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走進敦煌

2014-05-19 11:39 作者:撫琴聽雨  | 11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敦煌這個名字在我腦海里已經(jīng)縈繞了多年。大漠,狂沙,石窟,佛像,壁畫,飛天……一直充斥于我的腦海中,我從沒把敦煌當作一個地理名詞,總不能給敦煌建立起一個地域概念,在我的印象中,敦煌就是在茫茫戈壁大漠之中的一座石窟群,那博大精深的文化、那無以倫比的藝術,吸引著無數(shù)人懷著圣徒般虔敬的心情將它作為一個辛苦跋涉的終點。

豪華大巴從嘉峪關出發(fā),沿著河西走廊的高速公路向敦煌疾馳。公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那遍地黑色的礫石仿佛是人工拋撒的一般,十分均勻地散落在沙面上。幾乎見不到綠色,偶爾只看到一兩簇駱駝刺或幾株紅柳,在戈壁灘上零星地點綴著。公路兩邊修著擋水壩,只看到流水的痕跡,卻看不到水。

西斜的太陽將一切都涂上一層亮色,沙粒、石子、高速公路的護欄、巨大的風車陣……一切都在陽光下閃著亮光,戈壁灘以最古樸的顏色橫亙在我的視野里。透過車窗極目遠眺,只有星星點點的綠色點綴在空曠的戈壁灘上,那點點并不鮮亮的綠仿佛也會隨時被濃重的黃色所吞沒。我疲倦地閉上眼睛,空調正在我的頭頂上吹著冷氣,車身隨著路的轉彎輕輕擺動,晃得人懨懨欲睡。我知道,我們正飛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走進滄桑的歷史,仿佛看到長長的駝隊馱著一個古老國度的文明向西進發(fā),駝鈴在空曠的戈壁灘上響起,清亮而悠揚,打破大漠的沉寂,在歷史的深處留下永恒的回響。饑餓,干渴,狂風,沙塵,疾病,劫匪……不可預料的災難會和那些探險者不期而遇,卻擋不住他們執(zhí)著的腳步。一代又一代人走來,他們將青、想、熱血、生命鋪寫在茫茫戈壁灘上,用頑強的信念踏出一條輝煌的道路,將東西方的文明連接在一起。

現(xiàn)代文明讓我們免受了跋涉之苦,我們可以乘坐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以一種很舒服的姿勢重溫前輩們走過的道路,車輪從前輩們層層疊疊的足跡上輾過,將歷史縮短為一段充滿意趣的旅程。我們無法想象前人飽受的艱辛,正如前人無法想象我們所擁有的高度文明一樣。絲綢之路上已經(jīng)不見了當年浩浩蕩蕩的駝隊,那些鮮活的生命已化作戈壁灘上細細的沙粒,那些充滿傳奇的故事已長成倔強的駱駝刺,所有的恨情仇都隨著大漠的勁風飄散,我們再也看不到他們艱難跋涉的身影,再也看不到馱在駝背上精美的絲綢和瓷器,再也聽不到那如邊塞詩般的駝鈴,再也聽不到響在大漠深處的胡琴、琵琶與羌笛……但是這條道路早已在厚厚的史冊中變成了永不磨滅的文字,以永恒的形式溶進了后人的血脈中。

公路兩邊漸多漸濃的綠告訴我們已經(jīng)接近敦煌市了,高而直的楊樹,大塊大塊的棉田,還有不多見的流水,一切都顯出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為之陡然一震。遠遠地,我們看到了敦煌機場,隱隱約約地看到跑道上停著的飛機,路兩邊的飛天雕塑以一種優(yōu)雅飄逸的姿勢迎接著遠方的來客,鱗次櫛比的建筑升騰著現(xiàn)代化的氣息。西斜的太陽碩大而明亮,金燦燦的光芒毫無保留潑灑下來,敦煌城在陽光下如同一顆耀眼的明珠。作為一個地理名詞,敦煌,在我眼前逐漸清晰起來——我們已經(jīng)踏進了古老而年輕的敦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林立的店鋪,眩目的廣告牌,琳瑯滿目的商品,節(jié)奏熱烈明快的流行音樂,穿著入時的男男女女,泛著刺目的亮光的柏油馬路,疾馳而過的汽車……我們一下子就被現(xiàn)代文明的洪流所吞沒,這座城市突然讓人覺得熟悉而又陌生。世事滄桑巨變,很多古老的東西都在漸漸離我們遠去,即使在大漠深處,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現(xiàn)代文明倔強而強大的力量。敦煌,從遠古的夢境里緩緩走來,在這個時代也陡然加速,抖落滿身風塵,挺起剽悍的身姿,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書寫著新的篇章。

