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實寄封
二十年來,春夏秋三季的早晨步行去上班已習(xí)慣成自然。近一小時的路程,可以看許多市井風(fēng)情:看路邊的樹木由淺而深的綠化過程,看出租車陣風(fēng)似的駛過十字路口,看臨街店鋪牌匾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字詞,看那男女老少一天間最早示人的面目,……。
一天早晨,在早市的地攤上,有幾十枚實寄封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等待著識貨的人。我蹲下身來,翻看著一枚枚實寄封,問道:“這實寄封怎么賣?”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回答:“有兩塊的,有三塊的。”“什么區(qū)別?”我又問。女人說:“你自己看嘛?!薄澳膩淼倪@些實寄封?”我再問。女人不高興了,說了兩個字:“撿的?!蔽覜]注意到她的情緒變化,又跟著一個疑問句:“這樣的實寄封也能撿到?”女人幾乎是用吵架的語氣回了我一句:“怎么撿不到?現(xiàn)在這年頭什么撿不到?”我的視線離開手中的實寄封,抬頭看這個女人。女人見我看她,便把臉轉(zhuǎn)過去,不想讓我看。但她轉(zhuǎn)的慢了點,我還是看到了單眼皮下面沒有溫度的目光,平板式的臉頰,單薄的嘴唇。這幅容貌讓我想到了兩個字:刻薄。我把視線轉(zhuǎn)回手中的實寄封上。我發(fā)現(xiàn)這些實寄封上的信息有高度的共性:賣兩塊錢的都是寄給本省省長的,賣三塊錢的都是寄給胡錦濤、溫家寶的;寄出地集中在柴河、東京城兩個林業(yè)局所在地;每枚信封上的收寄戳、落地戳齊全清晰,且都是2011年下半年的。如果要制作一部反映當(dāng)代信訪工作成就的專題郵集,這些實寄封是有價值的素材。離開機關(guān)二十年了,對政治選題已無興趣,我把手中的一疊實寄封放回地面,起身繼續(xù)向單位走去。
行走間,我沒有為那個女人態(tài)度不好生氣。我在想:那些寄信人如果知道自己寄給領(lǐng)導(dǎo)人的信件的信封,已回流本地作為地攤貨出售,情何以堪?!
(2014年5月28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56078/
地攤上的實寄封的評論 (共 25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贊 問好文友祝福你!
- 天涯歌女 未通過并說 這篇文章我覺得寫的不是那么好,欣賞,編輯;活潑的鳳兒
巴吾其仁:回復(fù)@三月風(fēng):謝謝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