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容顏隨風(fēng)逝,傾世心性萬古傳
前路茫茫,依稀看不見光芒。這一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真的不知所措,迷茫了。。。。
我喜歡在夜幕降臨之際,獨自一人站在家門前的平臺上,看遠方神秘深邃的蒼穹,咫尺天涯的明月,奢望尋
到我心中的答案??墒?,一片沉寂,一片默然,才明白,一切都無計可施,一切都無路可尋。
我想,若選擇了一條路,是否只能像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毫無不甘,不愿可言。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宿命,信仰與追求。
我知道,人之一生,殊為不易。年少的時光如行云流水般美好恬靜,卻又轉(zhuǎn)瞬即逝;又如一顆粲然劃過天際的辰星,短暫的輝煌過后,是一片長久的死寂。我想,一切事情都該看得長遠,從長計議,三思而后行,方得不負此生。
蜉蝣朝生暮死,太陽花朝開夕謝,蟬擠兌數(shù)年于地底,只為數(shù)月的光彩。我不懂,古往今來這有何寓意,也不知,這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玄機,難道只是單純的告誡后人要惜時?要在短暫有限的時間中去完善自我,追求成功,要將有限的生命投入無止境的學(xué)習(xí)中去嗎?難道那蘊涵至深哲理的事物也如這般淺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世人羨慕鳳凰涅槃后的絢麗輝煌,殊不知涅槃時的疼痛與不安并非常人可以理解;世人艷羨嬌媚的花朵,殊不知當(dāng)初脆弱的芽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于是明白看事情要深入,不能只看輝煌燦爛的外表,要細究其內(nèi)在紋理,氣質(zhì)。
這也正如看待一個人,應(yīng)該注重其內(nèi)在氣質(zhì)修養(yǎng),而不只是看待那膚淺的外表。外在俊朗瀟灑,一副好皮囊,但卻沒有一顆至純至善的心,一樣沒有人愛戴;反之,一個人雖然沒有沉魚落雁之貌,一樣可以受萬人敬仰。
外在的光景不過數(shù)十載,終有一日會黯淡消褪。濃妝淡抹到底不如素顏清雅。而內(nèi)在的淡然氣質(zhì)卻會穿越時光而不衰,跨過歷史而不朽。正如宋朝時名動天下的才女李清照,朱淑真二人,詩詞委婉含蓄,細膩雅致,詞風(fēng)詞曲最終流傳千古。但此二人并無傾國傾城之貌,只是有一顆至純至善的心,僅此便使得二人勝過人間無數(shù)妖艷女。反觀薛濤,魚玄機二人,雖說才華橫溢,但世人提及她們多是為那些所謂的風(fēng)流韻事,傾城容顏。誠然,論美貌,李,朱二人比不得薛,魚,論學(xué)識,四人不相上下,伯仲之間,但論成就,后二人便遜色許多了
。是世人不懂得欣賞嗎,審美觀極貧極弱嗎,不然為什么放著閉月羞花的美人兒不去贊揚而去高贊平常姿色的女子。由此可見,內(nèi)在永遠比外在重要,內(nèi)心的淡然,氣質(zhì)的優(yōu)雅,修養(yǎng)的高深,會決定人的一生。
孔子有言,食色,性也。的確,每個人都喜歡漂亮的人,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有傾世容顏。但是,你要明白,轟烈的光華背后是黯然神傷的死寂,與其有一日如此,不如看淡容貌,一心追求古律清韻,圣賢之道,讓內(nèi)心充實,讓境界深遠。
由此可見,外在恍若浮生一夢,曇花一現(xiàn),不可長久。然內(nèi)在氣質(zhì)則不然。越是經(jīng)受時光的摧殘磨洗,就越顯得珍貴絢爛。像是一塊天然的璞玉,一顆蚌中的珍珠,越是磨練,越是美艷。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