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少林寺
2014年2月4日是大年初五,即民俗“破五”,也是“立春”節(jié)氣。為了利用假日短途自駕游,實現(xiàn)老伴和兒子與女朋友的夙愿,我選擇她們都未曾游玩過且聞名遐邇的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qū),距鄭州市區(qū)僅8、90公里,自報奮勇當起了導游。
下午一點,吃過午飯由兒子駕車,我們從市區(qū)出發(fā),沿中原西路到西四環(huán)快速路往南,直奔“鄭少高速”收費站。到了收費站,正趕上7座以下小轎車春節(jié)7天假日免費放行,所以,平時的擋車橫桿這時舉桿立空,暢通無阻。窗外,天,陰沉沉的,像小孩子哭喪著的臉兒;風,冷颼颼的,宛如刀割一般;路,平展展的,從地平線伸向西南遙遠的天際;車,輕飄飄的,恰似離弦之箭飛速向前。只見道路兩旁的田野、溝壕、樹木、村莊、矮屋、高樓、橋梁、隧洞、遠山,一一由遠及近,一掠而過。車內(nèi),我講述著嵩山少林的著名景點和故事,目的在于先入為主,為下步游覽做鋪墊;老伴也暢談起親朋好友的春節(jié)問候和奇聞佚事,為的是活躍氣氛,給兒子開車提精神。
時至兩點,在說說笑笑輕松愉快的氣氛里,我們已趕到“登封西”高速出口,按照景區(qū)指示牌所示,距少林景區(qū)還有19公里。我們下了高速,繞過登封環(huán)城路,往西北方向沿著寬闊的少林大道直奔景區(qū)。一路上,兩側(cè)高低不等的建筑物鱗次櫛比,既有名揚四海的“中國少林寺塔溝武術(shù)學院”一枝獨秀,也有冠名“河南、鄭州、登封”的武術(shù)學校比肩接踵;既有“中國少林禪宗音樂大典”觀賞地址,也有“嵩山書院”、“中岳廟”景區(qū)指示牌;既有“農(nóng)家樂”餐館、旅館琳瑯滿目,也有黛黑的遠山清晰的近景應(yīng)接不暇。尤其是越接近少林景區(qū)越覺得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好不熱鬧!而此時,天空中,盼望一冬而久違的潔白雪花兒,正像鵝毛般的飄灑而至、紛紛揚揚,悠然地灑落在各種建筑物上、大地上以及游人的身上,頃刻即融化,但凍得人們蜷縮著身軀,開始找尋擋雪避寒的衣物,撐起雨具。
到了景區(qū)停車場,車滿為患,我們只好學著別人,小心翼翼的選擇在公路邊泊車。下了車,冷風刺骨,寒氣襲人,我們頂風冒雪,隨著游覽的人流,快速來到少林景區(qū)大門前廣場游客服務(wù)中心。在這里,顧不得瀏覽高大氣派的景區(qū)山門、威武雄壯的石雕和五光十色的紀念品,而是先到右側(cè)長廊小賣部避避風雪,然后兒子和女朋友給我們4人各買個耳暖,等穿戴整齊,再到左側(cè)長廊售票處排隊,又每人花100元購一張門票,才算獲得了參觀入場券。
進入景區(qū)后,趁兒子他們在山門里拍照的功夫,我大致瀏覽了嵩山少林景區(qū)旅游景點線路圖,閱讀了簡介:嵩山少林景區(q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國家旅游局首批5A級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奇秀,擁有傳承千年的少林“禪、武、醫(yī)”文化,天然國畫般的奇秀美景和“五代同堂”的珍稀地質(zhì)景觀、人文景觀主要集中于核心區(qū)2.18平方公里以內(nèi),有少林寺院、塔林、達摩洞、初祖庵等景點;自然景觀集中于少室山三皇寨,這里清晰展現(xiàn)著前寒武紀時期著名的“嵩陽、中岳、少林”三大造山、造陸運動遺址,默默見證著神奧嵩山的古老,是嵩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最佳觀景處。