晚飯頗為豐盛,而且有酒。酒的商標就是“敦煌”,包裝大氣而入時,酒倒出來便清香四溢,入口醇香,跟內地的酒味相似,只是多了幾分濃烈,喝下去便有火辣辣的感覺,卻讓人疲勞立減,精神陡增。用過餐我們就去了事先安排好的賓館,條件還不錯,沖了個澡我就睡下了,空調把室溫調得很舒適,屋里很靜,喧鬧聲已經(jīng)被隔在外面。色籠上來,霓虹燈次第亮起來,五顏六色的光映在窗玻璃上。我閉上眼,思緒被拉得很長很長,也許我現(xiàn)在睡的這個地方就曾經(jīng)停駐過駝隊,形形色色的人懷著不同的心情在這里入睡,那會是誰呢?也許是一位腰纏萬貫的富商,正做著一個金色的夢;也許是一個仆人,他要想著怎樣服侍好自己的主人;也許是一位將軍,他的手中正握著皇上賜予的旄節(jié),他想著將要遇到什么樣的敵手;也許是一位詩人,他用夜光杯飲過葡萄美酒,正構思著將會流傳千古的詩句;也許是一位強盜,他的身上涌動著剽悍的血液,他正想著駝隊運送的金銀財寶;也許是一位發(fā)配的囚犯,披枷戴鎖,為渺茫的前路而黯然傷神……不知不覺,睡意涌上來,思緒漸漸模糊,在敦煌的懷抱里,我酣然入夢。

鳴沙山月牙泉是敦煌之行的第一站。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驅車前往,出敦煌往南,大約五公里的路程,我們到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不少人在入口處等候了。進入園區(qū)的大門便看到了成群的駱駝,那是供游人騎乘的。我們沒有騎駱駝,都換上了黃色高腰的防沙鞋套。眼前是一片開闊的沙場,雜沓的腳印如起伏的波浪,被踏碎的駱駝糞與沙子混和在一起,在早晨清冷的空氣中泛出怪怪的氣味,不遠處就是高高的沙山,連綿起伏,蜿蜒流暢的輪廓與天相接,馱著游客的駝隊沿著山腳緩緩前行,走得遠的已變成了晃動的小點。

一進園區(qū)就看到月牙泉了??傄詾樗龖撛谏成缴钐?,披著神秘的面紗,讓人歷盡千辛萬苦之后才能一睹她的芳容,但此刻,她竟就在眼前,大概一口氣就可以跑到她的身邊。一汪狀如新月的碧水,旁有綠樹碧草,高高的樓閣佇立在她的身旁——在群山環(huán)抱中,月牙泉仿佛是一位大家閨秀。

我們沒有徑直跑去與月牙泉相擁,想先登一下這難得一見的沙山,然后再從沙山上俯瞰她的全貌。沙山的山脊如同魚背,舒緩流暢的線條順勢而上,許多條這樣的弧線又交匯相連,起伏涌動,整個沙山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海。我們順著山脊往上爬,腳踩下去就陷得很深,沒有任何攀扶的東西,只能彎著腰,這讓人很清晰地看到面前的沙子,特別純凈,像用水淘漉過一樣,抓起一把,沙粒便很快從指縫間流淌殆盡。沙山看起來不甚陡峭,爬起來卻十分費力,松軟的沙子如膠似漆,拖拽著雙腳,跨一步退半步,一會兒便覺得兩腿發(fā)酸,腿抬得越來越慢?;剡^頭往下看,平滑的沙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這時才感覺到沙山原來并不是像在下面看到的那樣平緩,站在山脊的半腰上,看到下面的人的頭頂,手邊無物可扶,人好像隨時都可能栽下去。四面都有爬山的人,他們的身后都拖著一行長長的腳印,遠處的人小得像一只螞蟻,在山坡上緩緩爬行。

