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讓心靈遠行
讀書可以領略作者傳奇的歷程和浪漫的抒情,可以貼近他們的心靈體驗他們的人生,融入其中,可以與其一同呼吸,一起歌唱。
讀書可以讓心靈得到遠行,我有過幾次遠行的經(jīng)歷,去過洛陽領略過龍門石窟沉重的歷史風韻,也曾爬過華山目睹過神奇秀麗的自然風景,還曾到過上??匆娺^繁華璀璨的人類建筑,曾經(jīng)跟隨單位去過很多景點,瀏覽過很多名勝古跡,見識了外面的好山好水和美麗的景色?;貋碇罂偢杏X不如別人書中描述的精彩、真實。品味他人書寫的旅游經(jīng)歷,仍讓我的心跟著不停地跳動,想把沒有用足跡去過的地方,在書中用心靈去體味,去遠行。
我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籍,喜歡讓心靈在時空中穿梭,不僅可以感受朝代的更迭,感觸歷史人物的精彩人生。更希望與他們有心靈上的碰撞,精神上的共鳴。
《 論語》是一本經(jīng)典之作,更是我的獨愛。讀《論語》讓人幻想在茫茫古國,悠悠舊都,自由行走的心靈在歷史的風雪得到洗禮,跟隨夫子們的精神與人格執(zhí)著著前行。但我卻不敢靠近他們,在他們偉岸的身軀旁,我顯得特別渺小,只好站在三尺之外,去聆聽他們激蕩人心的聲音。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高呼。他的呼喊深深吸引我的腳步,并牢牢鎖住我的靈魂,讓我長久地站在他的面前,聆聽他的教誨?!坝信笞赃h方來,不易悅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而學之,擇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一生奔波于諸侯各國,傳播他的主張,雖然他的好多主張當時沒有得到實現(xiàn),但他仍積極奔走,讓“仁政”的思想遠播他國。孔子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他的三千學生,而且影響了后世的萬代人們;不僅影響當代的社會,而且影響了后來不斷更替的社會。(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還喜歡讀詩歌,詩歌給人一種情懷,或浪漫、或灑脫、或悲憤、、、、、喜歡在詩人的情懷中馳騁,這樣可以讓心靈得到不同的灌溉?!氨淘铺欤S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這種境地是我特別喜歡的,喜歡在這樣的書海中領略自然的美景。常想跟著李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游山玩水,享受生存與欣賞大自然的快樂;也常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跟陶淵明探討田園隱居生活的樂趣;還曾站在秦皇島的大海邊向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曾感慨過“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的奔沛流離的一生。或許是經(jīng)歷的太多的風雨,才會有《兵車行》、《三史》、《三別》的精品作品的問世、流芳。
曾感慨過“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坎坷的感情經(jīng)歷?;蛟S是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才有那對愛情的執(zhí)著,對愛理解的深沉。
時代在進步,心靈在不斷行走,現(xiàn)代的各種各樣的文章又深深的吸引著我,但杰出散文家的散文總會給我?guī)砬逍碌目諝?,帶來心靈的放松。
有人說過杰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yōu)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zhì)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為的散文語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nèi)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云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
讀不同的散文體味不同的語言風格,就好像跟不同的人在交流,得到的體味會更加深刻。
特別喜歡在閑暇時光,靜坐在窗前,品著茶,讀朱自清的文章。他的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語言簡潔質(zhì)樸,自然流暢,寥寥數(shù)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尤其是他的《荷塘月色》會讓你從沒有見過荷花的人也會從感知世界中勾勒出一個美麗的池塘荷花景。
喜歡爬長城,喜歡站在歷史的身上,讓心靈在過往中凝思、沉淀。然后再讀余秋雨的散文,你會在《都江堰》中看到對“長城”的議論,會讓你想象到長城上狼煙四起,民族斗爭的慘烈,想象到中華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曲折歷程,就不難觸摸到作者那顆希望中華民族走出封閉與落后,走向繁榮與強大的赤誠滾燙的心。
讀書讓心靈得以遠行,從古到今,雖然不容易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但我從不在他的世界中掠過。雖然沒有腳步遠行的汗水味道,也不如親自體驗的深刻,但從中都會得到一種收獲,一種汲取他人經(jīng)驗和教訓的收獲,一種欣賞他人心旅歷程感悟的收獲,一種從中凈化心靈的收獲。收獲不論多少,我都視如珍寶。
讀書讓心靈遠行,也是讓自己的人生在遠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