷漠”,感到“寒心”,我倒要說,發(fā)生了這樣的慘案,如果我們不痛定思痛,不喚醒那些麻木不仁者,這樣類似的悲劇肯定還要發(fā)生,而且情況也肯定會更慘!因為連海虹這樣的身強力壯者,連海虹這樣的軍人或者退役軍人,都會逃之夭夭,情況肯定就不會樂觀。
我的文章標題是“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就隱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從來鐵骨錚錚,血氣方剛,但不知何時,不知何故,血性在一些人身上慢慢淡去,慢慢消失,就像昆明火車站發(fā)生的慘劇一樣。我在痛心疾首地發(fā)問,在刮骨療毒地反思。但是,在海虹看來,似乎中國人就一點瑕疵也沒有。不但沒有,一旦有人說“壞話”,他就怒目相向了。海虹在我文章的留言中說,“質問‘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莫非你是外國人嗎?”照海虹的邏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都曾表達過“黨內也存在腐敗”,那么,他們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員了;臺灣作家柏楊寫了一部《丑陋的中國人》,那么,他也不是中國人了;如果海虹的媳婦說海虹不夠英俊,那么,海虹的媳婦也是別人的了。
海虹采取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投彈”、“打靶”、“搶險”、“救火”來說,言下之意,就是必須要有“這些經歷”,才“不會再慌亂、再害怕了”。不錯,歹徒砍一個人的時候,大家驚慌,情有可原,但是,砍十個人的時候還要驚慌嗎?砍百個人的時候還要驚慌嗎?一直不停的看下去還要驚慌嗎?這次暴恐事件驚慌,下次暴恐事件也驚慌?再下次暴恐事件也驚慌?照他這么一說,我們萬萬不能怪群眾,只能怪這樣的慘劇太少,多發(fā)生幾次,就有經驗了!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不知什么是空談?另外,不知道海虹的實干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遇到困難就讓開、遇到危險就躲藏、遇到強手就投降?
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但是也有渺小;如果不承認她的渺小之處,這就是自欺,更是欺人!對我們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不正視,這將是可悲的。
“互聯(lián)網(wǎng)使我們人人都有了可以成為意見領袖的機會,當你準備發(fā)布意見的時候,請檢視一下自己將要發(fā)布的文字?!边@也是我正要說的,海虹同志,還是先檢視自己的文字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28386/
寫在《中國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的評論 (共 39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請寫下評語推薦精彩之文 ,祝福朋友 ! 希望去我空間一踩
海虹:? 哈哈哈哈!真像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還是一樣的胡攪蠻纏,還是一樣的人身攻擊,還是通篇的假話、大話、空話。怎么還是老一套???你有點新意好不好??!糟糕的語法,貧乏的修辭,混沌的思維,混亂的邏輯,真的是很可笑!我只想再次重申:對這樣無謂的爭論,我不會再回復。同時,我想正告你:歷史沒有如果,事實不能假設!你有這么多的閑工夫,不如去多看幾本書,長點知識,免得像山間的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繼續(xù)在此出乖露丑了!在此,把我前面的回復專錄于下。我相信網(wǎng)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回復@茶海之心:呵呵!幾天沒看,我的空間很熱鬧?。〔韬V睦吓笥研量嗔?!細細讀了茶海之心老朋友的回復,感到茶海之心老朋友理屈詞窮,惱羞成怒,有些氣急敗壞了!我總是認為,討論問題有理說理,不要進行人身攻擊,這不好!真的是方寸之地,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關于“中國人的血性”這個話題,已經是一個老掉了牙的話題。每當國家有事,需要大家團結一心的時候,總有人撿起這個話題進行炒作,其居心何在,不言自明!茶海之心老朋友的文章,我
海虹:看了不少,有些寫得很不錯??墒沁@次質問“中國人的血性哪里去了?”這篇文章,不好!我認為,這篇文章以昆明3.01事件為背景,其中心思想是八個字,即“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們同為百姓,而茶海之心老朋友卻把自己置于自己同類的對立面,對昆明3.01事件中被殺被砍的人發(fā)出聲聲質問、對中國人發(fā)出聲聲質問,對此,我感到寒心!也許,茶海之心老朋友不是中國人,所以可以對中國人發(fā)出聲聲質問!也許,茶海之心老朋友自認為是社會精英,可以對蕓蕓眾生橫加指責!可笑的是,老朋友的文章不過是七拼八湊的雜燴;老朋友的質問,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這樣無謂的爭論,我不會再參加。我不過是希望朋友們通過我們的回復和爭論,明辨是非曲直。同時,我也希望茶海之心老朋友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海虹:3月9日,在全國人大云南代表團開放日上,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回答記者提問時還介紹說,昆明“3?01”恐怖襲擊事件有四個鮮明特點:“事發(fā)突然、反應迅速、處置果斷、群眾參與?!贝跬?點10分開始殺人,9點12分鐵路值班民警已經與其進行斗爭,9點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到鐵路公安的求援電話,9點22分多位民警趕到,最終在9點33分將犯罪分子制服。秦光榮總結教訓時說,一是反恐意識不強,二是情報信息工作有一些問題,三是鐵路系統(tǒng)的整個保衛(wèi)體制也有一些問題,鐵路公安自成系統(tǒng),負責火車站里和車站廣場的安保,鐵路值班的警察和保安手中沒有武器。 不知道茶海之心老朋友的43分鐘是從哪里獲悉的?
珍惜丶現(xiàn)在:回復@海虹:說的好
珍惜丶現(xiàn)在:回復@海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