令人驚異的是,這里居然還有生命存在!沙坡上不時地閃出幾點綠色來,叫不出它們的名字,但我知道這應該是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了。它們的葉子是細長而圓實的,仿佛上了一層蠟,閃著晶瑩的綠,時而還可以看到它們的枯枝,零碎地散在沙里,那莖桿在陽光下閃著微光,如同用膠泡過,近乎透明。這里還有膚色如沙的蜥蜴,就藏在沙子里,受了驚擾,從沙里竄出來,倏忽便不見了蹤影。終于爬到了山頂,坐下來休息,這時才感覺得汗水已經(jīng)濕透了后背。太陽升起來,把沙山照得金光燦燦。風不甚大,卻利颼有力,身邊的沙粒隨風流動,再看我們身后的腳印,被風吹起的沙粒填起來,已經(jīng)變得模糊不清了。

整個月牙泉已經(jīng)一覽無余!在沙山的懷抱里,月牙泉端莊秀美,風姿綽約,泉水在陽光下閃著粼粼的波光,泉的南面是一片綠樹碧草,北面是一片平闊的沙灘。月牙泉似一彎新月,又似一只玉簪,散著空靈的光芒,嫻靜而安詳。幾千年的時光流逝,沒有湮滅這泓大漠神泉,多少次狂風大作,卻沒有沙粒落入泉中,沙泉共存,相依相偎,如一對癡情的戀人,一守就是幾千年!

我從沙山上跑下來,直奔月牙泉。我收不住腳步,一口氣跑到月牙泉邊。隔著圍欄,我與月牙泉靜對,泉邊叢生的蘆葦蔥郁茂盛,生意盎然,泉水清澈,游魚細沙歷歷可見。這時,熱烈的陽光鋪灑下來,空氣中充溢著氤氳的水氣,我把手伸進水中,一股清涼的感覺立刻沁入身體,在干涸的沙漠中,月牙泉給人最清涼的慰藉。

“晴空萬里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銀山四面沙環(huán)抱,一池清水綠漪漣?!辈恢钦l留下的詩句。月牙泉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據(jù)載,月牙泉原本水勢浩大,漢唐時已是風景名勝,清朝時這里還可以行駛大船。但由于最近幾十年人類活動頻繁,對地下水開采的加劇,月牙泉的水位驟然下降,數(shù)次瀕于枯竭,現(xiàn)在月牙泉需要由附近人工修建的水池通過地下滲透補水。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嚴峻,說不定有一天,月牙泉真的會變成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了。

在四圍巨大的沙山的比襯下,月牙泉顯得楚楚堪憐。耳邊響起田震那首《月牙泉》,那略帶沙啞的歌聲充滿磁性,憂郁而凄美,在濡濕的空氣里隨風飄蕩,如清涼的泉水,一直流進心底:

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

有美麗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樂園。

從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

從此以后魂繞夢牽。

也許你不懂得這種愛戀,

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

佇立于月牙泉邊,心如泉水般空靈澄澈,仿佛與世相隔,一首詩在腦海里翻涌:

你是遠古的蒼穹里

落下的一彎新月

在黃沙粗獷的夢境里

化作一顆癡情的淚滴

日曬不干

風吹不干

歷經(jīng)滄桑之后

寂寞的沙粒

已長成美麗的故事

下午一點多鐘,我們到達了莫高窟。太陽依然在頭頂直射,眩目的陽光讓人難以辨清方向,熱浪一陣陣襲來,腳踏在灼熱的土路上,身后便騰起一道白煙。一座橋架在那條干涸的河上,河床里有很多石頭,有水沖刷過的痕跡,粗獷而又豪放,卻看不到水??邕^那座橋,便看到了遠處石壁上被枝葉掩映的大大小小的石窟,檐牙高啄的牌樓上,寫著“莫高窟”三個大字的藍地金字的匾額赫然在目。

