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雜侃》
一、印象
直到現(xiàn)在我也說不清自己怎么稀里糊涂地決定去貴陽的,反正當(dāng)時在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反復(fù)的“軟化”和“利誘”下,加之教研組眾多老師奮不顧身的參與,我似乎實在找不出“拒降”的理由。況且轉(zhuǎn)念一想,這種帶領(lǐng)學(xué)生,在別人家家團圓的時候,積極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為春運工作添磚加瓦的機會著實不多,于是就一腔熱血的答應(yīng)下來。
因此這一次的貴陽之行,一開始便讓我有種很神圣、很熱忱的感覺,打著為人民服務(wù)的旗幟,在一個天空泛著薄霧的日子出發(fā),迎接新的挑戰(zhàn)。
學(xué)生一路上似乎是真的很期待且興奮,整節(jié)車廂里都打了雞血般的無法平靜,我滿心擔(dān)憂的望著這些熊孩子們,思索著未來實習(xí)跑車的日子會否也這樣不安寧。在這樣的揣摩中,火車上搖晃了一夜的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貴州省貴陽市。
貴陽這個城市,怎么說呢?好像她也知道我們不會停留太久的時間,第一次見面,就沒擺出一副好臉色,灰暗壓抑的天空飄灑著絲絲冰雨。這冰雨是真的冰雨,落在面頰有一種冷漠的感受,攪在風(fēng)里,令人的周遭全是徹骨的氣流,這樣的陰冷讓我這個北方人也難以忍受。
回過神來,帶領(lǐng)學(xué)生跟隨為我們一行人接風(fēng)的老師小心穿過混亂的火車站廣場。其實這么說多少有些不公平,因為大概全國的火車站都是混亂的,但貴陽這里的亂,很大程度是因為那泥濘的道路,臟而濕的地面讓我不忍細說,總之我們就這樣從擁擠的人群中殺到通達飯店——我們在這個陌生城市落腳的地方。(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接下來就是給學(xué)生安排房間,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通達所住的學(xué)生全是女生,男生自然要把這好地方讓出來,委屈自己去下榻低檔次的招待所。接下來幾天里的事情實在不值得去描述,無非是開開動員會,為學(xué)生分分組,只有每天吃飯時在街上的走走看看,才讓我真正開始觀察這座城市。
最初的幾天里,我甚至懷疑自己到了甘肅,大街小巷的土豆不能不說是這里的風(fēng)景線。就那么擺個攤子在路邊,烤土豆、油炸土豆、炒土豆絲,用一次性飯盒盛了來出售,這樣的攤子幾乎是幾步路一個。甘肅的學(xué)生見了,紛紛表示親切。
這是其一,其二便是滿街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還身著貴州苗家的傳統(tǒng)服飾,花花綠綠,倒還真為這灰蒙蒙的城市添了幾分顏色。這里的人或走路、或坐車、甚至經(jīng)營著飯館生意,為食客倒水炒菜,都不憚把嬰孩裹在身后的襁褓中。我有時看著,不免擔(dān)心孩子的安全,但后來細想,這于她們必是極有把握的事,因此頓覺母親這一角色的偉大,尤其是這些傳統(tǒng)的中國婦女,用她們認為再平常不過的行動去詮釋對孩子寸步不離的深情。
其實老實說來,我在貴陽來回游蕩的地方不過就那么幾處,因此對貴陽真的談不上研究,這兩點也只是自己很平常的所見和粗淺的評頭論足。記在此處,就算是對貴陽的初步印象,后面的文字,再去談?wù)勝F陽其他的精彩。
二、黔靈山和濕地公園
黔靈山是我來到貴陽后第一個光顧的旅游景區(qū),原因很簡單,這個公園只需要十元門票的花費讓我覺得還算劃得來。而游覽過后也的確讓我覺得很值得一去。
黔靈山的風(fēng)景其實并無太大特色,和很多大山小川差不多,千篇一律的綠樹成蔭和凹凸不平的峭壁也是這里的主要基調(diào)。而我們和很多游歷這里的人一樣,其實都是為了看猴子。
