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王何以成“錢王”(陳癸鋼,雜文)
二00三年,央視播放了一部電視劇《錢王》。那段時間,錢王吃香。山西的大土豪,安徽的紅頂商人,上海灘的爆發(fā)戶,廣東的賣辦,都成了許多人模拜的財神。地處西南的財神也有一位,那就是“錢王”,錢王的錢多到何種程度,那就是可以資助國家。換句話說也就是富可敵國,據(jù)說當(dāng)年的老佛爺就得到了錢王的不少錢,用以鎮(zhèn)壓造反者!
《錢王》敘述了主人翁王熾從一個農(nóng)村孩子成長為一代錢王的過程,是很有意義的。錢王的成長過程應(yīng)證了成大事者必立德、誠信的古訓(xùn)。小小的王熾從小就顯示了他的不凡,救出了被土匪竊殺倒在血泊中的趙大哥,能聽從母親的教誨,正直做人。被表哥逼迫逃出寨子走上經(jīng)商之路后,一次次被騙,不灰心不失望,又一次次站起來。這就有了一種可貴的精神,近乎一種信仰的精神。
特別是當(dāng)“天順祥”面臨困境,管事欲用空頭支票吸引存銀以解燃眉之急,王熾知道后堅決不干,并指出自己被潘德貴用此種方法坑害的例子為不可的理由,否定了管事的建議;寧可自己不賺錢,也不做缺德事的為人原則。當(dāng)然,誠信不是笨。王熾善看商機,常有驚人之舉。像云南布政使到重慶籌資安邊,許多商人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愿借款。王熾?yún)s獨立承擔(dān)此項責(zé)任,弄得夫人老母把私房錢都拿出來才完成了自己的承諾。此舉解了商人之危,完成了官府之限,王熾也獲德了聲譽,為日后的大展宏圖埋下了精彩的伏筆。
王熾的立德誠信還感動了一大批甘愿終生為“天順祥”賣力的能人。象巴力,原本是馬幫的哥頭,即馬幫主,,以前也曾幫助過王熾,一次巴力被土匪搶劫,受傷而生命危在旦夕,王熾傾力相救,巴力養(yǎng)好傷一生赤誠相助,多次解救王熾于危難之中。王熾救過的趙大哥,也多次奮力幫助王熾。遇于街頭的唐柯身負(fù)才學(xué),卻無緣得遇知己,一番問答下來,王熾用他為管事,以后也相助王熾不少。王熾與這位河南的“高級會計師”唐老先生的談話也很有意思。王熾問:“什么是越算越少?”唐柯答:“投機取巧越算越少?!薄笆裁词窃剿阍蕉啵俊薄胺e德行善越算越多”。幾個問答下來,王熾果斷錄用唐柯,讓老先生驚嘆不已;后來得到唐老先生全力相助就不為怪了。還有馬六子、香凌等人的傾心出力,真應(yīng)了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的俗諺。從古到今,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經(jīng)商也概莫能外,別說當(dāng)官執(zhí)政做大企業(yè)的了。
總之,王熾錢王的存心仁念,以德經(jīng)商,以德生財,誠信為本的經(jīng)商理念,。錢王實踐起來是成功的,到現(xiàn)在也還不過時吧。其現(xiàn)實意義,是值得實踐研究的。時代不是崇拜財神么,我希望有更多的“錢王”出現(xiàn)哦!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