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者

今天外出時我碰到了這樣一位乞丐:他穿著比較干凈,身體并無明顯殘疾,是個聾啞人。他并不作出可憐之狀,只是靜靜地坐在街邊一角,面前擺著個鐵盒子。當別人施舍時,他用手一一接過別人給的錢幣,放入盒內(nèi)。然后再把錢數(shù)數(shù),放入內(nèi)懷。
我見過無數(shù)個行乞者,或置身于人群中索要,或呈其慘狀讓人同情,更有甚者,讓小孩子糾纏你,你不給他們就抱著你的大腿不放。他們中的有些人看起來確實可憐,但不知為什么,面對他們更多的是心生反感,可今天,這位行乞者卻不一樣,我頓生同情。
按理說,這個群體需要我們的關(guān)注與同情,我們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一下。但是,他們中的有些人,完全是利用社會的同情心,故意擺出一個行乞者的姿態(tài),這樣的人,總有一種騙人的感覺。
到底是什么,讓我們面對他們的不幸,會無動于衷呢?可能是動機吧!
其實,生活中的人們都在扮演著各種行乞者的角色。當你的生意資金短缺時需要朋友的接濟;當你生活困難時需要別人的幫助;當你感情困惑時需要別人理解……然而,我們并不覺得這也是在行乞,因為我有回報的能力?。≡僬f,像這樣的困難大家都會遇到,這種短期求助沒什么不光彩的。
偶失面子,放下尊嚴,也未嘗不可。誰又沒個難處呢?尤其充斥壓力于一身的人們,工作生活焦頭爛額的人們,有多少人需要別人的心理安慰,需要別人的愛心施舍,那么這時你就得放下自尊,“魚和熊掌”哪能兼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認為,有失尊嚴的時候不一定都是可悲的,古代的韓信忍胯下之辱,后來不也成了扶漢的名將么,主要是看他的動機。如果不適時的收起行乞的動機,一味的利用別人的同情心,那就可悲,甚至可恥了!
人是很脆弱的,在接受某個事實時,總是喜歡找出很多美化他的理由。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事實就是事實,再怎么逃避,還需要面對。行乞,有時并不光彩,但人有欲望卻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往往采取行乞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行乞者,只不過我們行乞的不僅僅是金錢罷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8307/
行乞者的評論 (共 43 條)
- 白草詩人 推薦閱讀并說 不錯的文章,認真閱過,留下感動。歡迎有空來逛逛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生活中的人們都在扮演著各種行乞者的角色。當你的生意資金短缺時需要朋友的接濟......
A @ 樹欲靜風不息 @:面子難以放心,放下了也就無所謂了!
夜風聽荷:回復@A @ 樹欲靜風不息 @:謝謝朋友的點評,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