黔靈山的猴子就是公園里常見的獼猴,但是純粹野生的,像峨眉山上的那種滿地亂跑,然后纏著你用盡各種辦法要吃要喝。當(dāng)然,來這里的游客目的正是和這些“祖宗”們零距離嬉戲,也絕不會吝嗇口袋里的零食。我們一行人買了幾包花生,偷偷的藏在口袋,之所以藏起來,是因為一旦暴露,那么或許就難以脫身了,這些“孫行者”往往成群結(jié)隊將你團團圍住,直到將你剝削的兩手空空才會離去。
我們在其中一道山口就遇到兩只“長老”級的猴子,一左一右,一副領(lǐng)導(dǎo)派頭坐在那里,身后還有幾只跟班。你若要通過,必定向你索要“賄賂”。由此想來中國如今的腐敗現(xiàn)象多么普及,連猴子都學(xué)來了這套并運用嫻熟。而我們這樣無權(quán)無勢的普通人自然也得敬奉,況且在人家的地盤,過路費是要交的,我所私藏的大部分花生于是都孝敬了“二老”和它們的“干部子弟”。
黔靈山里除了猴子還有其他的動物,像孔雀、黑熊、老虎等等,但因為在籠子里的關(guān)系,也都毫無生氣。可見自由對于生命體是多么重要。你再厲害如虎,若是身陷囹圄,也只能垂頭喪氣;而擁有廣闊的天地,哪怕是一只猴子,也真正能做到山中無老虎便可稱大王。顯然,這里的猴子是明白這樣的道理,它們團結(jié)一致,用這難得的自由為自己的生存極盡所能,一個個體,一個種族,勤奮不懈的發(fā)展下去,真是人類的榜樣。
礙于篇幅,黔靈山的猴子我姑且就寫到這,我在貴陽游歷了兩個生態(tài)公園,接下來,就介紹一下花溪的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在貴陽市花溪區(qū),離我們所住的地方有一個小時的車程。第一次知道花溪,源于大學(xué)時學(xué)校食堂很火爆的花溪牛肉粉,毫不夸張的說,到了貴陽,不吃一碗花溪牛肉粉,那真是白走一趟。
我們的花溪之行,從一早出發(fā),連坐車到問路用了半天的時間,等到了公園,已是饑腸轆轆。然后一人租上一輛自行車,餓狼一般朝景區(qū)里挺近,終于尋到一處農(nóng)家燒烤攤。
說到貴陽的燒烤,這絕對也是當(dāng)?shù)氐囊环N文化。類似安徽人吃毛豆腐一樣,幾個人圍坐在簡易的烤爐周圍,在鐵網(wǎng)上鋪滿當(dāng)?shù)赜忻那鄮r豆腐,少頃,夾取一片烤的金黃的蘸了辣椒面,放在嘴里慢慢的品,品一份從容悠然的生活態(tài)度,確是一種享受。
我們十個人在消費了數(shù)不清的豆腐生菜和五花肉后,這才腆著肚子穿梭在人流擁擠的公園里,偶爾在一處清澈的泉水前駐足,小心翼翼的踩著小溪里的石頭照相。這里要說的是,花溪濕地公園其實分為四部分,而且四個景區(qū)之間的距離并不遠,各自也都有各自的特色。
不過平心而論,或許因為季節(jié)的緣故,我們游覽的十里河景區(qū)著實讓人失望,想象中該有的人間仙境般的情景完全看不到,不能不說是一個小遺憾。但總體而言,以冬天這樣的季節(jié)來看,這里的確比我的家鄉(xiāng)要美麗許多,滿山仍然綠著的柳樹為這里保留了一絲春意,恰逢天氣回暖的時候,把心緒徜徉在這樣一方土地,沐浴著冬日難得的陽光,也甚是愜意。
三、古鎮(zhèn)——青巖
來到貴陽后,一直最想去的地方便是青巖古鎮(zhèn)。這個曾經(jīng)偏安一隅的小街鎮(zhèn),因為當(dāng)年陸川導(dǎo)演的一部《尋槍》而名聲大噪,更因走出了貴州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趙以炯而成為當(dāng)?shù)厝说尿湴痢?/p>
可惜好事多磨,我去青巖已是在貴陽的最后幾天里,匆匆忙忙的趕到,只待了不到兩個小時,很多景區(qū)也未來得及一睹風(fēng)采,我在這里就姑且寫寫這一段短暫的游歷。
青巖古鎮(zhèn)最有名的是這里的豬蹄,請原諒我把它作為對景區(qū)介紹的開頭,因為我實在抵不過美食的誘惑。青巖豬蹄可以說是我吃過最香的豬蹄,它幾乎具備了我們以往評價豬蹄的所有條件:香、糯、爛,而且肥而不膩,整個古鎮(zhèn),幾乎每家飯館都有的賣,這絕對是每個吃貨的最愛。
當(dāng)然,古鎮(zhèn)不能只有美食,古街、古韻才是它的特色。漫步在青巖古街,徘徊于兩側(cè)的小店鋪,那些精美的銀質(zhì)首飾、具有苗家風(fēng)韻的蠟染、背包都讓人目不暇接。
