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
敢,代表勇氣與膽量,是人必備的品質。如果一個人畏首畏尾的,必定什么事情也辦不好。
改革的開放的時候,鄧小平的一個重大決定,把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今日繁華,夜夜笙歌的深圳。那群國企職員紛紛下海經商,一夜暴富??康牟痪褪且粋€敢字嗎?
縱觀歷史有多少名家靠的不就是敢嗎?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 ,敢當皇帝,于是有了宋朝,趙姓也成了百家姓之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包龍圖,不畏權貴,敢于辦案傳為一段古今佳話。如若他們不敢,歷史必要改寫。
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自己當皇帝,那還有東西晉嗎?當然了,不是諸葛不敢,是不想。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那大漢王朝又該何去何從。文天祥,李廣,衛(wèi)青,戚繼光,敢于上戰(zhàn)場殺敵,所以名留青史。
敢是一種審時度勢 ,識時務的表現(xiàn),當機立斷的表現(xiàn)。我們不妨拿杜聿明與孫立人做個比較。杜聿明是孫立人的領導,而杜聿明是蔣介石的部下。杜聿明聽從蔣介石的號令,繞道回國。杜聿明本來與美國史迪威將軍不和,而蔣介石要他回國所以名正言順。如果他能審時度勢,放下心中的疙瘩或者是敢于不聽蔣介石的號召,就不會損失白白損失那么多人。如果他敢與敵人作戰(zhàn),也不會中日本人的詭計,不會取道野人山,枉死那么多將士的性命。不敢與日軍決一死戰(zhàn)。我想他知道密支那防守空虛,只有三千日軍守軍的時候,必定腸子都悔青了。如果當時攻打密支那,是有機會攻下來的。就是他的不敢,所以戴安瀾也壯烈殉國。而我們的孫立人將軍呢?知道自己拗不過軍長,所以 自己帶著新38師突出重圍,僅用了十四天就到達印度與史迪威會和,還升官了。又是因為孫立人敢于掏出槍支,所以被印度英軍在邊境接納。如果不是孫立人的敢,也許他們進不了印度,更不可能在蘭姆伽接受特訓,提高戰(zhàn)斗力。
商人缺了敢,就會錯過最佳商機。如果將軍不敢,就難打勝戰(zhàn)。如果清朝的那位皇帝,敢跟慈禧對著干,那百日維新的價值會更高,戊戌四君子也不會慘死。如果我們缺了敢,就會變得懦弱無力。敢是一種能力,一種睿智。(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抗日戰(zhàn)爭中,如果不是我們中國人的敢,我們怎么能打贏日本人?如果不是我們敢于打破封建社會的思想束縛,我們哪有男女平等可言。如果當時魯迅不敢,那么今天那些經典作品就不存在,更不會流傳。也許我們身上缺了一種東西,那就是敢。比如說,梁?;?,孔雀東南飛,因為不敢所以導致悲劇的發(fā)生。我不敢,所以我錯過了愛情。我不敢,所以我感覺從來都沒年輕過。我不敢,所以我是乖乖,被命運牽制,按部就班,墨守成規(guī),和眾多人一樣走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因為我不敢,所以我壓抑,最后抑郁。因為別人說誠實就是傻子,白癡,所以我們不敢誠實。因為我們知道很多人碰瓷,所以我們不敢?guī)椭鷦e人。因為我們怕別人看穿我們的愚笨,所以我們不敢說真話。因為我們說真話,怕別人生氣與你為敵,所以你奉承,你不敢說真話。本來是不好文章,你想點一下,結果看到是名家,你就不敢說了。因為你怕,你迫于別人的壓力,你只好趨炎附勢,你不敢說,你怕別人說你無知。也許你聽慣了別人夸獎,聽不得批評,或者不敢聽見正視別人的批評,所以失去了自我批評的能力,判斷能力。失去了自我改變的最佳時機。
商鞅變法,敢于嘗試推動著秦朝進步。毛遂自薦,在于自信,他敢于推薦自己。不敢,你終將一事無成。如果你敢,那夢想就不是夢。如果你敢,希望就離你更近一步。如果你敢幸福,那指日可待。我最佩服的人,就是那些敢說敢想敢做的。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3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