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來時憶母恩
刻下下列字,作我墓志銘:此地長眠者,聲名水上書。
------濟慈
清明時節(jié)抵臨,想起母親,想起她短暫而多苦多難的命運,多少往事涌上心頭。
母親在我的印像里是個急性子,說話做事風風火火的,脾氣劈里啪啦的像一串鞭炮一點就著,是一個典型的辣妹子。小名細妮仔,大名桂英,本是當?shù)卮髴艏业男∨畠???上\不濟,八歲就家道破敗,成了孤兒。外婆迫于生計改嫁后,她就被送到別人家當養(yǎng)女,后來還做過童養(yǎng)媳??墒?,母親天生性拗,老是從養(yǎng)父母家跑出來,死纏著改嫁后家境困窘的外婆,鬧得驚天動地的不安生,鬧得母女倆幾乎成了一輩子的冤家。母親的一生就這樣和哭鬧結(jié)緣,哭鬧成了她這輩子的悲劇。
母親苦了一輩子,幾乎沒過上幾天安生的日子。母親也常對著幼小的我嘆息,和我講一些過去的事,是是非非的一大堆,然后用一種期許的目光看著我,也許是想得到我的同情或什么的。而我也在這目光里常感到母親剛烈的性子里的溫和與哀愁,明白了一些本來以我的年紀難以理解的事理曲折,母親的個性也在我的心里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不幸的人也許對幸福有一種天然的渴望,母親命苦而性拗,心性又高,所以做什么事都不甘示弱,愛面子,爭強好勝,當然也能吃苦耐勞。為了生活,什么粗活累活只要能掙錢都搶著干。長期的體力勞動,年輕時的母親身體強健,長臉大眼濃眉,皮膚偏黑而黃,臉上還有點瘢痕。母親看見別的婦女臉上白嫩光鮮,有點不自在,就偷偷笑著對我說:光面屁股肉,麻臉金子肉。還拍拍我的屁股笑著問我懂嗎,臉上果然還泛出少見的容光,那時在我的眼里,母親還真的是一位少有的美人兒。母親的自尊心也很強,家里窮,但她嘴里常念叨:人窮志不窮。據(jù)說我三歲那年,母親叮囑我,看見別人家吃東西不能看。有一天我在鄰居小孩疤子家玩,疤子娘叫疤子吃番薯,我聽到后馬上閉上眼睛摸著回家。閉著眼睛喊:“媽,疤子家吃番薯,我沒看?!蹦赣H欣喜地抱起我連聲夸贊,并向我保證,明年家里也種番薯。第二年,我和弟弟果然吃上了自家種的番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可是,母親的好強并不能得到父親的肯定和理解。兩個同樣命運的人之間好像有條天然的不能溝通的坎,這樣家里每一件事都少不了母親的吵鬧,而父親總是悶聲不吭,還常常甩手不管不問,這也就更加激起了母親的憤恨。父親不是本地人,讀過一點書,家里出身成份不好,讀書畢業(yè)后分配到陽都來工作。父親天性懦弱,加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更是凡事不敢出頭,老老實實做人,是個”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的老好人。父親說,他來到陽都后本不打算成親的,他在老家讀書時曾有過一個對像,對方家長嫌父親家庭出身不好,結(jié)果分手了,也許這樣的打擊讓本來懦弱的他對生活更加的悲觀。他和母親的婚姻其實是外婆一手撮合而成的。當時正值文革初期,母親如不嫁人就要下放到農(nóng)村去,外婆就張羅著給母親找對像。那天,父親其實是陪同單位的一個同事劉矮佬去外婆家相親的。劉矮佬名如其人,又矮又黑,說話粗聲大氣,三十好幾還沒娶親,外婆一看也是眉頭一皺,不禁嘆氣。母親躲在里屋,偷偷地看了一眼,急紅了眼睛,淚水漱漱地流著。畢竟是母女連心,外婆偷偷地指著站在外面的父親讓母親看看,母親低頭不語。那時的父親人才不算出眾,但也文文雅雅的,又老實本分,看起來是個靠譜的人。外婆很滿意,以母親家的條件,也算是門當戶對了。第二天,父親單位的領導就找他談話,父親支支吾吾地說:“我沒錢啊,家里窮,哪里討得起媳婦!領導拍著他的肩膀,大笑起來,說道:“算你小子運氣,人家不要錢,明天準你下鄉(xiāng)拉一車柴伙回來送上門去,這事就算定了,老子等著喝你的喜酒呢!”
