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遠遠見公交站臺處似有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我放慢腳步一邊打量著,一邊快速在記億中打撈,想起來了,是他---我尊他為老師的人。
與老師差不多快十年沒見過面了吧,那時我還是一個不諳世事愛做夢的少女,喜歡寫點小詩小散文之類的,因此,我進了一個文學社,在這個文學社認識了老師。
這個文學社的成員大多是有工作單位的,因為共同的愛好大家走到一塊來了,大伙利用工作休息時間一起探討寫作,一起交流心得。記得老師當時是在一個廠里工作,他比我要年長上十歲,因此象大哥哥一樣的關心我們這些才從學校步入社會的小弟和小妹。我們寫的文章他總會熱心的點評并給出一些修改的意見,還不忘鞭策和鼓舞。因而,我們文學社的這幫小弟和小妹都尊他為老師。
在我映象中,老師瘦高的個子,臉色有些蒼白,總給人疲倦之態(tài),但一旦談起有關文學方面的話題,他的一雙布滿血絲的小眼睛傾刻有了光彩。聽說他的家境不算好,老婆沒有工作,還有兩小孩要撫養(yǎng),生活負擔很重,他經(jīng)常會加點班賺些加班費貼補家用。這些負面的情緒他從來不在人前流露。
老師給人的感覺是積極、樂觀、正直、有追求。他的一些小詩或者散文、小小說之類的時不時在當?shù)氐膱罂吧鐖F自辦的刊物上發(fā)表。每當?shù)玫绞畮谆驇资僭母宄晁麜吲d的笑得像個孩子。當然,讓他高興的絕不是微薄的稿酬,而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認可。記得有一回在文學社一個報刊的編輯跟老師說要他寫一些能迎合當今讀者口味的小說,說這種小說讀者多、暢銷,如果連載的話稿酬會很可觀的,老師只是笑笑表示:如果為迎合讀者口味而寫的就不是真正的作品了,就是因為那些只圖商業(yè)利益,而丟棄了文學本質的所謂文人,將這個文化市場弄得烏煙瘴氣,我們的文學需要文風,我們的文學園地需要凈土。
老師沒有答應,盡管他是多么需要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確實,讀老師的作品也能品出他堅守一方凈土的執(zhí)著,從不流入低俗。不象有些作者為追求唯美文字或少年不識愁強說愁、或洋洋灑灑作無病呻吟而不知所云、或為附庸風雅而流入庸俗。而老師的文字于樸實、自然中跳躍著靈魂……
幾年之后,我因成家也漸漸從文學社退出了,故與老師也多年失去了聯(lián)系。
今天偶然與老師相遇,真有些感嘆時光的倉促和無情,老師還是瘦高的個子,穿著也很樸素,雖然是夏天,他卻還穿著一件軍用馬甲,老師身體看上去不是很健康,人也似乎有超越了真實年齡的那份蒼老,隱隱覺得老師這些年似乎過得不是太好。
走過去我有些動情地喚了一聲老師,他起初有些愕然,有那么一刻怔怔地望著我,繼而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他呼出了我的名字,老師居然還清晰地記得我。我們自然相互寒暄了一番,老師的情緒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低落,談起他的文學社依然神采飛楊,仿佛從他心底飛舞出一只快樂蹁躚的蝴蝶。
話說間,老師等待的公交車己到,與我作別時,他從一直用手捂著的懷中小心翼翼掏出了一本書交給我:“送給你”,然后上了車。在車上他探頭笑笑的對我說:“這上面有我最新發(fā)表的一篇作品”。老師的臉色依然蒼白,那小小的眼睛閃爍著分明也還是多年前那熟悉的光彩。
我緊緊捧著的書,還能感覺到老師手握后的溫度。
目送車上的老師徐徐遠去,我的雙眼漸漸迷朦…..
寫于2014年6月29日晚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