我端詳著古街的每個角落,一個扛著滿滿一筐木柴的小姑娘吸引了我的目光。大概只有八九歲的樣子,或許在她心里并不大明白古鎮(zhèn)吸引眾多游客的原因,古鎮(zhèn)對于她的意義只是承載了祖祖輩輩辛勞汗水的家園,她如此年紀(jì)幫父母分擔(dān)生活的艱辛,只是為了更好的堅守在這一方土地,將先輩的質(zhì)樸延續(xù)傳承??粗跣〉纳眢w每走一步的困難,忽然覺得跟她比起來,我們對于生活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因為這樣一個原因也讓我喜歡上了古鎮(zhèn),喜歡古鎮(zhèn)每堵墻、每間房,喜歡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走在青石板的那種感覺,噠噠的腳步聲叩擊著歷史的記憶,想象著每一塊磚石所承載的百年風(fēng)雨,那真正是一個時代的隱秘,一首滄桑的韻腳詩歌。
古鎮(zhèn)的隱秘來自那一條條悠長的青磚小巷,那種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曲折,斜陽灑下,用明暗分明的交錯光陰為這里構(gòu)建一種沉靜默然的氛圍,甚至帶著少許的憂傷,直逼人的心底深處。偶爾走過幾個苗家少女,穿著古樸的衣飾,說著游人聽不懂的話語,仿佛時光已將某個久遠的年代拉回,我們現(xiàn)代潮流的打扮,反而那么格格不入。
青巖古鎮(zhèn)其實還有很多值得一個人靜靜觀賞的地方,這種有著濃厚的歷史意味的地方,最適合獨自流連其中。但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并沒有逛完整個古鎮(zhèn),原本打算好好探尋一番古鎮(zhèn)居民生活狀態(tài)的計劃也終究沒有實現(xiàn)。若是將來能再有機會,一定要與這里的風(fēng)情好好地親近一場。
四、美食
最后聊聊貴陽的美食。
首先讓我難以自拔的是腸旺面??梢赃@么說,到了貴陽不吃腸旺面,那真是白來一場。腸旺面的面用的是筋道的雞蛋面,配上肥腸,豬血,油汪汪的一碗。要是在雨天,坐在檐下,把思緒在濕潤的空氣中清醒,然后專注于品嘗一碗腸旺面,讓味蕾也能清晰的體會那香氣四溢,安逸暢快的生活,該是怎樣一種美妙的感覺。
貴陽人嗜辣,而且貴陽的辣不同于四川的以麻為主,這邊人不吃花椒,因此他們的辣是真正的火辣辣的感覺,總能令人在胸中燃起一團火來。我在貴陽吃飯,很多時候服務(wù)員都是端來一碟紅紅的辣椒面,著實嚇我一跳。那種入口后帶著干澀的辣刺激著周身每一個細胞,吃得久了,頭腦甚至有些恍惚。
由于氣候濕潤,這樣的辣在貴陽處處可見,烤茄子、烤豬蹄,貴陽人把辣妄圖發(fā)揮到極致。除了辣,還一定要配上魚腥草。對于后者的味道,我就真的很難接受了。
貴州另有一道美食是一定要嘗的,那就是凱里酸湯魚。酸味是凱里苗家的主要口味,而且的確做的美妙。酸湯魚火鍋絕對是將苗家的這種飲食文化表達最恰當(dāng)?shù)?。爛熟滑嫩的烏江梭邊魚肉,醇厚香濃的酸湯,熱氣滾滾,讓人不舍得擱下手中的筷子,非要吃個痛快才肯罷休!
除了這些,還有豆腐圓子、戀愛豆腐果、黃粑、青巖玫瑰糖等等美食,現(xiàn)在想來,也不由的使我懷念。
當(dāng)然,讓我懷念的不僅僅是這些好玩的、好吃的,這次貴陽之行有許多的點滴都使我難忘。我總是認為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這旅行的途中需要偶爾的駐足,為一兩次難得的相遇而感懷。或是一個人,或是一瞬的擦肩而過,又或是與某座注定要牽絆在一起的城市演繹一番讓人永遠留戀的邂逅,然后在大幕落下時,靜靜倚在記憶的深處,等待許多年后被再度喚醒,追憶那些別樣的日子。
人生,有這樣的旅行,足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43405/
《貴陽雜侃》的評論 (共 12 條)
- 老貓 推薦閱讀并說 如此清晰明了,旅行的感悟亦同,貴陽就不用去了,省下長途跋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