三天后的婚禮辦的也算熱鬧喜慶,外婆一家歡天喜地,父親老實懂事,會開車還是個國家正式工人,在小小的城鎮(zhèn)里也算是有臉面的。單位還給了住房,母親也可以到單位上去做臨時工,不用下放到農(nóng)村去種田。在別人眼里,真是太美滿不過了。
那時正值文革運動高潮掀起,遠在新余的二伯來信,說已下放農(nóng)場,提醒父親千萬小心,不能惹事,父親更加沉悶不安了??墒切郧橹彼哪赣H大字不識一個,聽說文化革命還以為是要讓大家都有文化了,高興得不得了,鬧著父親教她識字。母親的性格也容易得罪人,常讓父親感到頭痛。而且母親出身地主反革命家庭成份是路人皆知的,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糾辮子打擊報復的,可是大大咧咧的母親卻不以為意,有時還會大聲地與人家爭辯。可是你越爭辯,人家就越糾著你不放。母親受的委屈就越多,稍長以后的我就多次親眼見過他人大罵母親是反革命的女兒的場景,剛烈的母親毫無懼色,每每針鋒相對,毫不退讓。
這樣的事后,母親往往有氣無處發(fā)泄,只有抱著我痛哭。有時也責備父親的無能,兩人的感情的裂痕就越來越深。最后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
性格的強烈反差,生活的苦難壓抑終于使兩者徹底走向了兩個極端。
沒有文化的母親,生性聰穎敏銳,口齒伶俐,刀子嘴鋒利異常。
識文斷字的父親,秉性老實忠厚,木訥無言,但骨子里倔強難當。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很少在家,出差回來打個照面就出去溜達,當年是很少人有出門散步的習慣的,可父親是個例外。母親一人操持著里里外外,忙個不停。打雞罵狗的事不少,脾氣也越來越壞。生活把母親磨礪成一個男人婆,有人說十個男人也難當她一個。母親到處打零工,在工地上挑磚頭,到河里撈沙石,到水泥場扛水泥,給公家打掃衛(wèi)生,在食堂里幫工做飯,哪里要人她就去哪,有時還要和別人爭事做,求人照顧幫忙,有時也低三下四,母親的性格也有堅忍得一面。做完工,天黑以后,母親還帶著我挑著水桶到里家很遠的自留地里澆菜。母親很重視對兒女的教育,經(jīng)常邊做事邊講故事給我和弟弟聽。講過去的苦,讓我們懂得珍惜生活,好好讀書。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母親講她小時候在鄉(xiāng)下給別人當養(yǎng)女的經(jīng)歷,母親也講得最為動情:母親八歲時在城郊七里村當養(yǎng)女,養(yǎng)父母年老多病,沒有子女,家里的果園和菜地都由母親照看,她說,那時的果園是一片望不到邊的桃林,桃子熟的時候,她就一個人去看守,村子里的玩童們就到果園里來搗亂,母親就拿著竹子拼命的追趕,丟了果子,母親回家后就要受養(yǎng)父母的責罰,不讓吃飯,還要挨打。我和弟弟聽了,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淚。弟弟說,不吃飯,餓了就吃果子唄!母親慈愛地夸弟弟真聰明。母親說,果子熟了,村里的小孩來吃果子是可以的。不過果子沒熟,就來摘,那是糟蹋了。大人是要打人的。以后你也不能這樣頑皮啊。我和弟弟都趕緊地點頭說好。母親還說,在農(nóng)村,最難挨的日子是夏天和冬天。夏天,烈日如火,好幾天不下雨,菜地里的菜就要枯死。冬天,天寒地凍,缺衣少食??梢韵胍姡赣H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因為受過太多的苦,所以她特別關心兒女們的衣食,為此不辭勞苦地操勞著,不管有多難,從來不讓我們餓著凍著。有母親的日子真是福啊。