天氣雖然很熱,但園區(qū)里的人依然不少。沒有人大聲談笑,所有的人都懷著朝圣般的心情而來,干燥的風吹過來,似乎有一絲涼意,陽光奢侈地鋪展開來,一切都在燦爛的陽光里靜穆著。不同顏色的導游旗在陽光下晃動,后面跟隨著不同膚色、不同裝束、操著不同語言的游客,所有的目光中都閃爍著興奮與驚異,我知道,他們比我們跋涉了更遠的路程而來。

走過那條樹影斑駁的甬道,我們便一步一步走進了悠遠的歷史。大大小小的石窟被大大小小的門封了起來,石窟排列在不同的層面上,并不整齊,參差錯落,在崖壁上如同一張張凝重的冊頁,神秘而又莊嚴。

講解員把鑰匙插進鎖孔里,動作很輕,像怕驚動了石窟的主人。門輕輕開啟,陽光照進幽深昏暗的洞窟里,那些被時間塵封起來的故事便如潮水般涌出。

歷史以凝固的色彩和形式讓我們回到了千年以前

高大的佛像以撼人心魄的姿勢靜坐,慈眉善目,面容豐潤,神態(tài)安詳。含蓄的微笑,雍容的體態(tài),流暢的衣紋,讓人感到莊嚴而又親切。這一刻,人會感到與佛是那么貼近,仿佛可以嗅到那凝重而自然的呼吸,仿佛可以聽到那深奧而溫和的禪語,仿佛可以觸到那雙普度眾生的大手。在高大的佛像面前,人會突然感覺到自身的渺小和無助,一種跪拜的欲念在心底升騰,佛以矜持的靜給人指引著方向,讓漂泊的靈魂找到歸宿。

講解員說,這些高大的佛像依山崖而塑,從上往下一點點開鑿,鑿好一座佛像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一座佛像是要窮一個人或許多人畢生之力才能完成。那么是誰在千年以前懷著怎樣的執(zhí)著,同時又要擁有何等高超的技藝,一錘一鑿,在風沙中辛苦勞作?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想像!也許,冥冥之中他們就是為佛家而生,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了這些堅硬的石頭,他們的虔誠在單調而鏗鏘的節(jié)奏里融進了石頭,當他們的生命在漫天黃沙中消散的時候,卻以另外一種形式獲得了永恒。

除了依崖石開鑿外,還有很多是泥塑,以木為骨架,以泥為肌膚,以泥為衣裙,再飾以顏料。塑像形態(tài)各異,佛教傳說里的不同角色都被賦予了生動的形象,在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里,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影子。不同的姿勢、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裝束、不同的色彩向我們傳達了不同的時代信息,我們可以想見那些工匠們的音容笑貌,可以想見他們的舉手投足,可以想見他們那時的生活形態(tài)。

暗淡的光線讓我們無法看清周圍的壁畫,講解員用手電筒照著給大家講解。明亮的光斑在壁畫上晃動,像是一塊跳動的銀幕,生動的形象,鮮艷的色彩,和諧的構圖,巧妙的布局,在我們面前展示出一個夢幻般的世界。衣袂翩然的飛天,凌然騰空,霓裳漫卷,廣帶輕舒,流暢灑脫的線條,涌動著飛翔的力量。還有那些排列整齊的小佛像,端居蓮座的菩薩,面容夸張的羅漢,無不神情畢肖,呼之欲出。山水草木、飛禽走獸、佛寺僧廟、亭臺樓閣給形形色色的人物創(chuàng)設了豐富多彩的背景,在講解員流利而生動的敘述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從遙遠的夢幻中走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從塵封的書卷里汩汩而出,沿著歷史的河道,我們溯流而上,走進那泛黃的歷史畫卷里。

耕種,游牧,戰(zhàn)爭,遷徙,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佛家修煉,凡人瑣事……在這一刻離我們如此切近,仿佛一抬腳就可以走進那些古老的故事里。一千多年前,在漫長的絲綢之路上,敦煌,曾經(jīng)何其繁盛!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敦,大也;煌,盛也。絲綢古道上,浩浩蕩蕩的商隊在大漠中進發(fā),清亮激越的鞭聲在風沙中振響,金銀珠寶、瓷器絲綢、茶葉香料、字畫古玩……攜帶著不同的文明讓一座城市變得博大而富庶!那時還有清澈的河流,那時還有肥沃的良田,那時還豐茂的水草,那時還有成群的牛羊……但這一切是從何時開始又因何而消失?敦煌,像眾多的古城一樣,流星般從歷史的蒼穹里劃過,讓我們只看到它美麗的光影,讓我們滿懷遺憾地仰望!

