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何為可為?

善惡,該為哪?眾口定稱這個議題,有些滑稽,可笑,當然是善可為,惡不可了。
說說一個事吧!一日,聽聞一八歲孩童,在滂沱大雨之際,獨自撐傘回家,路遇一中年婦女,打扮平常,態(tài)度和藹,問孩童,因大雨困此,能否撐傘相送之火車站?孩童善良習性頗濃,又因耳濡目染了些理念,如人須做好事,當好人,助人為樂,又想著撐傘送人過后,定能獲一片贊譽,于是竊喜不已,欣然答應,送至火車站,而后結果呢!這個孩童從此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善可為?這悲劇,無一不驚醒我們,善不可為。常常終成禍。
但若,孩童送人后,平安歸來,而后廣而告之,望能搏一片稱譽。諸位如何反應?怕是多數(shù)認為這孩童撿回一條命;或說,老實,傻。倘使身為家長,面對孩童一臉稚嫩,定也是一頓好罵,三申五令,責備不已,要其發(fā)誓不再為善事。
善可為?孩童得了教訓后,留下陰影,怕是難為善了。
再來說說耳聞之事。(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一日,兩宿友甲、乙引發(fā)口角,互相發(fā)狠稱惡,而后,大度不足,生性有些膽怯的甲,忍氣吞聲了,但卻不甘,而后,趁乙不備,便往其口盅吐了一口痰,以泄心中憤懣。歸咎起來,應為小惡吧。有人還會認為這無傷大雅。
小惡可為嗎?又不是殺人越貨,搶劫綁架,罪惡滔天之大惡,睜眼閉眼也能忍受。
兩件事,作之比較。發(fā)現(xiàn)一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相佐的事實,便是,善小不可為,惡小又可妨。
如此一來,便叫人糊涂了??谥兴耘c所做之時,卻截然相反了。當然,這不過是截取兩個小片段,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其中還牽扯許多問題,如做善事,要量力而行;再者,防人之心不可無等等,但就事論事,怕現(xiàn)實往往是如此吧!
關于善惡,何為?
我們的老祖宗,早都經(jīng)歷過了,也早都給了我們答案了。而這答案不是其他,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它驚醒我們,世事正是如此,往往都是善小而不敢為,怕為,不愿為;惡小而敢為,愿為。所以,才有了這句看似渺小,卻發(fā)人深省的語言,來勸勉世人多多行善,讓這個塵世,多點溫情,多點正能量。
真是用心良苦,我輩當謹記謹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