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江南之水鄉(xiāng)紹興

纏綿在江南的一簾秋夢,徘徊在江南的墨瓦白墻,記一段三味書屋的往事,書一段沈家園里的癡纏,憶一段蘭亭集序的乾坤,勾勒出的,便是那一抹流連在水鄉(xiāng)的清歡。
——題記
時(shí)值深秋,當(dāng)飛機(jī)降落的轟鳴消失的時(shí)候,我感受到,離我夢中的記憶越來越近了,不由多遐,便于次日清早,踏上了由古都杭州去往水鄉(xiāng)紹興的車程。
紹興距離杭州不遠(yuǎn),是江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城之一,也是江南人杰地靈的有力見證和象征,也許以我一個(gè)外來旅人的視野,看哪里都有新奇,看哪里也都膚淺,也因時(shí)間的倉促,終是無法將江南美景盡述,終是無力將江南情懷抒盡吧。
魯迅先生故里是我此行的第一處,輕步走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青石板上,仿佛依稀看到一個(gè)年幼的孩子為了給父親抓藥而來遲了學(xué)堂,然后,他在課桌上默默地刻下那個(gè)“早”字;那院落里的何首烏藤和木蓮藤,仿佛聽見長媽媽娓娓講述那美女蛇的故事;仿佛看見那聰慧伶俐的少年終成為一代文豪大家,以筆作槍,那犀利的文警醒著中華大地;又仿佛看見一位先生,身著藍(lán)布長褂,兩指夾著煙卷,在深邃的庭院里立著,慈祥地微笑。踱步出來,見門外一桿棋子,上書“咸亨”二字,不覺想起那身穿長褂,站著喝酒的孔乙己,便不自覺地掏出錢來買了一包茴香豆,不知能否品味出孔乙己的落魄、卑微和心酸呢?
告別了魯迅故里,我便來到了千百回魂縈夢牽的沈園,這座看似普普通通的小園子,卻承載了太多的離愁。走在沈園里的小徑,步履間尤其的躊躇沉重,難道這里一草一木,都記述了那段凄美的絕戀?難道這里的一水一石,都氤氳了千年的相思?那蒼涼亙古的石壁,刻下的是兩顆心的絕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cuò)!錯(cuò)!錯(cuò)!
春如舊,人空廋,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fēng)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dú)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青蓮碧波存,墻柳仍依舊。不見去年人,欲語淚難休。時(shí)隔千百年,走在沈園的亭臺(tái)、小徑、荷池,似乎還可聽見唐婉一曲落寞而深情的絲弦,驚了那一樹的桃花輕落,然別離處,總是清淚亂了紅妝,傷心時(shí),總有寒霜凝了思量,最終,此情卻是難托,那陳年的女兒紅,再也喚不回經(jīng)年的誓言,再也醉不去今時(shí)的凝噎,罷了,罷了,一人心事,幾人懂得?就隨了那一池的秋水,褪去舊時(shí)顏色,別問情深,也別言不舍。
可嘆時(shí)光短淺,我欲徘徊流連不去,無奈催聲頻急,只有匆匆一會(huì),又做匆匆一別。然心中感慨千回,卻始終無法落定。
離了沈園,便是東湖了,其雖不如西子湖那般名揚(yáng)四海,但乘著烏篷船泛于清澈見底的湖面,穿梭于仙桃洞、喇叭洞的回音繞耳,一線洞天,眼觀四面雄渾的崖壁,卻是一番別樣的愜意。此間,將心靈慢慢地放空,醉心于湖光瀲滟、石橋靜立的畫面,塵世間的喧囂,便都被那秋的微風(fēng),漸漸吹散了去。
此行終點(diǎn),便是王羲之醉中寫下千古遺篇的《蘭亭集序》的蘭亭了,蘭亭,本為越王勾踐在此種植蘭花而得名,后因王羲之一醉成文,而聞名遐邇。傳聞蘭亭集序深得唐高宗傾慕,曾言要以之陪葬,如今,那名揚(yáng)天下的蘭亭集序是否真的隨了高宗皇帝而去,亦或流落在天涯海角的一處紅塵,卻已然成了一個(gè)謎題,作為后人的我們,只能在此處蘭亭,敬仰著飄遠(yuǎn)的詩書才華,逝去的風(fēng)流人物。
蕭蕭葉落去,荏苒幾更替。燕歌醉幾何,蘭香涉畔溪。不見故人篇,唯有長亭憶。
蘭亭所留下的,是康熙爺?shù)挠H筆石碑,是王獻(xiàn)之的那個(gè)“太”字,也是竹林間孱孱溪流,是鐫刻在亭臺(tái)的滄桑如故。
憑然回首望,只嘆易時(shí)光。在紹興的一天,雖是短暫,然心間卻已積下太多的感嘆,太多的滋味,也正是由于這許多的滋味,才猶覺短暫,離去之后,亦不知是真是幻,也許紹興本就是一夢,夢里的水鄉(xiāng),旖旎在凡塵的宣窗,雕鏤成如蓮的相思,眷戀在心,不忍揮去。
逍遙劍客/文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0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