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的《錢學森》
在西部網(wǎng)組織下,我于昨晚在西影廠看了《錢學森》。
人物傳記片這些年拍了很多,用波瀾壯闊來比喻都不為過。一部片子,通過有限的鏡頭與時空卻要表現(xiàn)廣闊深度大量的歷史信息與英雄氣質(zhì)。這對于拍電影的人而言,無論是史學知識的功底;文學的功底;睿智的目光;高屋建瓴般的緯度高度;編創(chuàng)者的心之所達,心胸的壯闊。以及對全社會全歷史的把握能力;對受眾群的把握能力都是關鍵的。掌控不好就容易走偏,因小的疏漏或敗筆而失敗。這將不單是一部作品的失?。簧踔習绊懻鎸崥v史人物的形象。在有限的時空里表現(xiàn)無限的人物形象(所謂無限的人物形象是指每個觀眾都會有著自己對英雄形象的詮釋。而想將這每個轉(zhuǎn)化為一個——典型的一個,就很考量拍片人的智慧了)。既要宏觀又要微觀。既要全方位,又要細節(jié)刻畫。既要讓觀眾全盤了解,又不能囿于歷史的局限。所以人物傳記片的拍攝是個不易為的事情。
《錢學森》的編創(chuàng)人很好的掌控與把握的這一點。人物的命運隨著編創(chuàng)的運籌而展開;而有聲有色;而鼓動人心。激勵著觀眾隨之心潮澎湃,熱情洋溢;而心潮起伏,難以平抑。
《錢學森》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問題。人物形象凸出活躍,深入人心。譬如在錢學森回國的情節(jié)上,表現(xiàn)了錢學森的大義大氣,認準了知識人學業(yè)成而一心報國;不彷徨,不猶豫,從容大度,無怨無悔。雖然或許亦有人會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一個缺失了科學與發(fā)展的民族,會喪失話語權的!這是歷史的經(jīng)驗所給予所警示我們的。所以,《錢學森》劇中人物的對白語言顯得尤為經(jīng)典,“沒有劍和有劍而不用是兩回事”。而為了鑄劍!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所付出的艱苦與努力昭然若揭。幾個鏡頭,幾句臺詞,一下子就將影片的靈魂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得觀眾心受鼓舞。
再譬如歸國后怎么干,在于錢學森似乎胸有成竹。而真正實現(xiàn)起來卻是困難多多。影片中表現(xiàn)了諸位國家領導人的急切與渴盼。而錢學森的回答很經(jīng)典:外國人能做的事,我們一定能做到。因為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少個腦子。語言簡而當,卻說出了豪氣與雄壯。
再譬如錢學森在我國研制的導彈矗立之際,想起了回國前和美海軍次長的對話。說起那時中國百廢待興的情勢。次長問及錢學森歸國能干什么。錢學森回答道:“回到我的祖國,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種蘋果。”而在那一刻,對著導彈,錢學森浮想聯(lián)翩,思緒萬千。深切感慨到:這就是我種的蘋果!那種萬千氣象真是筆墨罄盡而難以描摹。(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影片在處理錢學森與聶帥的初次交談時也頗獨具匠心。對白與大場景協(xié)調(diào)的運用,顯得很有氣勢。既再現(xiàn)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精神面貌;又巧妙的暗喻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精當?shù)脑佻F(xiàn)了歷史,令人回味。
蔣英的形象雍容華貴,大氣大度。同樣亦是睿智過人,與夫媲美。譬如:蔣英探監(jiān)的一段,只有五分鐘;蔣英的關切連連,而錢學森心情復雜,幾近無語??词匾笾v英語,而蔣英的回答就發(fā)人深省,令人刮目了?!半y道你就沒看出我們都是中國人嗎!”一句話道出了奇女子的豪氣與志氣。錢學森在離開之際而驀然回首;望著妻子,說了句溢滿了深情的“我愛你!”在此背景下,在牢獄之中。這句平常話卻貫穿了非常的意義令人矚目而難忘。晚年的錢學森夫婦也飾演的出彩?!拔覀兊膰铱梢詻]有像蔣英一樣的歌唱家,卻不能沒有像錢學森一樣的科學家”。老演員的功力非同尋常,都是令影片增輝的亮點。
對張工農(nóng)的安排與處理也恰到妙處。張工農(nóng)形象率真可愛生動。幾個鏡頭,幾句話就使得人物形象銘記于心。譬如:學問像森林!再譬如在研討會上張工農(nóng)的發(fā)言,很好的詮釋作為工農(nóng)出身的科學家的形象。也巧妙演繹了聶帥的話:能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人,大都是人尖子的妙言高論。
經(jīng)典的人物對白不勝枚舉,佳句妙語連篇。
當然了,影片亦非是盡善盡美。譬如領袖們的形象和語言較之以往看過的片子就略顯粗疏之處;再之在細微處還略見不及,令人抱憾!但畢竟瑕不掩瑜;畢竟是美景連連,美不勝收!
有觀眾評論道:《錢學森》有很多大場面,很多軍人,普通人。我仔細的看了能看見的每一個表情,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他們每個人對待自己的角色都像對待自己的生活一樣投入感情;甚至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不知道自己飾演的角色是曾經(jīng)的歷史人物的某個。但是他們的形象卻代表了中國;中國人民的心境。
我要說的是這正是中國人的精神;也是錢學森的精神。我們要發(fā)揚光大我們的光榮的傳統(tǒng)和精神。為中國騰飛而盡力!
這即是我看過的錢學森!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