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小車”
母親幾次在電話里催促著,快些回家吧,來看看你父親的“小車”。父親的“小車”,不就是一部小小的電動三輪車嗎?我暗自發(fā)笑。可聽母親的語氣,充滿了興奮和喜悅,讓我突然生出一種想要急于回家的沖動。
一放假,我便急匆匆趕回了老家。
前一段,母親在電話中喋喋不休近半個小時,除了像往常一樣嘮叨些家?,嵤峦?,還告訴了我一件事,說村里像我父親一般年紀的老人,都紛紛買了電動三輪車,出行方便得很,其實父親心里很想買,就是舍不得錢。這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進入了普通家庭,我們三姊妹也陸續(xù)擁有了自己的小車,而父親的出行工具,仍是自行車。以前我曾提出過,要給父親換一輛電動車,可遭到了他的強烈拒絕。原來,父親的拒絕只是體恤我,不愿讓我多花錢而已,而我卻誤以為他是真的不需要,竟從此再也沒提出過此事。
我上初中時,父親為了方便我上學,不顧母親反對,毅然拿出家里的積蓄,偷偷為我買了一輛當時最好的永久牌自行車。我騎著它,常惹來一路羨慕的眼神。在我人生之路上,父親像一座巍峨的大山,總在我最需要的時刻,給我強有力的支撐和依靠。尤其在創(chuàng)業(yè)時,做為女兒的我,還不斷消耗著他那僅剩的一點點精力和體力,如今,他老了,我們姊妹的條件也好了,可他,除了粗茶淡飯,卻從沒有向兒女們提出過任何要求,就算平時回家,給他買一些衣服、食品之類的,也常遭到他的責怪。
放下母親電話,我很是愧疚和自責?;秀遍g,父親躬著背,用力蹬著那輛破自行車的身影,浮現于眼前。往日里,他那力大如牛、無所不能的形象,就這樣隨著車輪一圈一圈地碾過去,已漸行漸遠了。我的眼角有些濕潤,慌忙拿起電話,要求在縣城的老公和弟弟,立馬去為父親買車,并送回老家去。我生怕時間一長,父親又會改變主意……
一進家門,我便迫不及待地詢問父母,小車呢,怎么不見了?父親偷偷打著蜜笑,不做聲,母親卻興沖沖地領著我去了偏房。我正納悶間,卻見偏房旁邊,又新修了一間小房子,父親的“小車”,正四平八穩(wěn)地停放在里面。母親還告訴我,這間房子,是父親親手為“小車”搭建的車庫。父親微笑著跑過去,將他的“小車”推到了地坪里,弓著背,用那布滿老繭的手,拿起抹布,將車身反復擦拭起來。頃刻,一輛擦拭得亮堂堂的車子,呈現在我眼前。車漆反射出的光,映紅了父親那被歲月染白的頭發(fā)和被韶光弄皺的臉,我一下感覺他年輕多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三輪車呈深紅色,有三個輪子,后面帶個小小的拖箱。能干的父親,在拖箱上方安裝了不銹鋼內襯,三面用深色油布圍成了一個車廂;前面的駕坐頂上,也安裝了雨棚。這臺不足四千元的三輪車,如今經過他的一番裝飾,儼然變成了一輛嬌小玲瓏的“小車”。
望著父親忙碌的背影,我鼻子突然酸酸的。我的父親,和全天下所有的農民父親一樣,淳樸善良、勤勞節(jié)儉,一輩子與母親省吃儉用,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將綿綿不斷的愛播撒在我們三姊妹身上,還想方設法將我們推出農門。如今他已步入了暮年,卻仍像一頭老黃牛,從沒停止過勞作,依舊把田里、土里打理得有條不紊,等待著我們回家?;蛟S,在我們眼里,一臺幾千元的三輪車,完全算不了什么,而對于父親來說,卻是他這輩子最奢侈的消耗品。
坐在客廳里,母親偷偷跟我戲謔地說起父親來。她說,鄉(xiāng)鄰都講,能騎自行車的人,就會騎電動車,還真是如此,車子送回來的那天,你父親興奮地騎著它在地坪里溜達幾圈后,便一個人開著車子,歪歪扭扭地到田里勞作去了,回來時,還帶回了一車廂小菜。他啊,自從有了三輪車后,精神好了,脾氣性格也好了,人也變得越來越閑不住了,只要有用得著他的地方,不論刮風下雨,二話不說,開著車子就走,尤其是要他去小鎮(zhèn)上買東買西的,更樂意得像孩子。有一天,去小鎮(zhèn)來來回回了好幾趟,他也毫無怨言。母親說話時,臉上掛滿了微笑,面色頓時紅潤了許多,眉宇間也多了幾分自豪。是啊,小鎮(zhèn)離家雖只有幾里路,可父母每次來回,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如今,十來分鐘便到達了??扇嗆囁鶐淼?,又何止這些?
以前,父親性格急躁,每次和母親走親戚或外出時,總聽到他不休的催促聲,還時不時要火山爆發(fā)一回。那天下午,母親又想去小鎮(zhèn),卻見父親大獻殷勤,趕緊將車子推出來,等在了家門口。母親則磨磨蹭蹭,這里弄一下,那里摸一下,遲遲沒出來。我在旁邊干著急,生怕一不小心,火藥味又濃了,膽戰(zhàn)心驚地偷瞟了一眼父親,卻見他悠閑地拿起抹布,又在車邊侍弄著,儼然成了母親的“專職司機”。是啊,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話,以前我不知道聽見過多少回,直到那刻,我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如今,這對“伴”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已經彼此融入了對方的生命,對于兒女來說,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欣慰的呢?
我在屋子里,突然聽到外面一聲吆喝——“老婆子,坐穩(wěn)嘍”,急忙跑出去看,父親的“小車”,早已到了村口,只留下一縷淡淡的青煙……
在我眼中,父親不善言詞,對我們管教非常嚴厲。在兒女面前,是從來不會有什么親昵的舉動的。如今,聽到他對母親這般難得的俏皮,我真有些嫉妒,但內心更多的是愧疚,是深深的祝福……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3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