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語.踽語

印象里是很久沒有下過雨了。早晨起床時,發(fā)覺天光仍是暗昏昏的,倒象是小時過年起早了的樣子,但時間上是該亮了的。出門時零星的雨點打在頭上,才發(fā)現(xiàn)地已是濕的。然而一瞬時竟又停了。令人憾恨的很。
傍晚時又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來,這一下直到深夜。臥下時隔著重門,也能間或聽到一兩聲滴響,想起“枕邊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的句子,這次第,何等相似。所幸,此時枕邊無淚,只聽階雨也罷了。
只是如今這“聽”也不易聽了呢。住在樓房,似離了自然十萬八千里,雖然后來選了帶院的房子,也種了花木,但最挨近的卻是底層的車庫,要賞花不能隨手拈來,每每要轉(zhuǎn)過數(shù)道樓梯,開了重門從樓上下來,等到千回百折的來至花前,興致早落了千丈。最最可惜的是聽不見雨的聲音。原來的家中,看得見雨敲在對面房頂,在眼前的地上開花,聽得見風(fēng)吹樹葉,冷雨敲窗,每逢有雨,細(xì)細(xì)密密,仿佛整個世界都是雨聲。而如今雨敲在房頂,是隔了數(shù)層樓的別人的房頂,敲在地下,又是隔了車庫層的二樓地下。院里的花木,縱在雨中,也隔重門,遙不可聞。若是有落地的玻璃窗,或還可看到“無聲的雨”,偏偏又不是。因此常覺似離了盆的幼弱花草,不得地氣雨露,漸要枯萎。
少時平房里住的時候,每每祈禱,快些搬進樓房。如今卻求一靜謐自然之居不得。我們常常這樣,小時盼長大,覺得長大后一切都好了,結(jié)果長大后反不若少小無憂;盼工作,覺得工作后方可萬事不求人,事實上常常困難重重,無路可走;盼房子,盼有錢……我們總是這樣盼望著、追逐著。盼望著,年復(fù)一年,韶華老去,擁有的東西多了,卻發(fā)現(xiàn)丟失了更多,撿到無數(shù)如同塵埃的芝麻,而眼看著新鮮的西瓜腐爛,日子多了,把人翻拆一下,里子都長了厚厚的霉。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無數(shù)自以為是的愿望嗎?這些愿望遲早會被自己推翻。錢嗎?買不來健康、喜悅。安心!我們需要安心。安貧樂道,心地純真。安于生活給予的,心情舒解,無掛無礙。
如果這樣,就好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果能這樣,就好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