說實在的,盡管我以前曾經(jīng)到此游覽過兩次,但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馬觀花,時過境遷。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少林寺、塔林”的模糊印象,根本沒有像眼前所見到的景物建設(shè)得這么漂亮,心想:這次一定要用心看、認真記、重點游,回家就寫一篇游記,以彌補我多年來的缺憾。
正是報著這樣的良好愿望,我和家人匯入了人流之中,按照游覽景點線路圖示,踏著寬闊美觀而清亮的青石板,首先奔向第一個景點——“武術(shù)館”。此館距山門大約400米,屬現(xiàn)代建筑風格,拾級而上,中間迎面就是高大的圓形演武廳,兩側(cè)廂房有數(shù)十間。右首第一間是少林祈福大鐘,高約4米,下口徑約3米,被懸于高空,旁邊又懸吊一根木樁,身系紅綢巾,對應(yīng)的下方站著十幾個前來祈福的游人,流水般地排隊依次上前,登高撞鐘3次,隨著“當——當——當——”的洪鐘響起,其聲音繚繞于武術(shù)館 之內(nèi)外,回蕩在山谷古寺之上空,預(yù)示著撞鐘人來年吉星高照,平安幸福!在等待演武廳開館表演的間隙,為圖新年吉利,我也加入了撞鐘人的行列,品嘗了祈福后的喜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2點55分,武術(shù)館下午第二場武術(shù)表演正式開館,憑門票入場。等待多時的游客潮水般的涌入演武廳,從3面進入圓形座席。我們一家人由于后到,座無虛席,只能站立于通道口前排位置。當我站穩(wěn)定睛一看,中間是舞臺,約有80平米,后面是一堵墻,中間有圓門可供演員們進出。其頂為拱形,高約十多米,其余三面為看臺,分上下兩層,約能容納800名觀眾。館內(nèi)燈光璀璨,人聲鼎沸,暖意融融。3點整,在聚光燈的照射下,青春靚麗的女主持人走到舞臺中央,手持無線話筒,以其清脆優(yōu)美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宣布30分鐘的精彩武術(shù)表演現(xiàn)在開始。
第一個節(jié)目是少林拳,這時全場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大家全神貫注看表演。在主持人一一的解說中,衣著杏黃色袈裟的6位少林弟子依次上場,分別表演了猴拳、蟑螂拳、蛙拳、虎拳、豹拳和鷹拳,他們最小的僅7、8歲,最大的也不過15、6歲,個個騰、挪、翻、滾,一招一式如雷貫耳;人人蹲、跳、屈、伸,一拳一腳模仿逼真。為了活躍觀賞氣氛,鼓勵觀眾參與,主持人還從臺下挑選 出3位自薦登臺的男孩兒,分別向剛剛表演過虎、豹、蟑螂拳的3位演員跟班模仿各自的拳術(shù)招式,誰模仿得像、誰獲得觀眾們的掌聲多,誰就可以獲獎,獎品為可播放70多分鐘的少林武功制作的光碟一盤。當臺上向獲勝者頒發(fā)獎品的同時,主持人還借機煽情推銷光碟,每盤10元。臺下立即走出4位送光碟的姑娘,一會兒就有10多位現(xiàn)場觀眾爭相購買,來不及的可到后臺再買,可見千年古寺也在與時俱進,具有強烈的文化經(jīng)營意識。
