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素質(zhì)!
我離開陜西渭南自己的家,到北京小女兒家來照看外孫女,已經(jīng)二十天了。
在渭南時,我的晨練和傍晚健身活動都是在距離居住小區(qū)不遠、可以充分享受廣闊大自然的渭南南塬進行的。來到北京,沒有了投身于大自然的條件,健身活動只能“入鄉(xiāng)隨俗”,“蝸”在居住小區(qū)內(nèi)的健身廣場里了。
小區(qū)內(nèi)的健身廣場也不算太小,外周周長約有300多米呢。但因為廣場面積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為樹木和綠地占據(jù),實際可供人們進行健身活動的面積確實有限。廣場面積雖然不大,但可以進行的活動項目卻包羅萬象。這里除安裝有多種健身器械、乒乓球臺外,還在樹木和綠地下鋪設了幾條曲曲彎彎的小路,另外還有幾塊空置小場地。空置小場地上,人們可以進行跳舞、羽毛球、太極拳、踢毽子、輪滑等活動。若想跑步、散步,只能穿行在樹木和綠地下的小路上,或于廣場內(nèi)“見縫插針”的自找空間了。
北京,畢竟是特大城市,人口密度到處都很大,這里也不例外。眾多的人口,有限的健身場地,所以我說是“蝸”在這里健身呀!由于人們的健身意識增強,每當早晨和傍晚時分,廣場上健身活動的人很多,用“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來形容稍顯夸大,但人來人往、絕無無人之處卻屬實情。健身人群中,除老年人居多外,尚有不少中年人、青年人和少年兒童。
昨天早晨,我照例來到廣場,一邊進行著健身鍛煉,一邊目睹著身邊悠閑的健身身影……
當我在健身器械區(qū)做腰部鍛煉時,“哐啷”一聲的金屬響聲傳入耳中。我聞聲望去,只見側(cè)面置于乒乓球臺邊的金屬乒乓球擋網(wǎng)(打球者用自帶的繩織網(wǎng),換下了原配置的金屬擋網(wǎng))被兩名繞場散步的女士用腳踢翻。此時,兩名女士已經(jīng)走到我的面前,觀其面相,年齡約五十歲左右。我聽到一名女士嘟噥道“沒有素質(zhì)!自己打球,還把路給擋??!”待兩名女士走出十多米后,那邊打乒乓球的一名男子發(fā)話了“干嘛非要從這里走!踢,不怕踢折腳丫子!什么素質(zhì)呀!”接著,打乒乓球的兩名男子有了一番對話,說那兩名女士居住在對面小區(qū)內(nèi),是重慶來的外地人。還說什么“什么人呀?純粹的小市民、農(nóng)村人!……”這兩名男子也是五十歲左右,一口典型的京腔京調(diào),儼然是北京人了。之后,其中一男子把被踢倒的金屬擋網(wǎng)又擋在了乒乓球臺的旁邊,還說“我再擋住,讓你再踢!”我繼續(xù)在此活動了幾分鐘,沒有見那兩名女士再從這里經(jīng)過。她們可能回家了,也可能為了避免發(fā)生激烈沖突而改走別的地方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雙方都說對方?jīng)]有素質(zhì),是誰沒有素質(zhì)呢?要我說,雙方都沒有素質(zhì),打乒乓球的兩個男子尤甚!打乒乓球者,你們將金屬擋網(wǎng)橫在乒乓球臺的側(cè)邊,目的是為了阻擋乒乓球落地后不致滾動得太遠,方便自己撿球。但這樣一來,自己方便了,卻給別人造成了不方便。場地有限,場地上橫出一個障礙物,明顯地妨礙別人活動嘛!只顧自己方便,不考慮別人、影響了別人,還口口聲聲地說別人是“外地人”“小市民”“農(nóng)村人”。外地人怎么啦?農(nóng)村人怎么啦?你們表現(xiàn)出的地域優(yōu)越感才是典型的小市民思維和作為呢!
那兩名女士呢,也的確有點“那個”。你們干什么要踢倒那障礙物呢,先和顏悅色地提醒提醒難道不行嗎?如果提醒了,說不定還會起作用呢。如果他們不予理會,或者惡語相向,那他們沒有素質(zhì),沒有修養(yǎng)的本色不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嘛。眾目睽睽之下,那兩個人肯定會遭到人們的鄙視!
