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在變淡,唯一不變的,是這份無法割舍的親情,并且,這份親情,也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題記
春節(jié)假期就這樣結束了。假期里,每天忙著的就是拜年了。親戚朋友,一家接著一家,雖然在假期不能休息,可是,能和父母安安心心的呆上幾天,能和親戚朋友歡聚一下,還是挺開心的。
現(xiàn)代的生活節(jié)奏,生活壓力,讓人們不得不繃緊神經,忙碌奔波。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有多久沒有回家看過父母了?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跟什么似的,哪有精力和朋友再去逛街唱歌?到了周末,有了一點時間,還得收拾收拾家里,洗洗積攢下來的臟衣服。當把這一切做好、整理好,一個周末就過去,也累的不想動了,于是,又宅在家里了。
春節(jié),是一個團聚的日子,不管是在外漂泊打拼了一年的人們,還是平時忙忙碌碌無暇顧及回家和父母吃吃飯、陪父母聊聊天的人們,都會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
一個遠在他鄉(xiāng)的朋友常常對我說,很羨慕我和父母在同一城市,而且距離也不遠。的確,我離父母家很近,只有二十分鐘的車程,周末的兩天,也會有一天是在父母家。哥哥和父母住在一起。每個周末回家,家里也很熱鬧。哥哥沒結婚之前,都是父母給我們做飯菜??粗改该γβ德档?,也不讓我們插手做事,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覺得這么大的人了,沒有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來照顧,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陪陪父母,閑話一下家常。每次想多陪一下父母,但是,晚上十點左右,父母就會“趕”我回自己的家去,因為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父母怕我起不了床,耽誤工作。(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春節(jié)了,不用想工作的事,不用擔心第二天要早起,可以安安心心的呆在父母身邊,陪陪父母了。其實,現(xiàn)在的春節(jié),更多的已經不是在吃的上面了?,F(xiàn)在的生活水平,比起我們小時候好了很多,春節(jié)吃的和平時吃的已經沒有什么區(qū)別了。我和哥哥常常對父母說,我們過年不要準備得太多了,差什么我們再買,可是父母依然會準備很多的東西。
哥哥嫂嫂忙碌著,準備著年夜飯,而我,依然是插不上手的,就洗洗水果,把糖、干果這些擺到果盤里。一邊吃著水果,一邊和父母說著話。哥哥走過了,說現(xiàn)在的春節(jié)越來越沒意思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好吃的東西不像以前春節(jié)才有得吃了;現(xiàn)在吃著這些好吃的也沒有以前的那么香了;過年也不像以前熱鬧了,連以前最喜歡放的鞭炮也因為城市的禁放,放的人越來越少了……
還真如哥哥說的這樣,現(xiàn)在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是因為我們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那么渴望著過年了嗎?還是因為現(xiàn)在的生活讓我們找不到了過年的感覺?小時候,過年對我們來說,就意味著可以吃到很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可以放父親準備的鞭炮、小煙花,還有父母長輩給的壓歲錢等等,那些單純的想法、單純的喜悅,在逐漸成長中,似乎沒有了以前的感覺和味道。
記憶中春節(jié)給我們的喜悅,并不是從年三十晚開始的。只要看到父親在院子里搭上一個簡易的棚子,我們就知道快到春節(jié)了,因為這個棚子是為熏制臘肉、香腸準備的。熏臘肉、香腸是貴州年夜飯上必有的菜肴。父母說要過完大年十五,才算過完春節(jié),所以,大家都會準備很多吃的東西。熏肉制品因為放了鹽和其它的調料,可以保存很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過年前半個月就會準備好。
我們家住在郊區(qū)的一所大學里,每到寒暑假學生放假回家,學校都很安靜。那時,有私家車的人很少,我們到市區(qū)都是乘坐學校的公交車,生活上還是有著諸多的不便,再加上過年的時候,學校的菜場是沒有什么菜賣的,所以,在年三十之前,就要把過年的東西都準備好。
從熏制臘肉開始,就會看到父母陸續(xù)買很多吃的東西回來。糖果,干果,還有許多過年要請客人吃飯的菜,連父親在院子里的小魚池也養(yǎng)上了過年要吃的魚。那時哥哥和我都小,我們只要可以吃到好吃的就行了,根本不懂父母為什么準備這么多吃的,直到從年三十開始,家里進進出出的客人,才明白,那些吃的并不是都是為我們準備的。
父親是獨生子,爺爺過世的很早,據母親說,她和父親結婚之前爺爺就過世了。爺爺這輩有三兄弟,爺爺是老大。二爺爺一家也住學校,三爺爺家住在本省的其它城市。二爺爺家有三個兒子,三爺爺家有兩個兒子,因為整個家族都沒有女孩,二爺爺家里,還抱養(yǎng)了一個女孩,是我們這個家族父親這一輩里唯一的女孩。
