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洋農(nóng)場種棉花
在我們青春燃燒的那個年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棉布統(tǒng)一配給,每人每年僅僅配給一丈六尺布票,半斤棉花票。社會物質(zhì)極度匱乏。
棉花關(guān)系國計民生,而蘇北農(nóng)場的氣侯、土質(zhì)適合種植棉花。剛?cè)マr(nóng)場那年,我們種植棉花。
記得七月盛夏,棉花半人高了,相繼綻放花蕾。早上開花呈淡黃色,上午變深黃,下午再變粉紅色,乳白色……一天要變好幾種顏色,花型也很好看。老遠望去,像是花枝招展的姑娘,不斷綻放著幸福的微笑,人見人愛,漂亮極了。
當花朵漸漸謝落,呈現(xiàn)出碧綠的棉桃,棉桃長到雞蛋大時。棉鈴蟲開始肆虐,大量啃食棉桃。一場滅殺棉鈴蟲,蟲口奪棉的戰(zhàn)斗打響了。
記得頭一年夏季最苦的農(nóng)活要數(shù)治蟲了。與蟲斗,與烈日斗,與劇毒農(nóng)藥斗。白天赤焰張?zhí)欤?0多度高溫,兩人合抬一桶用“1059”、“1605”劇毒農(nóng)藥,用壓縮噴霧器噴曬治蟲。農(nóng)藥毒性很高,將蛇、青蛙往農(nóng)藥瓶口里一熏,就馬上昏死過去。但棉鈴蟲的抗藥性反倒越治越強。無奈之舉,只有加大藥量濃度,增大毒性,提高殺傷力,才能確保治蟲效果。
棉田治蟲,通常是前面一人左右手各拿噴頭,負責操作噴霧器噴灑農(nóng)藥,后面一人不停地藥水桶里為噴霧器打氣增壓。邊走邊噴,速度與平時散步仿佛。農(nóng)場的條田通常寬100米,長1000米,一個來回要走2000米,至少花半小時。烈日當頭,農(nóng)藥熏蒸,每天在棉田里要走十多個來回,一個滅蟲季節(jié)天天如此。(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男生通常上穿汗背心,下穿田徑褲,汗水、藥水弄得渾身濕透,一天中濕了曬干,干了又濕。不知多少回!
女生身材較矮的,棉花與胸齊高。一個來回,就象從河里撈出來似的,渾身濕漉漉的。所以,大家都用塑料薄膜攔腰圍起來,扎在腰部,起到防水作用。有的女知青為了趕進度,例假來了也不休息;為了行走方便,又不圍塑料薄膜,不顧一切,拼命干活。有時走到襠部出現(xiàn)“開花”現(xiàn)象,曝露了隱私還不知道。直到對面擦肩走過的女知青發(fā)現(xiàn)后,悄悄一句:“看你‘大姨媽’來了,你還不知道!”把女知青嗆個臉紅耳赤。
盛夏的男孩就放肆多了, 有時突擊加班到入夜收工。勞動之余,脫下濕透的衣褲鞋子,光著屁股,哼著小調(diào),卟通卟通跳下河。一番清洗后,頭腦清醒了許多,舒著大氣,捧起咸澀的河水往嘴里灌幾口,什么農(nóng)藥有毒有害,早已全然不顧。月光下的排河水,閃爍著粼粼波光,靜靜地洗刷著我們勞累的身體,帶著農(nóng)藥味慢慢向下游流淌。
記得那會,農(nóng)場田野的夜,靜得令人毛骨悚然。連隊的營房在漆黑中無聲地沉睡著,烏壓壓的防風林和霧漫漫的棉田里,傳來幾聲受驚的野鳥的鳴叫聲,劃破了萬籟俱寂的夜空。此時的我們,正盡情仰望星空,斜躺在河岸斜坡上,享受炎夏夜風的涼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5064/
在新洋農(nóng)場種棉花的評論 (共 6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當花朵漸漸謝落,呈現(xiàn)出碧綠的棉桃,棉桃長到雞蛋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