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
記得作家李健吾曾寫過《雨中登泰山》的散文,成為津津樂道的美文,與其感受不同的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偶然一次機會,我也有過冒雨登泰山的經(jīng)歷,比平日里登泰山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給我?guī)砹?a target="_blank">美好的遐想和向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始終難以忘懷。
登山這天清晨,天是晴朗的,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做好了登山準備,7點開始登山,不一會兒,烏云密布,雷聲大作,天公不作美,似乎與我們作對似地,天空淅淅瀝瀝地開始下起雨來,這時導游鼓勵我們說,估計今天也沒有大雨下,我們已經(jīng)定好了登山,大家辛苦一下,堅持堅持吧,也體驗一下雨中登山的感受。經(jīng)導游這么一說,大家只好腳踏著積水,冒雨乘車,向泰山進發(fā)。大巴車沿著崎嶇的、連綿不斷的盤山公路前進,左拐右轉,把大家晃來晃去,引來大家一陣陣笑聲,大家興致勃勃,在雨中前行,增添了雨中登山的新感受。車過中天門,來到了泰山腳下,車已無法前行,只能徒步攀登,導游招呼大家紛紛下了車,戴上了統(tǒng)一配發(fā)的紅色旅游帽,打著雨傘,沿著被雨水沖洗過的臺階,被太陽返照,十分光亮,踏著臺階上留下的雨水,發(fā)出噼啪噼啪的聲音,好像在為雨中登山伴奏、鼓勁,一步一個臺階行進,一路歡聲笑語不斷,給雨中的泰山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知不覺間,已近龍門,一直走在隊伍前面的一位作家感慨地說:“啊,雨中登泰山更迷人!”是啊,大家似乎深有同感,七嘴八舌地敘說著雨中登泰山的感受:“山是那樣的光亮”,“澗中樹木叢森,掛著顆顆水珠”,“遠處山澗還有奔瀉的瀑布”,“漂亮極了……”談笑間,我不由得極目遠眺,山澗灰蒙蒙的一片霧,圍著山轉了一圈,變成了美麗的云海,霧里觀泰山,約隱約現(xiàn),似夢似幻,頓生一種虛無縹緲之感,又增添了幾分氣勢,幾分秀麗,仿佛進入了仙境一般,這是晴日里所看不到的景觀,大家紛紛拿出照相機,變換著不同的角度,咔嚓、咔嚓……,從各個不同的側面,搶拍了霧中泰山迷人的景象,定格在美好的瞬間里。
行止龍門,行進中不知是誰驚呼:“出太陽了!”“哦,真出太陽了”頓時,大家眼前一片光亮,雨隨之也漸漸地停下來,大家收了雨傘,輕裝前行,似乎輕松了許多,繼續(xù)沿著十八盤攀登,泰山爬山難度最大的就是十八盤,遠遠看就像是天上云梯一般,當?shù)厝朔Q“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正是說的攀登十八盤的難度,大家開始還小跑似的,一會兒就跑不動了,快到南天門時,有的已大汗淋漓,行走的速度也慢了下來,走走歇歇,歇歇走走,當抬頭影影綽綽地看到南天門時,大家突增登山的勁頭,爭先恐后,一口氣登上了南天門。這時,站在南天門下,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我又回頭望望走過的路,長長的盤道,巍巍的群山,心情愜意極了,登臨南天門的經(jīng)歷使我聯(lián)想到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似爬山,爬山必有難,難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看到了“南天門”,就如同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希望,再登“玉皇頂”,就有了信心和勇氣,繼續(xù)攀登創(chuàng)作的高峰。
沿著南天門再繼續(xù)行進,不遠處即到了天街,似乎是一個簡易的商業(yè)區(qū),天街旁邊大小店鋪林立,各式各樣的紀念品琳瑯滿目,這里地形也比較平坦,心情格外輕松,遠處傳來如意的鐘聲,聲聲敲心坎,置身于此的我,好像不是在登山,就像是在悠閑地逛街市,就像是人在事業(yè)稍有所成之后積蓄力量繼續(xù)奮斗的感覺,我一邊走,一邊想;一邊想,一邊走。不知不覺來到了泰山極頂,四處遠眺,眾山皆在腳下,此時真正體驗到了“一覽眾山小,會當凌絕頂”的感覺。
雨中登泰山,不僅使我們領略到了雨中泰山的景致,也使我們磨煉了抵擋風雨的勇氣和意志。雨中登山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只能磨煉人們的意志,勇敢者擺脫困難,勇往直前,達到新的高度;怯懦者,畏難發(fā)愁,止步不前,只能半途而廢。
喬顯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