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散記
在天山以南的哈密綠洲花事凋零的日子,我想起了天山北坡的一片山杏林:這樣的季節(jié),深藏伊吾河谷的老山杏該是繁花似錦,蝴蝶紛飛,春意盎然的景致吧。
這突然的念想,促成了我的一場伊吾之行,不惜長途奔波220公里,去探一場遠離城市,遺落葦子峽的花事。
一
目標是確定的目標,路是熟悉的路,只管向前,再向前。穿過寒氣溝就到了天山以北,白石頭風景區(qū)依然春寒料峭,不但天山頂上白雪皚皚,而且云杉林帶里以及溝溝坎坎隱蔽谷地,依舊被冰雪覆蓋著,萬事萬物靜默在燦爛的陽光里,靜待一個繁盛春天的到來。
離開白石頭風景區(qū),便是伊吾地界的前山牧場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在白石頭到吐葫蘆90公里的狹長谷地里,濃縮了沙漠、草原、湖泊、戈壁、半戈壁、雪山、禿嶺的自然景觀,在你還沒有徹底悟透鳴沙山的沙鳴沙飛的時候,你已經(jīng)來到了乃愣格爾草原,這里就是東天山聲名遠揚的前山牧場了。
據(jù)說,乃愣格爾草原只是肥沃的前山牧場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深藏在天山深處,由于需要翻越一座高山,因此游人很少問津,那里有個極為好聽的名字---其格魯。前山牧場由于離喀爾里克雪山很近,加之海拔多在1700米以上,因此上牧草要徹底復活,當在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的節(jié)令上,甚至會更晚。(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但等待了一個冬天的牧人和牧群顯然是耐不住寂寞了,他們可不管春早春遲,早將牛羊放養(yǎng)在尚未蘇醒的草原上,將一群群的馬兒追趕得四蹄奔騰,這應該是牧人和牧群祈求上天讓春天早早來到的固定語言吧。
趟過前山牧場,是一片10公里方圓的戈壁灘涂,地表上只零星地可見一撮一撮的牧草。在這里,可以清晰地看見幻彩湖的波光,一會藍,一會黃,一會紅。剩下的路程,一邊是靠近喀爾里克雪山的草原,一邊是靠近莫欽烏拉山的戈壁,這種地貌特征一直延續(xù)了五十多公里,延伸到吐葫蘆鄉(xiāng)。穿過吐葫蘆就是伊吾縣城,這里是伊吾河的流經(jīng)地,將一個高山峽谷和溝深溫潤的狹長河谷扭連在一起,似乎感覺不出有多大的地勢差,但出了伊吾縣城,見到的卻是別具一格的風景。
二
在伊吾縣城邀上熟知的伊吾兄弟,出縣城往南前行,車在寸草不生的莫欽烏拉山余脈中迤邐穿行半個小時,途徑峽溝水庫,就來到了葦子峽谷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片成片的人工種植杏林,樹不大,花朵依次璨放,好不壯觀。但這還不是我造訪的目的地,我的造訪地是一片百年老山杏生長的地兒---葦子峽。
忙不迭地經(jīng)過能洞穿宇宙的太陽廣場,拐入群山環(huán)繞的一處谷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葦子峽。伊吾河款款流淌,滋潤得這片土地蘆葦叢生,樹木蔥郁,成片成片的野山杏樹,藏匿其中,有些已經(jīng)存活了上百年。河水、沃土、陽光,匯聚成大自然的精靈之氣,把百年老杏樹催生地透出一股神迷氣質(zhì)來,連盛開的杏花似乎也蘊含了悟不透的奇異之色,能用肉眼看得出與人工種植的杏花的截然不同。
有資料記載,葦子峽的野山杏在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培植下,加上來自喀爾里克雪山的圣水的滋養(yǎng),成熟的山杏具有神奇的藥用功效,甚至可以治療癌癥。用葦子峽野山杏做成的杏脯早已遠銷海內(nèi)外,成為人類不可多得的滋養(yǎng)生命的補品。有需求也就有了人工種植的動力,因此,葦子峽以遠以近,竟然有3000多畝的山杏林,花事一來,招蜂引蝶,真?zhèn)€是春光無限?。?/p>
穿行在蝴蝶紛飛的花叢中,伊吾河水清澈透亮,花香四溢,春光流淌,我的心中升騰出一種莫名的興奮來,用自己合圍的雙手一棵棵去丈量老杏樹的樹干粗壯,最后靜默在最粗壯的一顆老杏樹下,開始探究它的枝條、花色和年齡來,不曾想這癡癲的樣子逗樂了年齡尚小的伊吾兄弟,他竟然一手扶住一顆杏樹樹干,一手抹著眼淚,哈哈哈大笑不止。
我對伊吾兄弟的癲笑十分愕然,只好走出思考的狀態(tài),去嘲笑他的哈哈大笑。這真是世人笑我癲,我笑世人狂,到底誰狂誰癲呢?
