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變化妙難窮------記30年通訊工具的變遷
認識電話機,那是小時候在村上大隊部辦公室里跟著父親值班時的事情了。辦公室很簡陋,有一張很陳舊很大很笨戳的辦公桌,桌面上懶的打掃,看上去亂亂騰騰的。其實,如果這張桌子現(xiàn)在還保存著,應該是古董級別的,價值不會過于低廉。比這張辦公桌更講究的是一張長條桌,這張長條桌長度大約四米左右,寬度大致在70厘米。長條桌的桌面刷上去油漆顏色由于年代久遠的原因,記憶不是那么清晰了,漆面已經(jīng)有許多斑片狀剝落而露出的底木,正是由于這底木的木質以及桌子側面雕花的精美做工,回憶起來依稀感覺到這套辦公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據(jù)說是土改時期,村上的哪家財主平分后繳納歸公的家私。然而,那個年代人們對文物收藏沒有什么概念,這套辦公用具最終的去向,最大的可能應該是被村上某個人家當做生火爐的干柴用了。回想起來不免有些許的遺憾。
大隊辦公室由于有這套辦公桌子,顯得很神秘。而當時更讓人感到不同凡響之處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廣播喇叭,屋子外面的四個大喇叭高高聳立在空中,屋內的長條桌上擺放著喇叭的調頻調音和擴音器等裝置。高音喇叭整天播放著樣板戲和中央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jié)目》。也是播放上級通知,傳達宣傳方針政策的工具。緊挨著擴音器擺放著一個手搖式的電話機,作用是用于接收公社或者縣里的通知。由于有這兩個按當時來說算是最高端的電器及其電器所賦予的政治色彩,使得大隊部看上去神秘而嚴肅。
電話機的形狀是一個梯形體,高度約一尺,上面有兩個支撐架,用于支架電話聽筒。電話機的一側有一個小型的搖把兒,是用做撥打電話的,到現(xiàn)在我也沒弄明白搖動多少次,對方就能接收到通話信息。電話機和廣播喇叭的電源是一個高度一尺多,長度半米的笨戳戳的蓄電池。進進出出不同型號的電線凌亂無序交叉連接著。這就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電話機,后來在電視和電影中都見到過這種電話機的道具。有一點兒事情沒有搞明白,雖然經(jīng)常跟著大人去大隊部玩,但從來沒有見到過有誰家從電話機里接打過電話。
同一個時期更長見到的聯(lián)系方法是寫信。誰家有親友從外地郵來了信件,廣播喇叭里會在第一時間播送出去。小時候我就用寫信的方式與在北京的姨媽和天津的姑媽聯(lián)系過。一封信需要八分錢的郵票,貼上后投到大隊上的郵箱里,等過上半月二十天之后,就能收到回信。除了聯(lián)系了親情之外,我感覺另一個大的收獲是鍛煉了寫信水平。
廣播喇叭里播放信件時,偶爾也有電報或者加急電報發(fā)到村子里。電報的使用比較少,多用作緊急事件,其中以誰家親友身體健康方面出現(xiàn)問題時使用最常見。這就是七十年代以前農(nóng)村通訊狀態(tài)了。
八十年代,大多數(shù)機關單位也就辦公室有一兩部電話機。后來開始使用內部電話,僅限于單位內部科室間的聯(lián)絡,與外部不能連接或只能接不能打外部電話。這種裝置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工作上的聯(lián)系非常方便。(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到了八十年代末開始有人使用“大哥大”移動電話,當時使用的人很少,原因是這個看上去像一塊兒磚頭的東西售價至少一萬元以上,接打都收費,費用至少在四角錢以上。使用起來信號也不是很暢通,有時需要登到房頂上才可以接聽成功。但是,你可不能小看這個形狀性能都不靠譜的東西,它可是身份的重要象征,不是普通百姓買的起的。更重要的意義是它代表了無線移動通話時代的開啟,意義非凡。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種叫做“BB機”的傳呼機曾經(jīng)風靡一時。有人傳呼時,儀器上用漢字顯示出呼叫時間,地點,內容以及呼叫號碼,類似于現(xiàn)在的手機短信功能。別在腰間,一有傳呼,馬上發(fā)出D,D,D,的呼叫聲,起初人們聽到這種聲音感覺時尚新穎好奇,后來,開會,上課,不斷的有這種呼叫聲音出現(xiàn),影響了工作和學習,聽到后往往被人投去鄙夷的目光。為時不長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九十年代開始,固定電話安裝進入家庭。電信局給匹配一個端口,申請一個喜歡的固話號碼,電話裝在家里的興奮勁一點兒也不比買一臺彩色電視機或者一輛轎車遜色。開始的時候沒有幾個人打來電話,守著電話機看著,隨著時間的延長,電話逐漸來的多了。