但我們畢竟還能有幸在千年之后走進曾被黃沙堙沒的石窟,瞻仰這段凝固在石壁上的歷史。在現(xiàn)代文明與古代文明之間,莫高窟為我們架起了一座橋梁。也許是佛家的無邊法力,引我們走出喧囂的城市,來經(jīng)受一次時光倒轉的涅槃。

在16號石窟甬道北側的石壁上,我看到了那個藏經(jīng)洞。

這就是那個曾讓世界轟動的洞窟,這就是那個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價值的洞窟,這就是那個曾讓各國探險家蜂擁而至的洞窟,這就是那個讓一個民族備受屈辱的洞窟,這就是那個讓無數(shù)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洞窟!

窄窄的洞門敞開著,洞窟并不大,也不深,全然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氣勢。洞窟里空蕩蕩的,只依稀可辨那壁上的佛像。很難想像這個地方曾經(jīng)藏著那么多讓世界為之震驚文物,而這些文物又如飛沙一樣散落于世界各地,散落在一個民族最深刻的疼痛里。

不知何時,在余秋的面前站著一位道士,他把不可遏抑的怨憤撒在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士身上。因而,王圓箓便有了名氣,他的名字便陰錯陽差地和敦煌連在了一起。

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當這位王道士為第16號洞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fā)現(xiàn)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就在那一刻,一扇文化的大門便向世界打開了!洞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而從那一刻起,無數(shù)雙貪婪的眼睛便開始覬覦這座漫漫黃沙中的洞窟。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jīng)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jīng)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jīng)卷寫本,并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多么讓人痛心的數(shù)字!也許是歷史的一個嚴重錯誤,就在一個民族被摧折得遍體鱗傷、氣息奄奄的時候,讓這樣一位道士無意中打開了這扇門。當王道士點數(shù)那些并不太多卻充滿了誘惑的銀兩時,那些異國的探險家們正滿載而歸,一臉的志得意滿,在揚起塵沙的古道上留下雜亂的車轍和蹄印,那些印跡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無法撫平的傷口。

但是我們無法將所有的罪過都歸咎于王圓箓,這樣一個普通的道士怕也承受不起這沉甸甸的歷史重負。他的本意也許并不是貪戀白花花的銀子,為了完成洞窟的清淤,他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以后,他也曾徒步五十里趕往敦煌縣城面見縣令嚴澤,可惜這位不學無術的縣令只把他送去的兩卷經(jīng)文視為發(fā)黃的廢紙而已。他也曾向后來的知縣汪宗翰報告藏經(jīng)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并順手揀了幾卷經(jīng)文帶走,只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經(jīng)洞。他也曾冒著狼吃匪搶的危險,跋涉八百余里到達肅州(酒泉),把挑揀出來的兩箱經(jīng)卷送給時任安肅兵備道臺的廷棟,這位道臺大人瀏覽一番,最后得出結論:經(jīng)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幾年之后,時任甘肅學政的金石學家葉昌熾知道了藏經(jīng)洞的事,對此很感興趣,并通過汪知縣索取了部分古物,遺憾的是,他也沒有下決心對藏經(jīng)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王圓箓最終又斗膽給清宮老佛爺寫了秘報信,然而,大清王朝正處風雨飄搖之際,深居清宮的官員們哪還顧得上這等“小事”!王圓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遺憾!太多太多的遺憾!歷史沒有假設,時光也不會倒轉,當敦煌學在國際上勃然興起的時候,國人才如夢方醒!但是太晚了,已經(jīng)太晚了!一批批有識之士,輾轉世界各地,去追尋那些散逸的敦煌文物,他們在異國的博物館里忍辱含恨,奮筆疾書,近乎瘋狂地抄寫曾經(jīng)屬于我們自己的經(jīng)卷,或者用相機拍下那些珍貴的資料。一批批飽學之士,拿出那些僅存的斷篇殘卷和那些漂洋過海帶回的資料潛心研究,皓首窮經(jīng),兀兀窮年,傾盡一腔熱血,追趕世界的步伐。在莫高窟舉行的一次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說,我想糾正過去的一個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jīng)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讓我們記住一些名字吧!王重民、向達、王國維、張大千、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還有很多很多甚至沒有留下名字的人,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為敦煌學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讓這條瀕于枯竭的文化之河重又洶涌澎湃!