臘月三十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也是父親的生日。每年的今天,我們家都很熱鬧,叔叔的全家,姑母的全家都會在我們家過年三十。為了這個年夜飯,父母可是從臘月二十九就開始做菜了。什么八寶飯、小米鲊、鹽菜扣肉、肘子等等比較費時間的菜,都會在這一天準備好。父母還要鹵制很多可以下酒的菜,雞腳、雞翅、雞菌、豬腳、肉皮、豆腐等等,而我和哥哥就負責嘗味道,這也是我和哥哥最愿意干的事情了。還沒到年三十,我們就可以吃到好吃的。記得有一年,哥哥租了整套的《笑傲江湖》的錄像帶,我和哥哥一邊看,一邊吃著鹵雞翅、鹵雞腳,那感覺甭提多好了。那一年,父母的鹵菜伴著我們看完了整部“笑傲江湖”。
年三十,當我和哥哥還在熟睡的時候,奶奶、父母已經早早的起來了。奶奶養(yǎng)在院子雞舍里的大公雞,今天就是它最后一次打鳴了;父親養(yǎng)在小魚池的魚,也被打撈了起來,晚上就會被做成紅紅的糟辣魚了。當我和哥哥睡足起床,父母已經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就等叔叔姑母他們到了后炒菜吃飯。
中午過后,叔叔和姑母他們就來了,一下子,家里就變得很熱鬧。我們小孩自然是什么都不做的,我和哥哥,還有堂兄、堂姐、表哥、表姐們就到院子里去放鞭炮。那個時候,可沒有過多的錢給我們小孩買大煙花,就是一些小的沖天炮、魔術彈。父親叔叔們還會把一串串的鞭炮拆成一個個的,讓我們放??粗麄兡?a target="_blank">孩子用手拿著這些小鞭炮在手上點燃引線,接近鞭炮的時候再往空中扔出去,鞭炮就在空中爆炸,我和姐姐們也跟著學,可是沒有掌握好時間,鞭炮就在我的手里炸響了,痛得我大哭,哥哥們自然被父親叔叔他們訓了,沖著我直扮鬼臉。
下午四點左右,年夜飯就要開始了。我們吃年夜飯之前,必須讓已逝的祖先“先吃”,這是一個簡單的祭祀,由家里輩分最高的奶奶主持。奶奶洗手,點上香燭,菜端上桌,擺上碗筷,斟酒,輕聲地說著一些讓我們家族祖先回家吃飯等等的話。當香燭燃到一半的時候,父親就去放鞭炮,這就是說祭祀結束了,下面,我們大家就可以開始吃年夜飯了??粗鴿M滿一大桌子的菜,我們小孩恨不得都夾進自己的碗里,可是,我們就是眼大胃小,沒幾下就吃飽了,帶上糖果、鞭炮,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了,留下一桌子的大人們喝酒、吃飯,聊天。
當我們玩累回到家里,這時的大人們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活動。父親和叔叔、姑父他們下象棋,母親和嬸嬸、姑母她們打麻將。我們幾個小孩就看電視。守歲就這樣開始了。守歲,我們小孩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常常還沒過十二點,眼皮就開始打架了,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他們靠在沙發(fā)上了,而我和哥哥也堅持不住了,卻硬撐著。過了十二點,叔叔,姑母他們叫醒已經睡著的孩子,然后又放一次鞭炮,說是辭舊迎新。接著,叔叔、姑母他們要回家了,大家告別,又是一陣喧鬧。年三十,就這樣在一家人的歡笑聲里結束了,當我們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已經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了。
年三十過后,幾乎每天都會有親戚陸續(xù)的來家里。奶奶家的親戚;母親這邊的舅舅、姨母;父親單位的叔叔伯伯;還有三爺爺一家也從外地回來了……年的氛圍一直延續(xù)到大年十五,我們都還感覺意猶未盡。當春節(jié)在熱熱鬧鬧里,在親戚朋友的互訪里,在我們小孩的不舍中結束,我們都會期待著第二個春節(jié)的到來。
我們家族的年三十,在我小學,中學這段時間,每年都是在我們家團聚的。直到二爺爺過世后,堂兄、堂姐他們結婚成家;表姐、表哥也結婚了,大家的生活都在發(fā)生這改變,年三十的團聚,也改變了,不再在我們家吃年夜飯,守歲了。幾個叔叔,還有姑父姑母依然會在這一天,先到我們家來坐坐,看看奶奶,再給父親的生日送上祝福,然后回到他們各自的家庭去,嬸嬸他們已經在自個的家里準備著年夜飯了。
現(xiàn)在,三爺爺和三奶奶也已經過世了,他們的兩個兒子也去了外省發(fā)展,沒有時間回來了。舅舅、姨母他們春節(jié)來我們家,也不再吃飯了,就是坐坐,閑話一下家常。他們已經老了很多,頭發(fā)也已經白了。他們說,再也吃不下春節(jié)里的這些大魚大肉了。父親也早已退休,單位的老伙伴們,也是來家里坐坐,喝喝茶、敘敘舊。
和父母哥哥聊著以前的春節(jié),心里多少有些感慨,畢竟,現(xiàn)在,春節(jié)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再是那個記憶里的春節(jié)了。
年夜飯在嫂嫂的忙碌中準備好了,依然和以往的年夜飯一樣,滿滿的一大桌。父親舉起酒杯,說著新年祝詞,每一句,都是希望我們子女的生活越來越好,希望我們平安幸福。這就是父母的心吧,永遠只為兒女著想。家人一起舉杯祝福父親生日快樂??粗改冈缫炎兂砂咨念^發(fā),我和哥哥,惟愿父母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父母的臉上一直都露著笑容。窗外,那一樹的櫻桃花,也在燦爛的笑呢。我和哥哥相視一笑,吃完年夜飯我們會挽著父母去散散步。學校的那片海棠林、櫻桃林開得正盛,在那里留下我們的又一張全家福,豈不是很美嗎?晚上再和父母一起守歲,陪他們聊聊天,看看春晚,打打麻將……
年的味道在變淡,唯一不變的,是這份無法割舍的親情,并且,這份親情,也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文/白.藍
/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