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學
文/烽火
我不是一名學者,更不是一位大師,但我是一位求知的學生,因此,我想,我有必要,并且理所當然的去思考這個問題:“何為大學,何為大師。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說過:“大學者,不是大樓也,而在于大師也?!笨梢姶髮W與大師之間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大學以大師為名;而大師則以大學為顯。
早在幾千年前,大學的雛形在各個文明古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如,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太學,在封建社會時期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大學的角色,不過,我國古代具有大學雛形的教育,它的目的主要以培養(yǎng)封建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人才為主,而讀書人也以:“學而優(yōu)則仕?!睘槟康?。因此,我國早期的大學與近代意義的大學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而同時期,西方國家也出現(xiàn)了早期大學的雛形,例如,著名的“柏拉圖學院”、“亞歷山大圖書館”等歐洲著名的學府,雖然這時期的大學也以培養(yǎng)政治人才和神職人員為主,但也開始有了學術討論,哲學爭辯,思想傳播等近代大學的特征。因此,從古代開始我國大學的教育就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
社會發(fā)展到21世紀。在社會進步,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俞顯得重要,而同時作為高等教育的大學在社會生活中更變得舉足輕重。在這里通過不同學術的探討;不同思想的匯聚;不同文化的交流,產生著一切人類最先進的思想,最先進的文化,最先進的科技。因此,大學,這個人類文明的搖籃,在這個物質文明的世界中發(fā)揮著它自己重要的作用—促進社會進步。
縱觀我國各所大學,即使受國人吹捧的清華也好,北大也罷。遠遠還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的意義。一所大學,如果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學術的自由;如果依附于政治,而沒有達到真正的自治,那么不管社會怎么發(fā)展,科技怎么進步,它也很難成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有一次,溫家寶總理在跟幾位教育“磚家”和著名學府校長進行談話時說道,我在拜訪錢學森老先生是,曾向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大學培養(yǎng)不出大師?”幾位磚家和校長沉默了。是的,我們的經濟在發(fā)展,教育也在發(fā)展,為什么偏偏就是產生不了大師呢?大師,才是一個大學的象征,沒有大師的大學充其量只能算作培養(yǎng)一群應試者的場所而已。(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大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是培養(yǎng)大師的搖籃??墒?,當一所大學失去了大學的靈魂——思想自由,學術自由,兼容并包,學院自治。而被市場所驅動,被經濟所束縛,整個大學被市儈的氣息所籠罩,被僵化的政治所滲透,試問,這樣的大學拿什么培養(yǎng)大師??!皼]有一個天才在教師里長大,卻有很多天才在教師里死亡?!边@說的不正是我們目前的教育嗎。
“大學者,大師也,不在于大樓也。”這也是錢學森老先生對溫家寶總理問題的回答。我想對于這個回答的思考不僅是每個學者的責任,更應該是每個求知人的責任。
中國需要大學,中國的大學需要大師,中國需要大師。
原創(chuàng)/烽火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3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