靜靜地聆聽講解員的講述,我們品讀著一部驚心動魄的歷史。

這些講解員一個個秀麗端莊,氣質高雅,思路敏捷,口若懸河。她們年輕而持重,博學而多識,還能操不同的語言給國外的游客作講解,著實讓人欽佩不已。聽說她們都是敦煌研究院的,旅游旺季時她們就為游客做講解,淡季的時候,她們就在研究院潛心鉆研,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不再做講解員而專門從事學術研究?,F(xiàn)在的敦煌研究院可是敦煌最牛的單位,國家和當?shù)卣麓罅鉃槎鼗偷谋Wo開發(fā)和學術研究提供了物力財力的支持,這確實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敦煌的研究工作枯燥而艱辛,讓他們牛起來難道不應該嗎?

有幾支國外的旅游團從我們身邊走過,不同的膚色顯示著他們不同的國籍,他們時而仰觀驚嘆,時而竊竊私語,時而拍照片,時而作記錄。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此時的心情,他們或許是斯坦因的子孫,或許是伯希和的后裔,一個世紀以后,他們也循著前輩們的足跡來到這里,只是他們的角色已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一個金發(fā)藍眼的小伙子很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hello!我們先是一愣,繼而也向他問好,簡單的英語,卻說得很生硬,但那個小伙子卻興奮異常,也用生硬的漢語向我們問好。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不知道該不該用這樣的話來做總結,但歷史畢竟已經(jīng)翻過沉重的一頁,我們的大門已經(jīng)打開,但和一百年前已截然不同,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文化之樹終究要抽枝展葉,突破國界的樊籬,開花結果,香飄整個世界。

從洞窟里走出來,我閉目站了片刻,外面的陽光很強,我的眼睛還不能馬上適應。等我慢慢睜開眼,眼前的一切逐漸清晰起來,陽光把斑駁的樹影投在甬道上,路兩邊的草顯得碧綠蔥翠,還有不知名的花靜靜地開放,溢出縷縷幽香。一些人坐在長椅上休憩,也有抽煙的,絲絲縷縷的青色煙霧裊裊升起,在空氣中彌散開來。路上人來人往,步子并不快,顯得很從容。

我們按原路返回,也看到了幾座塔,卻最終也不知道哪一座是那位王道士的。我想這并不重要吧,無論他身歸何處,我們都無須再打擾他,功也罷,過也罷,一切都如飄散的黃沙一般,終有塵埃落定之時。但無論如何,就是他的手打開了那個洞門,也開啟了浩瀚無邊的敦煌學。

莫高窟園區(qū)的門口,林立著紀念品商店,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上面大都有“敦煌”字樣,做工也很不錯,價格也不太貴,但我最終也沒有買。對于莫高窟,我什么都不想帶走,我只合輕輕地來到這里,然后靜靜地離開。在門口立了許久,心里一直默念著徐志摩的那首詩:

……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瓜州火車站不大,我們到的時候還沒有其他的人候車,站臺上只有幾個顯得很清閑的工作人員,全然沒有內地車站的擁擠和忙碌。整個站臺冷冷清清的,讓人感覺很空曠。

我們注定只是敦煌的匆匆過客。從鳴沙山月牙泉到敦煌莫高窟,我們的行程簡約得如一首絕句,但我們卻在短短的行程中感受到了敦煌的古風新韻。敦煌是一首詩,一首粗獷而深邃的邊塞詩,我們本應該用夜光杯斟滿陳年老酒,伴著暮鼓晨鐘,翻開泛黃的經(jīng)卷,細細品讀;或在疏朗皎潔的明月之下,邀一得道高僧講禪,隨他的指引走進時間深處,感悟世事的滄桑輪回;或加入浩浩蕩蕩的駝隊,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重溫一段被歲月掩埋的歷史;抑或隨一位驍勇善戰(zhàn)的大將,金戈鐵馬,馳騁于茫茫大漠,去感受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的豪邁。

