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文字的思考

昨天和朋友談?wù)摿艘幌翽oet and Suicide【詩人和自殺】這個迷一樣的話題,感嘆于如此多的詩人或者文壇泰斗最終都選擇commit suicide(自殺)這種方式結(jié)束其燦爛多感而又凄美悲涼的一生。當(dāng)靈魂與自己漸行漸遠(yuǎn),而這種執(zhí)著的孤寂是無法承受與背棄時,或許離去,才是烏托邦的歸宿。
一夜輾轉(zhuǎn),腦海里越發(fā)的對此深刻和思考,到欲罷不能。由此,我從未有過的談一談自己對于文字的思考,不敢妄談文學(xué),在自己淺薄的認(rèn)知里,我已經(jīng)是匍匐的,而山的那邊,我懷著的莫不以敬畏。
文字,是帶著悲情色彩的最偉大的藝術(shù)。因?yàn)橹挥薪?jīng)歷苦難與挫折,在追求理想與堅持生命的過程中才能提煉出偉大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在文字中充滿緬懷與記憶,即使她展現(xiàn)的是最甜蜜的愛情,最喜悅的成功,但刻畫故事的文字,永遠(yuǎn)是黑色。
“當(dāng)我步入?yún)擦?,因?yàn)槲蚁M?a target="_blank">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dāng)我生命終結(jié),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從未活過”(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這段話出自美國作家Thoreau(梭羅)的《瓦爾登湖》。
文字,是一個人沉湎于此充滿希望和孤獨(dú)的意義。梭羅還有一句話叫“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背龄嫌诖说娜?,妄圖打破這種平靜的絕望,而不得不把自己從現(xiàn)實(shí)中剝離出來,這是一條矛盾荊棘的道路,路旁開滿了用鮮血染色的玫瑰花,那樣艷麗卻又凋零。你可以妄想背棄整個世界,卻很難做到真正的遺棄自己;真正沉湎于此的人,唯有孤獨(dú)的前行,以達(dá)到理想的精神世界,他們生命的意義就在于面對永恒或者永恒的反面。所以,大多數(shù)人還是在平靜的絕望中度過。其實(shí),于我來說文字是自己的,而生活中我是這個世界的。我在生命中顛簸,感受著一切發(fā)生的事情,匍匐也好,高大也好,平靜的生存下去,是我追求的意義。突然間冒出這樣一個想法,追求于此的人他們不是生而知之的,沒有人會知道未來的命運(yùn),而你,可能成為任何一個人。
文字,是對世界與自身的矛盾和思考??ǚ蚩ā厄T桶者》里的“人與世界的不可通融性”便是一次發(fā)生在想象里的失敗交涉。有時候?qū)τ谖襾碚f,在寫文字的同時也是一種斗爭和折磨,我所表達(dá)出來的,往往不是心里所想的。出現(xiàn)這種矛盾,我一開始?xì)w咎于自己對文字的駕馭力不夠,可越是深入的去探索,我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背離自己的初衷。這種現(xiàn)象讓我驚懼又無可奈何,我不能阻止自己思考,那么我也就不能阻止自己矛盾。曾經(jīng)幼稚的想離開這個自己建造的烏托邦之夢,最后發(fā)現(xiàn),那也不過是生命讓我在短暫的混沌中停留,撥開迷霧,又是一個新的世界等待我去探尋。這或許就是人對世界的認(rèn)知,乃至對自己的認(rèn)知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最后,做一個總結(jié),我欣賞文字的品質(zhì)以及她精神的價值,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她是永遠(yuǎn)閃耀在天啟的極星。但我不希望做一個詩人那樣的人,也不追求去如何凝聚偉大的文字,我希望生活在自然,寧靜,平和,充滿關(guān)愛,充滿理解的世界里,而不是一個人的烏托邦。
這就是我對文字的思考。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0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