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我們這一帶的農(nóng)村,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枯燥而單調(diào)。但一到農(nóng)閑就兩樣了,生產(chǎn)隊里往往會請來說評書的、唱揚琴戲的、唱大鼓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熱熱鬧鬧一氣兒就月余兩月。
書場隨處可設(shè),只需一塊不要太大的空地或者場院,最好是在當(dāng)街的某棵大樹下。我家附近就有棵兩個大人都摟不過來的大椿樹,那棵椿樹下自然是我們隊里的首選書場。天剛稍黑,搬來一張案板,一條長凳,提來一暖瓶開水,竹板那個一打啊,大鼓那個一敲啊,二胡那個一拉啊,開戲了。人們就陸陸續(xù)續(xù)的圍攏來了。
為了等人,正戲之前總要先來個小段子,無非是些憨子相親之類的笑話博大家一樂。因為那時較為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葷段子是絕對不會講的。
最靠近說書人的地方,擠擠軋軋的坐的都是孩子。他們沒正經(jīng)事做,又都愛湊熱鬧,一吃過晚飯甚至不等吃晚飯就上了“市”了,極個別的有心的孩子還會拿棍棒在黃金地段畫圈圈搞“圈地運動”。至于座位,那是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的。夏收之后那段農(nóng)閑時光,一律的小涼席,可坐可臥,既輕便又方便。到了秋收之后乃至入冬之后,坐具可就五花八門了:有從家里搬來小板凳或者馬扎子、木墩子的;有在就近的稻草垛上隨手拽來兩三把稻草墊在屁股底下的;更有圖省事的就地找一塊半頭磚,也不管干凈舒適與否,把屁股往上一派,雙腿一盤,聽?wèi)颍?/p>
評書的內(nèi)容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著的。起先幾年聽的都是打鬼子的,像什么《烈火金剛》《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等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雙槍李向陽的百發(fā)百中的神功,說書人手拿竹板一比畫,那竹板就變成了李向陽的盒子槍,說書人拿“槍”對著坐在前面的那群孩子大喝一聲:“看我李向陽的神槍!你給我向后轉(zhuǎn)——我打你的眼!你給我向后退——我打你的嘴!你給我向后爬——我打你的牙!你給我向后看……哇呀呀——我打你的蛋?。ㄟ@可能是最黃的一句詞兒了)”那板就“啪”的一個脆響,臭小子們就嚇得“嗷”一聲叫,向后趔著身子,兩手則緊緊的捂住襠部。到后來開始聽古書,像《月唐》、《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海公案》、《劉公案》、《三俠五義》、《小五義》、《興唐傳》、《岳飛傳》……多了去了。盡管開始聽不太懂,后來聽的遍數(shù)一多,很多情節(jié)就爛熟在心了。真心佩服的大才子、大英雄的倜儻風(fēng)流、英雄壯舉更是如數(shù)家珍。比如太白金星下凡的詩仙李白在朝堂上醉草蠻書讓楊貴妃磨墨,讓高力士脫靴;混世魔王程咬金三板斧搞定瓦崗寨;錦毛鼠白玉堂白五爺單挑御貓展南俠大鬧開封府;虎將高寵槍挑十一輛鐵滑車……無不令人蕩氣回腸,大呼過癮。
聽?wèi)虻闹黧w還是大人。相比較而言,男人普遍比女人先到場,因為女人要等家里的老老少少都吃過了晚飯,把鍋碗洗刷干凈,再把刷鍋水燒的半溫不熱,燙了豬食,再喂上豬,之后才算畢業(yè)。所以,每次等女人到了書場,那書早就說了半回一回的了。但女人們不在乎,她們根本不是來聽書的,她們也根本不關(guān)心什么忠孝死節(jié)、春秋大義。她們最關(guān)心的是誰家的狗又下了一窩崽;誰家的雞剛剛孵了一窩小秋雞;誰家的羊羔子天生的沒尾巴;誰家的小姑子不知為啥跳了兩回井;誰家婆婆的小尖腳那是臭的“啊呸”……女人們一邊拉新聞,一邊不忘摸黑納鞋底,說到興頭上總有一個兩個的忘了今夕何夕、身在何方,放肆的哈哈哈哈幾聲,就聽見隊長或者生產(chǎn)隊會計站起來對著女人喊:“再擾亂就扣工分啦!”女人們聽見扣工分就趕緊閉了嘴,專心的納一陣子鞋。男人們聽書比女人用心得多。他們總是坐最外圈,里邊的好地方不約而同的給女人們留著。他們一邊歪著頭聽書,一邊掏出旱煙袋,在煙鍋里裝上煙葉(也有抽豆葉、蓖麻葉、紅薯葉的),拿火柴點燃了,那紅紅的煙火就一明一滅的較有規(guī)律變化著,幾聲咳嗽之后,跟著“噗”一口痰吐出,鼻孔里哼幾聲不知什么小調(diào),眼一瞇,繼續(xù)聽書。一場書聽下來,銅煙鍋都幾乎給煙火燒紅了。男人聽書很少在書場討論交流心得,他們最喜歡在聽書的第二天熱烈的討論頭一天的人物、情節(jié),末了也總不無遺憾的說:“你看,偏偏節(jié)骨眼上,下回分解啦!”女人歷來不敢和男人談?wù)撨@些,如果哪位昏了頭或是吃錯了藥,吃飯的當(dāng)口不知深淺的問男人一句誰誰誰誰是好人還是壞人啊,那男人就會當(dāng)即把飯碗往案板上一撴或者是將筷子一摔,眼珠子瞪得鼓鼓的,喝一聲:“滾!”女人就嚇得端了飯碗屁顛屁顛的跑門外去,一邊跑還忘不了還一句:“熊樣!”(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八十年代初,這說書的、唱戲的說好了似的再不見蹤影,偶爾在鄉(xiāng)間的小集上碰見一兩回,那場面也遠不能和前兩年相提并論。再稍后,唱梆子戲的小窩班在鄉(xiāng)間遍地開花,說評書、唱揚琴大鼓的就更難得一見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