接著,表演的第二個節(jié)目是少林絕功,同樣,少林弟子邊表演主持人邊解說??矗∮蓄^頂發(fā)功用1米鋼板猛然擊頂而被折斷卻毫發(fā)無損的,有手指發(fā)功隔著玻璃戳破彩色氣球的,還有柔功發(fā)力將身軀彎曲超過360度而造型各異的,更有盤腿功狀如蓮花騰挪翻滾蹲跳屈伸自如、匯合于集體武功團隊表演的。這些精彩節(jié)目看得我目瞪口呆,令人驚嘆不已!最后一個節(jié)目是少林18般武藝集體表演:少林弟子們輪番上場,或舞刀耍槍、或擊劍弄戟、或甩鞭抖繩、或掄棍玩棒,樣樣驚險刺激;或射箭逐日、或猴子撈月、或拳打腳踢、或擒拿格斗,個個精彩紛呈。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場激情表演在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出了演武廳側(cè)門,隨著人流,順道觀賞的是“流通處”,即游客娛樂及購物的地方。這里有照像留影處:有自著少林弟子裝舞刀弄槍者,有和穿著袈裟的少林弟子合影留念者,也有著裝騎馬操戈對陣習武者,但更多的是駐足觀看一會兒就馬上離開者。我因出場后與家人分離而情緒焦急,東張西望,只顧得找人,也顧不得觀賞路邊兩側(cè)如捻珠、月牙斧等五彩紛呈的紀念品,更沒有心思去繞道領(lǐng)略博大精深的少林“醫(yī)”文化,而是倉促走出武術(shù)館,和在門口等候我的家人匯合,急急忙忙趕往第二個主景點——“少林寺”。
從武術(shù)館到少林寺大約有1.5公里的路程。我們在大步流星行走的路上,雪仍在飄灑,風仍在猛刮,路面雖未積雪但已濕漉漉的,此時,大批游覽而返者滿懷著喜悅和我們相對而行,其中不乏有花枝招展的少女,邊走邊手舞足蹈。霎時不知激起了老伴兒的哪根興奮神經(jīng),她也模仿人家蹦蹦跳跳而行,結(jié)果由于路滑,猛然間前足失蹄,后腿下跪,不是緊隨其后的兒子和女朋友反應(yīng)靈敏,一人搶拉著一只手,差一點就成了嘴啃泥,嚇得她臉色刷白,樂得我和路人哈哈大笑,隨后她也自嘲說,看了少林武術(shù)表演真功夫,我也想來個模仿秀呢!這算是個小小的插曲吧。
到了少林寺門前,抬頭望去,“少林禪寺”四個大字遒勁挺拔,剛健有力,盡顯顏體柳風,據(jù)說是唐皇所書,也可能是哪位古代書法家所為。兒子他們忙著在此拍照留影,我嫌風大雪飄游人多,就先行入寺參觀。寺廟依山勢而建,往上越走越高,坡陡勢險,有七層院落,可謂千年古寺,深宅悠悠,松柏蔥郁,古木參天。中軸線上,重重殿堂挑梁畫棟,煙霧繚繞,盡顯古樸、肅穆、莊嚴;兩側(cè)廂房,左右對稱,座座建筑風格各異,搭配諧調(diào)、統(tǒng)一、自然。只見院內(nèi),有著 1500年樹齡的古柏、銀杏仍枝虬葉茂,身粗冠蓋,掛牌給予了重點保護;殿堂廂房上的方磚片瓦,可窺視出滄桑歲月和時代的變遷。歷史上,發(fā)生在這里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上世紀80年代電影《少林寺》,就截取幾個故事片段詮釋了千年古寺的“禪、武、醫(yī)”少林文化,由此名揚海內(nèi)外,弘揚了少林武術(shù),教育培養(yǎng)了幾代人。
正當我迅步登最高院落之際,老伴他們趕上來了。這時雪花兒依然飄落,游客依然興致勃勃,不時見游人焚香跪拜寺內(nèi)的觀音菩薩等諸神佛,其虔誠可想而知。我們是無神論者,進寺不拜佛不燒香,只求觀景圖個樂,所以,走馬觀花,到頂后快速而返,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個主景點——“塔林”。
塔林,其實就是自唐、五代、宋、元、明、清以來埋葬在此的高僧紀念塔,保存完好的有43座。這些塔身為青磚結(jié)構(gòu),基座呈八角形狀,往上至塔頂為5-7級不等,高約5-7米。為何修建7級?我想這就是古代文人常說的”勝造七級浮屠“的來由吧,即:假若一個人在世積德行善,懲惡揚善,極力修行,到死后會享受親人和后人的厚葬,修建5-7級磚塔予以紀念,流芳百世。當然,這樣的理解不一定準確,塔身級別的高低對應(yīng)的是修行的優(yōu)劣多寡,7級為最高級別,將到達人間天堂,享受極樂世界的生活。事實上,修建塔林的真正意義就在于為入寺僧侶樹立榜樣,向民眾宣揚修心養(yǎng)性、積德行善、抑惡揚善的”禪“文化和宗教思想觀念。
