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的筆下再也沒有2014
后來,我的筆下再也沒有2014,后來,我的青春在滇沛流離中漸行漸遠。
聽劉若英的《后來》,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在年初的念想里,我就是哼著巜后來》,寫下的巜有些往事很山楂樹》
用一首歌給2014做一個簡單的小結(jié),有些意猶未盡,又有些心有不甘,太多的不舍化作了夕陽下的炊煙,裊裊升起又裊裊散盡。
面朝大海,終究沒有盼來期待的春暖花開,葉黃草枯,月下獨酌,對影成三人還是不堪了風霜的寂寞。酒是冷的,心是暖的,2014像霧像雨又像風。
“光陰”兩個字,字字有若千斤,習慣了信馬由韁的我竟然久久無從下筆,低眉信手,2014一如既往的重復(fù)著那些平淡的橋段,沒有看到最后的西嶺飛雪,才知道2014的冬天是不下雪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一個人,孤獨了一座城。一座城,遺忘了一個人。
說好不到成都的,又有些難以割舍成都的時光,聽著那首叫做《后來》的歌,心情簡單得像一杯溫暖的奶茶,九眼橋沒有九個眼,望江樓望的只不過是一條河,走過沒有至今沒有接通的2.5環(huán),誰還有心情倚窗望月?
在光陰的重疊里,在課本的繾綣如畫里,“兩只兩鸝鳴翠柳”成了久遠的故事,沒有了西嶺千秋雪,花溪畔依舊短笛橫吹,那些散亂的音符吹動了成都那些道不清楚的夜語。
最后時光和成都一樣冷,我獨自數(shù)著掠過心頭的片片飛雪。
巫昌友曾經(jīng)說過,好的文字是可以生香的,深邃的思念是有些難以名狀的。
2014的歲末,我習慣了在熟悉的歌聲里安撫自己的滿腹愁悵,即使在月下邊走邊唱,也抖落不了內(nèi)心深處的塵埃,經(jīng)歷過聚散離合的后來,我依然沒有學會如何去愛。
想念一個人,從春天走到了冬天,有些時候緣分只有一個冬天的距離。
簡陽到成都,一段并不遙遠的距離卻穿越了我365天的風霜。落魂橋到九眼橋,一直沒有出現(xiàn)童話般的斷橋殘雪。
在年終說起最初的夢想顯然是有些不合適宜的,絳溪河依舊如山巒般跌宕起伏,景美如畫,早已人去樓空,看得著卻再也摸不倒。
巫昌友曾經(jīng)說過,青春是不堪百度的,既使閉月羞花,倒下是也不過是香消玉隕的累累白骨。
我汗顏于如此辣手摧花的比喻,卻又不得不正視這個話丑禮端的現(xiàn)實,光陰如水逝去,又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拾?
對鏡貼花黃,愉悅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容顏,更是一種青春的感覺。
再次聽劉若英的巜后來》,那些觸手可及的歌詞在2014最后的光陰里靜靜流淌,后來,也許我們已經(jīng)改變了最初的模樣。
歲月靜好,無端的懵懂了年華,一任青絲變白發(fā),淡淡的失落,淡淡的回味,淡淡的成長。
劉若英的歌聲依舊,那杯奶茶卻漸漸冷卻了,夢里的劉若英也在現(xiàn)實中悄然老去,青春是需要祭奠的,盡管不堪,盡管不舍,盡管有些拖泥帶水……
一首老歌總是可以溫暖過往,一些文字總是可以寂寞愁腸,百度巫昌友的文字,難免有些小小的興奮,一年的筆耕在有意無意間竟成了一花獨放的無心插柳。
都說光陰是艘靠不了岸的船,再細膩的文字都留不住2014匆匆的腳步,回首那些最初的時光,冷意中,春天的地鐵已經(jīng)緩緩駛來。
【作者春天的地鐵,原名巫昌友,四川簡陽人】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9171/
后來,我的筆下再也沒有2014的評論 (共 15 條)
- 纖纖柳絮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并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