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六月天
君臨一切
在開滿了野花的河岸上
總會有人繼續(xù)著我們的足跡
走我們沒走完的路
寫我們沒寫完的故事(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甚至 互相呼喚著的
依舊是我們彼此曾經(jīng)呼喚過的名字
----席慕蓉
一小陣忙亂之后,一切恢復(fù)了寧靜,依舊是那些有著故事的桌椅,那塊黑板,和那些小巧的手工藝。醞釀了一個下午的文字,終于騰出了捋清的時間。
總是鐘情于文字,所以也愿意用真情去描述。我喜歡沉醉于“真誠,驛動,鮮活”的文字里。
時光在走,日光依舊奪目,此時執(zhí)筆,為何這般苦澀?
一扇圓圓的月亮門,一場雨,一片天,一襲埋頭繪畫的背影,一抹回憶......
臨窗對雨,一些陋筆,一張白紙,電線桿兒上的小鳥,在靜靜的等候,那素描的六月天。
打小生在小山村里,家門的周圍都被厚重的山包裹著,所以多少沾染了山的踏實。也夢想著走出去,去城里的學(xué)校 。高中了才如愿以償,不曉得那時有多開心,同時又有多自卑。來到了學(xué)校,收起了在山村里的“野性”,莫名的也“淑女”了起來。因了畫畫而被收錄在特殊的班級里,有時背著畫夾穿梭于畫室,有時夾著書本安靜的坐在教室,學(xué)習(xí)中多了份沉重,同時又多了份壓抑。
那會兒,如我這般年紀(jì)同時又如此特殊的整個高中只有二十幾個,大部分來自于縣城,他們不住校。在我眼里,他們有背景,有實力,各個“陽光”,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佼佼者”。就連教我們的國畫老師和西洋畫老師都那么深沉,同時又因人而異。我只記得那時爸爸曾偷偷的塞給老師兩百塊錢,相當(dāng)于如今的2000元,是我家半年的生活費,但我也沒得到過老師的“優(yōu)惠政策”。和我同鄉(xiāng)的一個男生,爸爸叮囑他好好照顧我,也是因為“趨炎附勢”也不怎么和我說話。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我除了進(jìn)出“月亮門”,進(jìn)出文科教室,就在下了晚自習(xí)后坐在教室里點著蠟燭,啃食文字,抒發(fā)著一天下來的“積郁”。周末再去圖書館,我不知道那會兒在逃避什么,就覺得這樣讓我放松,讓我能找到自己。
十幾年過去,偶遇那些“特殊生”們,倒還個個混的“人模狗樣”!只是那些老照片里再也找不到當(dāng)初的自己,畢業(yè)照里也沒有。我的“寫生年華”就這樣被抹過了!原來在我一心只奔著一條考大學(xué)的出路時,他們卻偷偷的記錄下了那珍貴的“金色年華”。于我是不是一種遺憾呢?我的青春就在一堆堆的“破書里”,一個個的文字里度過了,同時還有的自卑一同被埋沒。
原來,我不曾想過,自己一手繪畫的,全是自己的年華,紙上的樸素線條,它已不如當(dāng)年的那么棱角分明,而是無章的凌亂。
我小心翼翼的把那抹凌亂不堪的記憶卷起來,裝進(jìn)那個永遠(yuǎn)也打不開的抽屜里。挽不回的雨季,已被歲月的籬笆,擋住了永遠(yuǎn)的門外。
卻原來,我那素描的六月天,是七月年華里,一個酸澀的意外... ...
--------一方 偶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29496/
素描的六月天的評論 (共 13 條)
- gyy3君 審核通過并說 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