無線移動手機的普及,也已經(jīng)將近二十年了。它綜合了通話和短信功能,可移動接聽撥打,是通訊領域的劃時代標志。電話費的計算是市內,長途加漫游,接打都要錢,當時有個計算公式,現(xiàn)在也記不清楚了。剛開始的時候僅僅移動一家公司提供業(yè)務,本地通,全球通,小靈通,神州行我看行等等,后來有了聯(lián)通與電信,話費也隨著這些競爭企業(yè)的出現(xiàn),逐漸減少了許多并改成單向收費,免除來電顯示計費以及月租費等等諸多不合理霸王條款。手機以國外品牌居多,尤其是飛利浦,三星,摩托羅拉等國外名牌產(chǎn)品,大有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國內早期手機品牌確實不盡如人意,表現(xiàn)在通話質量,帶機時間,手機故障上等許多方面。作者本人第一款手機,算是出于愛國吧,買的就是一款國產(chǎn)品牌,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報廢了,維修服務跟不上,不能退換,心疼那兩千來塊錢啊!
手機的款式由直板兒到翻蓋兒,又由翻蓋兒到直板兒,不時的變換著。什么音樂提示,和炫音樂彩鈴,彩信等諸多功能不斷開發(fā)。大概維持了十年之久沒有突出變化。近幾年的智能手機,把電腦的很多功能移接到了手機上,內存系統(tǒng)升級,流量開通,路由器Wifi系統(tǒng)應用,大大改變了手機的使用空間。其速度堪比筆記本電腦。筆者打字寫短文都是在手機空間日志里完成的,隨時隨地的可以操作。聽音樂,玩游戲,買彩票,看視頻,下載電影等等幾近無所不能。值得一提的是,國產(chǎn)手機品牌的質量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少客戶選用國產(chǎn)手機,并且早已打入國際市場。手機的價格沒有因為性能的跨越提高而上升,反而是各家產(chǎn)銷商竟相打起了價格戰(zhàn)。無論從產(chǎn)品性能,款式,價格,服務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明顯的變革,為普及手機以及手機的更新?lián)Q代鋪平了道路。
計算機網(wǎng)絡時代是人類歷史的一次技術革命,計算機,網(wǎng)絡與手機的聯(lián)姻,無異于給手機通訊插上了翅膀。留言,微信語音等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方式把你我他相互的連結在了一起。
如今,無論城市與鄉(xiāng)村,手機早已經(jīng)成了人們離不開的必需品。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短信拜年,電話報價,空間游戲,不勝枚舉的信息技術進步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從知之甚少到熟練掌握,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人改變了,社會也就改變了,國家發(fā)展了,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這些年,我已經(jīng)使用過不少款式的手機了。不是跟風,所以也就沒有買過什么蘋果4蘋果5之類的國外大品牌。相反,十余款手機當中三次選用了國產(chǎn)品牌,其中有一款國產(chǎn)手機使用了四年之久,是我所用過的手機品牌里時間最長的一款。
跟隨時代步伐,保持平常心消費。不能盲目跟風。享受科技成果給人們帶來的新式生活無可厚非,但必須是量力而行。最近看到的幾個報道案例,說是有人為了買上一款唉奉5s,不惜不良手段獲取,這些做法就背離了科技給人類帶來幸福美好的宗旨,實不可取了。我本人使用的就是一款3G業(yè)務的國產(chǎn)品牌智能機,四核內存,大屏,打字上網(wǎng)速度非??旖荩c其它品牌沒有差異,甚至某些性能略勝一籌。
信息需求從古代的時候就非常必要,常言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人們用鴻雁傳情,快馬捎書,飛鴿遞信。幾十年間,人們的通訊手段從老式電話機,電報到現(xiàn)在的3G4G智能手機,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在不斷的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人們也在盡情的享受著科技成果帶來的美好生活。那么,未來幾年幾十年后的通訊又是什么樣的?很難想象,但有一點是必然的,只能越來越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2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