笑夠了的伊吾兄弟,總算恢復了端莊的樣子,伸手去摘下一束花朵,嘴里念念有詞:“這花真好看,摘一束插在花瓶里,養(yǎng)一養(yǎng)或許可以變換心情?!?/p>
我雖有些于心不忍,但考慮到伊吾兄弟青春年少,長期處于人煙稀少的邊城,心中肯定有不少不可言說的苦寂,只好默認了他的偷花行為。但我的心里是有想法的,花開花落,果蔬成長,這都是自然界給與人類的涵養(yǎng)精神和果腹肉體的珍品,我們?nèi)祟悜摫都诱湎?,“取之合情、用之合律”當是首選的準則。像這些生長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植物花朵,無論它有多艷麗嬌媚,還是交由大自然來享用要好得多。
返回縣城的路上,我回味老山杏的神奇,伊吾兄弟品嘗一束盛開的杏花的香味,兩人竟然一路無語。
三
回到縣城,伊吾兄弟請我吃了一頓涼皮,用他的話說,伊吾的涼皮和別處的涼皮味道不同,應該嘗嘗。兩碗涼皮,我沒嘗出不同的味道來,但饑餓的肚皮明顯好受多了。肚子飽了,才注意觀察伊吾縣城的景色來。很顯然,伊吾城區(qū)的春天還要等待一段時間,證據(jù)就是城外的紅杏林只有不多的枝條上坐上了紅紅的花蕾,要綻放,還需至少一周的光景。
伊吾縣城是個不足一萬人的小鎮(zhèn),伊吾河穿城而過,城市布局得緊湊而又雅致:河流、小橋、水上公園、體育場、圖書館、影劇院、學校、醫(yī)院、民居樓群,具備了城市的所有功能,可街面上不多的行人,顯得這座城市有些過于安靜,我開始對伊吾兄弟小小年紀堅守寂寞邊城的舉動佩服起來,冬天一旦大雪封山,小伙子該有多少寂寞和狂想呢?
夜里,我登記的天緣賓館附近,有一對維族新人大婚,賓客們載歌載舞,一直慶祝到深夜,雖然略顯吵雜,但給寂靜的邊城帶來許多歡愉,讓我這個遠行而來的客人也卸去了不少旅途的寂寞。
此夜無殤,一切皆好!
四
告別伊吾縣城已是日上三竿,看來溫涼清靜的環(huán)境適合睡眠。
出了城區(qū),看見幾輛拉著樹苗的大卡車迎面而來,我才開始在意起馬路兩旁的綠化樹來,樹木很小,尚未發(fā)芽,但成行成行地站立在戈壁灘上,一直綿延到鹽池鄉(xiāng),足足有五十公里,看來伊吾人民正在聚全力改變生存環(huán)境,想象幾十年后,伊吾高海拔峽谷里那些半戈壁化的土地上覆蓋了蔥郁的林木,那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圖景呢?我們這些遠行而來的旅人,應該送一份祝福給仍在奮斗的邊城人民,用祝福為他們助力加油。想到這里,趕忙停下車來,以虔誠的姿勢面向喀爾里克雪山,用心語禱告雪山,祈求雪山福佑勤勞勇敢的伊吾人民走向繁榮和幸福。
我想會的,喀爾里克雪山護佑了伊吾三萬人民的過去,一定會福佑全縣人民的未來。
回到前山牧場路段,路遇在乃楞格爾草原放牧的兩個哈薩克族小牧人:一個叫阿布都里,11歲,一個叫庫斯,九歲。交談中了解到,他們兩個都在校讀書,逢周末趕來牧場幫家人趕牧,順便學習騎馬。
看見兩個小牧人在草原上背馳而過的騎馬表現(xiàn),我很驚嘆,這兩個小牧民年齡如此之小就練成了精湛的騎術,委實不簡單,看得出草原民族的騎馬技藝真是一種遺傳性能力,趕忙用手機為兩個小牧人照了幾張他們飛騎的照片,并用各種手勢為他們點贊。
心說,意外邂逅兩個哈薩克小牧人,是上天贈給我伊吾之行的意外收獲,我當珍藏且珍惜。
(2014年4月13日新疆哈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40425/
伊吾散記的評論 (共 81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精彩推薦 希望空間一踩
孟楊:回復@鄉(xiāng)村老羊:謝謝老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