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眷顧
做“上帝”也難,他注定要承擔主宰人們命運的重任,卻要為此而不得不廣受責難。當他在你的面前擺上一條平坦的路,讓你舒舒服服過一輩子,你卻難免平庸;而在你的面前擺上一條崎嶇的路,雖然極具挑戰(zhàn)性,你卻難免要承受巨大痛苦;當兩條路都擺在你面前供你選擇時,你又難免迷惘。橫豎是他上帝的不是。
“上帝”的本意是普佑萬民。佑者,眷顧也。平坦是眷顧?崎嶇是眷顧?或者讓在兩者之間選擇是眷顧?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這可得因人而異。平庸者迷戀平坦,有志者偏愛崎嶇,豁達者隨遇而適。讓人們各得其所,殊非易事。
可是從社會發(fā)展歷史看,平坦者極少,而崎嶇者為多。那些出類拔萃之人,無一不是從艱難困苦中磨礪而出的。對于這些人,上帝給他擺上一條崎嶇的路,他會認為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眷顧,絕多不會為此而怨天尤人,責難上帝。
最近我閱讀了巴西“一代球王”貝利的成功之路。貝利自小家境窮困潦倒,在他追逐足球之夢的征途中經(jīng)歷過重重艱難,甚至幼年只能赤腳踢球。但他在逆境中艱難前行,最終取得了成功。當他在喜得貴子時,有記者祝賀說:“你的兒子長得多壯實,將來一定會成為像你一樣的體育明星。”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獅子要是不餓的話,是不會去捕獵的。我兒子不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球星,因為他現(xiàn)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競爭意識,而我小時候是很貧窮的?!痹谶@里,貝利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悟出了“崎嶇”是上帝對成功者的眷顧這一世間的真理。
我想到了歷來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譬如我國春秋時代曾經(jīng)落難的伍子胥?!吧系邸睌[在他面前的路可謂艱險,身在故土楚國郢都的父兄因饞被楚平王殺害,他自己為躲避追殺四處奔逃,到過宋、陳、鄭諸國均被拒,逃到吳楚交界的昭關時,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幾無生路,憂愁交加,“一夜白頭”。幸遇老漁人渡其過江,才逃得一命。這段艱難經(jīng)歷極大地激發(fā)了伍子胥干一番事業(yè)的志氣、膽氣和勇氣。他逃到吳國以后,奮發(fā)才智,輔助吳王闔閭奪權興國,把一個弱國變?yōu)閺妵?,他自己也成為一位叱咤風云的謀略家、軍事家,后帶兵打敗楚國,占領郢都,“鞭打平王尸”,報了父兄大仇。從事情的結局看來,就不能不說伍子胥走過的那一段艱難的路是“上帝”對他的眷顧了。像這樣的的事例,在歷史長河中可謂比比皆是。
苦難成就人才。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這個意思;古人說的“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是這意思;俗話說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也是這個意思。英國中世紀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在《論逆境》中則說得更清楚:“如果奇跡就是超乎尋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顯現(xiàn)的。”由此看來,一段艱難困苦對成功的人士來說絕不是災難,而是上天的眷顧啊!(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由此我還想到自然界,那些驚天動地的景象常會出現(xiàn)在山河巨變之地。1997年我參觀過陜北的壺口瀑布。我看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在宜川和吉縣交界處突陷于秦晉大峽谷之中,寬度由500米直縮為50米,下臨50米絕壁深淵。滔滔洪水此時除了一往無前、竄山跳澗,還有別的出路嗎?于是,駭浪排空,驚濤拍岸,云騰霧罩,雷聲震天的壯觀景象出現(xiàn)了。正是這峽谷深澗,造就了天下聞名的“黃河奇觀”。 這難道不是上天對黃河的眷顧嗎?看來,自然界和社會,都在遵循著一個同樣的規(guī)律。
當然,上帝也不可能讓一個英雄永遠艱難跋涉在崎嶇的路上。英雄們在奮斗的間隙或勝利之后,也會有月白風清的夜晚和鳥語花香的清晨。這應該說是上帝對凱旋者的獎賞。但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要永遠沉浸在月白風清和鳥語花香之中,而忘記了曾經(jīng)跋涉過或者前面還待跋涉的崎嶇道路,否則當上帝再次的眷顧到來時,他就會一敗涂地,為歷史所淘汰。勇敢地面對困難,把每一次艱難跋涉都當成上帝對自己的眷顧,你就會一路凱歌高奏,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8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