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儀天

讀著民勤縣刊《胡楊》,最令人留意的莫過于《飄逝的鄉(xiāng)村背影》,而作者就是唐儀天。
一個人要成為作家的路是艱辛的,除了要有一定的天賦,也還必須要有驚人的毅力!而作家唐儀天無疑是具備這些的!
說起唐儀天,很多人往往會給他冠以“農(nóng)民作家”的稱號,而這并非輕視與不屑,而是出于對一個作家一個農(nóng)民結合體的尊重!成為一個作家已屬不易,更何況出身于每日還要為生計奔波勞累的農(nóng)民?田頭理不盡的勞作,還要搞文學創(chuàng)作,這談何容易?
唐儀天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的,而且致力于鄉(xiāng)土文學的挖掘。如今也有三十多個年頭了,且先不說成就如何,光是一路走來所經(jīng)歷的艱辛與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
“不是所有的鐵都可以鍛打成鋼的?!倍擞趾螄L不是這樣?所幸的是,我們的唐儀天是塊好鐵,一塊已經(jīng)具有自己獨特思想與靈魂的好鐵,是一塊被鍛打為好鋼的鐵。
唐儀天的散文大多以鄉(xiāng)土為主,講述的是過去的歷史,描繪的是鄉(xiāng)土間生動有趣的畫面。讀唐儀天散文,仿佛走進了那個被叫做唐家灣的地方,去聽聽那些沉睡在歷史里的聲音!鐵匠的打鐵聲,鎖匠的執(zhí)著,碗匠釘補的音韻,豬匠殺豬時傳來的豬叫聲,車匠的車輪聲……越來越多的聲音,越來越多的人物。透過歷史的沉厚,穿越時間去回味鄉(xiāng)村的風土人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鄉(xiāng)村離我們越來越遠,那些在特定年代所具有的技術在如今也成為了奇談。他所寫的,僅僅只是那些生活瑣事?不!他是在記錄一個遠去的背影!什么是原生態(tài)?唐儀天筆下的生活便是原生態(tài)!
他在用筆去與靈魂交流,與歷史交流!他所寫的故事,所描繪的人物,在如今大多都已無法一睹真容了!他的散文就如同一臺老舊的時光機,在帶領我們走進過去的光陰,回味那個年代的色彩,去重溫那個年代的風雨歲月!
《唐儀天散文》的出版,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大事,更是民勤文化界,乃至整個民間文藝界的一大喜事!一本書的出版,便如同一個嬰孩的誕生!期間所經(jīng)歷的艱難可想而知!我也是農(nóng)民的兒子,自然知道農(nóng)家一年四季的艱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經(jīng)夠苦,又有幾人能像唐儀天那般在夜間伏案,聽半夜蟲鳴,寫鄉(xiāng)土風情?!前年又聽說唐儀天出了車禍,這又為此書的出版增添了不少艱難!
可,陽光還在,希望還在!我們的作家并未被打倒,他站起來了,他又開始了辛勞的工作!就這樣,這本書出來了,在歷經(jīng)了艱難后他又站在了人們面前,不是說風雨過后就會見彩虹嗎?那么我相信,唐儀天一定會看見那只為他而精彩的彩虹!
我本是晚輩后學,不敢對前輩妄加評論,能做的也僅僅只是捧一本《唐儀天散文》去學習,去欣賞,去體味!
那么不妨尋一個陰雨天,尋一個溫馨懷舊的時光,煮一壺茶,點一爐沉香,走進《唐儀天散文》,走進唐家灣,聽聽唐儀天講述那些古老而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吧!
王祥文-2014.06.21
-云墨軒-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