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讀書涼

這座城市的夏天是最難熬的,這里不像火爐般地炙烤著,如果像火爐一樣那倒也好,就算將我曬到血液干涸,燒成一搓灰,化成一陣青煙我也不在乎。而這個地方像是一個大蒸籠,熱氣騰騰,天上不見太陽,氣溫卻高得讓人難受,即使下雨,也悶得慌。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只快熟的小籠包子,光著膀子坐在寢室身上也是直冒汗。
成都的太陽總是給人一種溫和的印象,從不見火辣辣的烈日,而這陽光,即使天晴也有一層薄薄的霧或云遮擋著,就像害羞的閨中小腳女人,總要隔著簾子或者遮上一層面紗才肯見人的。所以“蜀犬吠日”這個詞才會被寫進中國成語詞典中去。紫外線也就理所當然是相當弱的,根本曬不黑人,所以走在成都街頭,到處都是似雪凝脂的肌膚,美女自然也就多了。感謝上帝賜我一個美麗的夏天。這里夏天的美麗只是視覺上的享受罷了,看似溫和嬌羞的太陽,雖然沒有直接炙烤皮膚,但是濕潤的空氣卻把燒烤變成了清蒸。
學校放假已經十多天了,暑期實踐結束后,我一直在學校,沒有回家。雖然已經放假這么長時間了,但我覺得這校園里至少還有一千人的樣子。班上有幾位同學還沒有回家,但我們寢室早已經只剩我一人,我也懶得去找他們玩。學校游泳池倒是不錯的,是一個消暑的好去處,但是進一次游泳館還得花十元錢買票,每天都去那絕對是承擔不起的。一個人在學校的日子也著實無聊。因為之前我報了電子設計大賽,前些日還去實驗室看看,后來也懶到不再去了。
枕頭邊一直放著一年前吳娘贈給的兩本書,一本叫做《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讀過幾篇,作者的風格卻是不合我的口味;另一本是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也讀了幾篇,感情很細膩,倒不像是男生能讀的東西。后來因為沒有時間去品味,也就讓它們一直在枕邊放著。現(xiàn)在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讀一讀閑書吧。拿起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從以前沒有讀過的地方讀起,沒想到,我竟鉆了進去,除了飯點和睡覺時間以外,我的任務就是閱讀了。
在寢室里讀書仍是感到悶熱的,不愿開電扇,大概是享受獨處的人不愿絲毫非自然的噪聲所打擾吧。就像三毛也不愿開電扇一樣,她的原因是,電扇不是自然風。圖書館是個不錯的地方,有空調,倒也涼爽。可惜圖書館的咖啡廳關門了,不然捧一本書,點一杯冷飲,坐下來看到閉館,那想必是一件極好的事。學校的風景很美,可是如此悶熱的天氣實在不是欣賞美景的時機。我也不愿在校園內逛來逛去,只是尋一處陰涼,在大樹的蔭蔽下靜心看書,倦了,也可以在樹下小憩一會,睡個午覺。
我在湖邊的柳樹旁坐下,這是一個不錯的地方,能聽蟬鳴,能聞鳥語,能沐湖風,能戲垂柳,還能讀書。想必是天氣太悶的緣故,湖中的錦鯉時而深潛,時而探頭吃進大口空氣,時而躍出水面,“噗通”一聲,我一抬頭往湖心看去,只剩一圈一圈擴散的漣漪。學校鳥兒很多,鳥鳴十分悅耳,可是又聽不懂他們在講什么。就若欣賞畢加索的畫一樣,只是覺得好看,并不真正看懂畫家的內心。在這悶熱的夏季,知了是個不可缺少的角色。蟬鳴一陣一陣地襲來,如雷霆乍驚,還來不及掩耳,高分貝的聲音就灌進耳朵里去了??墒且坏┛催M書去,蟬鳴什么時候響起,什么時候又悄然,也不知道了,也就不必掩耳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看書的樂趣在于,隨時可以揣摩作者的心思,隨時可以與作者有心靈的溝通。我與作者談過好多次,她也帶我不停地流浪,旅行。有時她的情感還會映射到我的心里來,讓我心頭涌上一種莫名的酸楚,甚至,有種想哭的感覺。看書就像看電影,可是比看電影有味多了。日頭在天上曬著,身體在樹下坐著,心卻在一個涼爽的夢境中游蕩,蟬噪林逾靜,心靜自然涼。這樣一來,也就不覺得這個夏天悶熱了,反而有十二分的涼快。
沒有讀完的書放在那里終究是一個心結,總感覺不自在。這幾日倒也沒有荒廢,把沒有讀完的書讀了,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我訂了后天回家的車票,今天特意去了圖書館接來兩本書,都是歷史書,準備帶回家去打發(fā)這個夏天。家鄉(xiāng)的夏天沒有這里這么悶熱,但畢竟是夏天,還是令人直冒汗、躁動不安的。有了一卷書在手上,心靜下來閱讀,也就涼快多了。
——甲午年 辛未月 庚寅日(2014.07.18)華胄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