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漫步尋花柳,心歸佛祖苦念禪------蘇曼殊

蘇曼殊的一生仿若一朵煙花綻放的過程,燦爛至極的開放又寂寥的歸于塵土。一剎煙花,一剎寂寞,心歸佛祖的他卻又難以斬斷紅塵中的情緣,忘不掉那些流連的美好,認此心不斷的接受紅塵的熬煮,又不斷的在傷痛中苦苦修行,輾轉跋涉,歷經(jīng)風塵,最后在佛祖的慈悲寬容中安然的度過了精彩的一生。
半僧亦半俗,半癡又半癲。心歸佛門,卻又夢牽塵緣,漫步俗世,卻又心明如禪。他是一位情僧,懂佛法,念世情,以一種別樣的心境感悟著身邊的蕓蕓眾生,浪花翻滾,塵埃落地,春風揚柳,飛絮輕飄,都會在他的心里蕩起微微的漣漪,聰明穎慧的他總會用一顆不染纖塵的純心去參透萬物的佛法和自然的心禪。
" 不喜菜跟喜酒肉,不愛經(jīng)書愛美人"。夜深人靜,百無聊賴,佛院冷清早已沒去了念經(jīng)打坐之聲,寂寞空虛的蘇曼殊伴著同樣無聊的黃卷青燈,和著寂寥身影,小心翼翼的將經(jīng)卷一翻再翻,卻始終翻不到讓他心靜神清的那一頁,壓抑不住心中的苦楚與寂落,終于他合上經(jīng)卷,悄悄的越過墻頭,帶著心中暗暗的歡喜悄悄的奔赴那向往的紅塵,那一刻他全然忘記了佛祖,只顧去找尋夢中傾心難忘的知音和美妙的塵緣。紅花巷柳之中總有他難以割舍的牽絆,世俗塵海中還有他未還的孽緣。推杯換盞,美人相伴,賦詩作畫,空度流年,這樣的歡暢來的是這樣的痛快可又是來的這樣的短暫,這里讓他漂泊無依的靈魂得到了暫時的休憩,卻又無法永遠的將他挽留。當浮華褪去,空虛的他卻比那煙花還要寂寞,這顆心依舊無法停泊,只有不斷的流浪不斷的漂泊,或許只有佛祖才能拯救他于水火,所以他終究還是要回到那里凄清的地方繼續(xù)吃齋念佛。天還沒亮,他早已伴著冷月清輝回到寺院,回到那個與他結緣的地方,在那里陪伴著他的依舊是黃卷青燈,還有那個孤寂清寒的身影。
“無端狂笑無端哭,行云流水一孤燈;死生挈闊君莫問,縱有歡腸已似冰”。蘇曼殊的一生是精彩的,他有情有義,能詩能畫,把風月女子作為自己的知音,毫無戲耍玩弄之意,在每一個孤獨的夜與她們飲下歲月的蹉跎,在佛祖的面前又是那樣的虔誠,虔誠的像一個做錯事了的孩子,祈求得到佛祖的寬容和救贖;蘇曼殊的一生是凄涼的,他是私生子,無法與得到尋常的父母之愛,無奈出家只為找到一處港灣,讓此心不再倍受漂泊輾轉之苦和孤獨無奈的煎煮,最后葬在了他最喜歡的西湖之畔,與蘇小小的墳墓隔湖相望,共訴遠隔千年的思念與祝福;蘇曼殊的一生是瀟灑的,在最美的紅塵里與自己想要的緣分相逢,從此喝下了愛情的苦酒,在詩酒年華里微笑的參透了世間太多的覆水難收,從容的活在自己的江湖里,在他的江湖里只有他自己;蘇曼殊的一生是勇敢的,他喜歡革命,熱愛國家,用他的詩篇警醒了太多的世人,反袁反封,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勇敢的挺身而出,承擔著屬于自己的道義和熱忱,不畏生死,不甘亡國,叱咤著那個黑暗的世間,用自己的燭火照亮了絢麗的年華。
才情染紅塵,蹉跎度人生;亂世擔道義,慈悲鑄禪心!
歲月的風塵早已遠去,早已不見當年的那個你,活在今天的我,從書卷中把你靜靜的翻起,與你相遇,與你相識,與你相知,一句問候,一聲懂你,愿你在那個時空從容度日,依舊安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