這幾個人都說到了“素質(zhì)”問題,這使我又想起前幾天在同一廣場上耳聞目睹的另一件事兒。那天傍晚,我繞著廣場外周的小路徒步行走,當走到一棵大樹下時,看見樹下有兩條長條凳,其中一條上直挺挺地躺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另一條上放著衣服和飲料瓶。當我走到這里的時候,恰遇一五十多歲的男子站在了樹下,想找個地方坐一坐。這名男子二話沒說,伸手拿起長條凳上的衣服,將其扔在了躺著男子的身上。正在呼呼大睡的男子被驚醒,坐起來后就說“他媽的,干什么呀?。俊蹦俏晃迨鄽q男子立馬回應“你他媽的!什么素質(zhì)呀!一人占了倆凳子,你長了四個屁股呀!”二人惡語連連、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似有動手相打跡象。幾個路過的人趕緊把二人拉開,才沒有使事件惡化……
是誰沒有素質(zhì)?很清楚,二人都沒有素質(zhì)!公共場所,豈容個人隨心所欲!公共場所的設施、凳子是供大家使用的,是供大家臨時休息的,不是供你睡覺安眠的,更不是讓你放置衣物獨霸的。當沒有他人時,你暫時躺一下、放放衣物倒無妨礙,但當有人需要坐的時候,應當立即讓出才對呀。至于用“他媽的”這樣的“國罵”更說明自己素質(zhì)的低下。
那位五十歲左右者的素質(zhì)也不怎么樣。你來了,看見有人躺在長條凳上,還將衣物放在另一個長條凳上,你想坐,可以先給躺著的人說呀,讓他讓個地方,何必不聲不響地扔人家衣物呢!和和氣氣、相互尊重,很多矛盾均可避免,增加和諧氣氛;不顧公共道德、粗言惡行、我行我素,只能使矛盾疊出,增加不和諧氣氛和不安定因素。
時下,很多人都在講“素質(zhì)”?!皼]有素質(zhì)!”“什么素質(zhì)!”這樣的聲音縈繞于耳際,常常作為一些人對某些人某種不可恭維行為詬病的評語。我發(fā)現(xiàn),不但被詬病者沒有素質(zhì),且常常把“素質(zhì)”二字掛在嘴上的人,其本人往往也是素質(zhì)并不高的人。
我國的經(jīng)濟總量已居全球第二,社會物質(zhì)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一些人的文化素質(zhì)、道德修養(yǎng)確實不敢恭維。就拿前邊說的兩件事兒的發(fā)生地的北京某小區(qū)來說吧,筆者所見所聞的另一些小事,也在佐證著一些人的“素質(zhì)”的確不這么高。你看,小區(qū)健身廣場的門口明明掛著“公共活動場地,請勿帶寵物入內(nèi)”的警示牌,但就有很多人視而不見,帶著自己的寵物犬出出進進、遛來遛去;明文規(guī)定市區(qū)內(nèi)禁止飼養(yǎng)大型犬,但小區(qū)院內(nèi)和健身廣場上卻經(jīng)常看到有人帶著體型巨大的狗在走來走去;小區(qū)院內(nèi)到處掛著“文明養(yǎng)犬,從我做起”“院內(nèi)遛狗,請拴鏈繩”等警示牌,但有的人遛狗時就是不拴鏈繩,帶著的巨型犬也一樣,讓狗穿行在窄狹的、人來人往的小區(qū)路上,使很多人,尤其是孩子望而生畏;院內(nèi)有可以自行拿取的免費清潔袋,避免寵物胡亂拉屎撒尿,但遛狗者熟視無睹,任由狗們亂拉亂尿,人們稍不留意,就會踩上一腳狗屎……
另外,健身廣場的一些健身器械上設置有座椅、騎座,便于人們使用,可有的人不是在器械上進行健身鍛煉,而是把座椅、騎座當作休息的凳椅,長時間地坐在上面聊天,久久不動窩,一些年輕人甚至坐在上面長時間地玩手機,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這樣一來,一些想在這些器械上活動活動筋骨的人只能無奈地面面相覷……如此等等。
居住在首都北京的人,應該是文明的典范,高素質(zhì)的榜樣,但目之所及,耳之所聞,卻使我大失所望,使人汗顏!
在社會日趨文明進步的今天,人們的高素質(zhì)是社會進步的標志。為了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zhì),應當多方面著手。政府部門應當大力倡導;各級管理部門,尤其是街道社區(qū)小區(qū)應當采取措施,加強管理;媒體應當予以引導、監(jiān)督和褒貶,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老百姓個人應當樹立文明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當自己置身于公共場所的時候,應當慎言慎行;當自己說別人沒有素質(zhì)時,首先應當捫心自問一下:我自己的素質(zhì)究竟怎么樣?
作為北京精神的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八個字中,其中包容、厚德四個字就包含著關于“素質(zhì)”的內(nèi)涵,北京人,包括居住在北京的人,都應該深刻理解,并予以踐行。
2014年8月21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