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慧:薔薇與《獨奏團》

知慧的記憶從一座書店開始,從那兒向南眺望,視線越過玫瑰園與紅樹叢生的濕地,便是海灣。無數(shù)夜深寂靜時,潮聲如訴、如慕。
書店被一堵水泥墻一分為二:閱讀區(qū)臨街,二十余年、漸起的一幕幕玻璃與LED組成的現(xiàn)代巨浪撲面而來,而工程圍擋則作堤,數(shù)次短暫地庇護著它。供人談天論地的咖啡廳面海,玫瑰園不算低矮的灌木又幽蔽著它。
知慧的身影穿梭其中,從陳列偶有落塵的唱片的書架,到咖啡廳臨花園的演奏臺,再到春夏之交綻放絢麗的玫瑰園。她常從書架上取下幾張碟,在試聽機上欣賞它們。訪客少時,則在演奏臺上用那支頗具神秘感的提琴獨奏幾曲巴赫或勃拉姆斯。
那把提琴很特別,是知慧七歲時的生日禮物,令她愛不釋手。而那把琴更是與她產(chǎn)生了命運般的共鳴。在這一方浮躁的無冬海濱,在咖啡廳里圍繞她與她鐘愛的古典樂的討論里,從來只有“優(yōu)雅”與“矜貴”等符合來客渴求的符合價格品質與階層體驗的乏趣形容,卻從未一窺音符里個中樸質堅毅與舒柔氐惆的韻律表達。
知慧有她的堅持。就像在她每天演奏前拭弦的松香,千百年后是否會成為凝固那些原創(chuàng)性與革新性的琥珀?在面貌“落伍”的書店的咖啡廳,在她演奏興起時與曲譜的共舞與對話中,映著光的浮零花粉見證了這些黃金般的時光——與專屬它的伴奏。于是,時間的裂隙與錯差便沿著樂譜五線展開,似諸多時空里的知慧此刻共鳴此處,同會一曲交響樂、自成一堂獨奏團。一如晴朗時,她的紅裙似乎早與薔薇的盛放渾然一體。
來往者不無好奇知慧是何許人也。她是咖啡廳的樂手,亦是玫瑰園的薔薇,還是連結你我未卻心愿,再見故事里千萬容顏的,莊重、悠揚、詼諧、思郁的序曲?
書店是頑固矗立在時代浪潮下的礁石,無數(shù)浪花拍打其發(fā)出聲響:如若轟鳴的打鉆機聲、擾人的車輛鳴笛、列車剎車的刺耳摩擦與電子元器件無情的相振,是當下生活圖景里必需的樂章,不如隨知慧一起越過灰墻,于獨奏團中尋聽一段久別重逢的旋律,在玫瑰園里拾得一朵一見如故的芬芳。
覓我知音,候君慧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