由于是5星級世界著名景區(qū)之一,現(xiàn)在所參觀到的塔林已今非昔比。幾經(jīng)戰(zhàn)亂而幸存的千年古塔,最初我所見到的是塔身塔座殘缺不全,有的東倒西歪,周圍雜草叢生,亂石遍地,散落在幾處 呈原始狀態(tài),游人看幾眼就匆匆離開。而今所見的幾片古塔林修葺一新:廊道彎曲相連,兩側(cè)藩籬相隔,景點文字解說牌上分別烙印著中、英、日、韓文,指示牌清晰醒目,塔身塔座渾然一體,盡顯古樸、莊嚴、肅穆,周圍干凈整潔,不時見身穿“少林景區(qū)環(huán)保”字樣的保潔員穿梭于游客之中。原打算領(lǐng)著家人只看一處就走,沒想到環(huán)境會這么好,還是從低處到高處,4片塔林一處不落地看個遍,邊看邊講解,盡量讓她們看懂瀏覽古塔的意義所在。
看完塔林已是下午5點鐘,我們4人都感到勞累,且滿身是汗,往前、往右還有少室山三皇寨 、達摩洞、初祖庵等景點連我也未曾看過。此刻雖說雪花小了,但已路滑,為了不凍感冒和安全起見,大家都不愿意再繼續(xù)下去,留點想頭,下次連同中岳廟、嵩山書院等景點一起再看。我同意了大家的意見,快馬加鞭而返程。一路上,大部分游客都在往回走,而仍有人還在往山里去,偶爾可看到有身背行囊、大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混雜其間,正興沖沖地邊走邊拍照,一副夜宿少林景區(qū)的派頭。由此,我忽然想起幾年前,電視上報道過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利用訪華機會,特意攜愛女從北京一同前來,專程參觀少林寺,由時任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和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主陪,觀看武術(shù)表演,參觀少林禪寺等,對少林功夫和景區(qū)美景贊不絕口,無形中成為少林寺走向世界的又一免費的宣傳廣告!
當我們依戀不舍離開 此地時,我在久久地回眸和思索:少林寺,它孕育于中原大地巍巍中岳嵩山之懷抱,坐落在滔滔黃河南岸不遠的一方凈土之中,史屬禪宗習武之地,卻飽經(jīng)千年滄桑血雨腥風的憂患歲月。而今,它以一部電影的宣傳、一國元首的到訪為標志而聞名于世,并成為嵩山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而永載史冊!它以博大精深的“禪、武、醫(yī)”文化魅力,每天都吸引著中國和世界上成千上百個游客慕名前來,或觀光旅游、或禪宗祈福、或修行習武、或治病學醫(yī),業(yè)已成為河南乃至全國全球旅游界、宗教界、文化界、武術(shù)界獨樹一幟、無與倫比、名揚四海的一張王牌!這塊風水寶地,不僅是鄭州登封的榮耀,也是中原河南的榮耀,更是13億神州中華民族的榮耀!我們千秋萬代都要務(wù)必保護它、務(wù)必珍愛它、務(wù)必傳揚它!
真可謂:
古寺千年異彩紛
嵩山腳下聚游人
禪宗習武又弘醫(yī)
風水寶地唯少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7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