一切都只能是浪漫的遙想,當我們的腳踏過這片土地,我們也會成為茫茫大漠中的一粒塵沙,大漠的勁風吹過,將不知落于何處。我站在空曠的站臺上,看著一輪碩大的夕陽緩緩下落,在戈壁灘宏闊的背景下顯得粗獷而蒼涼,桔紅色的余暉把一切涂抹得迷離而朦朧。遠處城區(qū)的建筑高低錯落,公路筆直地鋪在大地上,大塊大塊的棉田連成巨大的幾何圖形,還有那些挺拔的樹木,一切都被漸濃的夜色籠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在黃昏里如同海市蜃樓。

站里的工作人員態(tài)度很隨和,閑談起來,他們一臉的興奮,說這里的老百姓都很富,一家可耕種幾十畝土地,收入相當可觀。他們的表情也感染了我們,是啊,這里的人曾經(jīng)受過多少苦難啊,現(xiàn)在也確實應該好好地生活了。

從敦煌站過來的火車到了,踏上火車,心里突然有種說不出滋味。掏出地圖冊,我看到那些狀若蚯蚓的鐵路線,從敦煌到瓜州的鐵路與蘭新線交匯,乍看起來這段鐵路如同一根闌尾,在蘭新鐵路的主線上,這是專為敦煌修的一段吧。

車頂?shù)臒袅疗饋?,外面一片模糊,在明亮的燈光下,我們仿佛從夢境中回到了現(xiàn)實?;疖噯恿?,舒緩而又悠長的節(jié)奏漸漸加快,我坐在車窗邊,車外空曠的背景下的點點燈火疾速退去。

在大漠深處,敦煌已經(jīng)悄然入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52729/

走進敦煌的評論 (共 11 條)

  • 婉約
  • 愛釗
  • 雪靈
  • 心靜如水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薦閱讀并說 從鳴沙山月牙泉到敦煌莫高窟,我們的行程簡約得如一首絕句,但我們卻在短短的行程中感受到了敦煌的古風新韻。敦煌是一首詩,一首粗獷而深邃的邊塞詩,我們本應該用夜光杯斟滿陳年老酒,伴著暮鼓晨鐘,翻開泛黃的經(jīng)卷,細細品讀.推薦閱讀!
  • 曉曉
    曉曉 推薦閱讀并說 敦煌,曾經(jīng)何其繁盛!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敦,大也;煌,盛也。絲綢古道上,浩浩蕩蕩的商隊在大漠中進發(fā),清亮激越的鞭聲在風沙中振響,金銀珠寶、瓷器絲綢、茶葉香料、字畫古玩……攜帶著不同的文明讓一座城市變得博大而富庶!那時還有清澈的河流,那時還有肥沃的良田,那時還豐茂的水草,那時還有成群的牛羊……但這一切是從何時開始又因何而消失?敦煌,像眾多的古城一樣,流星般從歷史的蒼穹里劃過,讓我們只看到它美麗的光影,讓我們滿懷遺憾地仰望!
  • 纖纖柳絮
    纖纖柳絮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推薦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贊
  • 涼夏果青
    涼夏果青 審核通過并說 問好作者,欣賞佳作。
  • 老橋

    老橋欣賞,問好!

    贊(0)回復
  • 依岸觀濤

    依岸觀濤耐讀,欣賞了。

    贊(0)回復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天长市| 民县| 噶尔县| 郯城县| 宝清县| 玉龙| 泽普县| 托里县| 乌鲁木齐县| 济阳县| 得荣县| 河池市| 吉安县| 老河口市| 黄山市| 武胜县| 内乡县| 正镶白旗| 太湖县| 屏山县| 菏泽市| 宜良县| 莱阳市| 周宁县| 瑞安市| 舒城县| 将乐县| 赣榆县| 虹口区| 鄂伦春自治旗| 林州市| 华蓥市| 星子县| 安国市| 宁国市| 浏阳市| 青海省| 来宾市| 广汉市| 固阳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