但是,在我的記憶里,慈愛的母親又是嚴苛的。母親溺愛弟弟,弟弟從小就是個淘氣包,母親偏偏喜歡他,弟弟八歲時還在母親的手里抱著上街,而且是我強烈的抗議才引起她的注意,原來弟弟是大了,不再是娃了。而我呢,在母親的眼里,三歲就是小大人。我四歲就曾經(jīng)帶著兩歲的弟弟去幾華里外的番薯地里挖番薯。當焦急萬分的母親找到我兄弟倆時,真是又驚又喜,然后,還是拉下臉來,狠狠地責罰了我一頓。生活的勞累,母親早早地把照看弟弟的重擔放在我身上,做老大的就得懂事,這是母親的邏輯。但也因為這一點,造成了母親人生中的一大憾事。在我六歲的那年,我的母親失去了她的第三個兒子。
打我記事起,我們的四口之家住在城北門外的亭子嶺腦。一條新開的大馬路從嶺腦上直通陽都老城,過了龍邊溪上的陽都橋,就算進了城。馬路東邊是機械廠和橋北村,西邊是農(nóng)機廠,老客運站和縣車隊,再往西邊走就是下廖村。下廖村西邊五華里外就是陽都著名的翠微峰景區(qū)。順著大馬路北一直往北走就是劉坑鄉(xiāng)的麻里排和七里村。亭子嶺腦是進入陽都北門的必經(jīng)之路,據(jù)說解放前是一片亂葬崗,常常有打短棍的人出沒。我家就在大馬路西邊路坎上的平房里,左鄰右舍大多是附近廠里的職工。在小孩子的眼里,生活總是那么的平靜而美好的。隔壁的疤子娘林媽,機米廠工人秀女,商品店女店員章秀,弟弟的奶娘橋北的真寶太太一家和母親的關系都很密切。母親常帶著我和弟弟去串門,談天說地,逗孩子,家長里短嘆息唏噓,有無窮的樂趣。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母親的臉上時時顯出滿意的笑容。但是,事實上完全不是那回事。
其實,我家起初是住在城里的西門。單位分的房子雖小,新婚的父母沒錢置辦東西但生活也還算安逸。母親漂亮,勤奮,性格開朗,把小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單位的同事領導都夸贊不絕。父親在工作上也是有聲有色,順順當當。劉矮佬也常來玩,他本來就是父親的同學好友,不過他是陽都本地人。劉矮佬愛開玩笑,老是當著母親的面說我父親撿了他的便宜,隨和的父親也不介意。而性情潑辣的母親卻不依不饒,見一回就罵一回,本來對他就沒好感。
一天,劉矮佬垂頭喪氣地來找我父親說事,原來按照政策,他家要下放了。他家老老小小一大堆,啥時回來很難說,有朝一日回來了,住房被公家收回了就連安身的地方也沒有了。他對父親說:”老同學啊,我看你的住房也不太合意,太小了,要有小孩了,恐怕打個轉(zhuǎn)身都難。不然,你就先般到我家去住,空著也是空著,也不用便宜了別人?!眲腥税幕睿缮嗳缁?,說得合情合理,說得一貫老實巴交的父親不答應都不行。精明過人的母親卻搶白他道:“劉矮佬,太陽啥時從西邊出來了,曉得關照老同學啦!哪個知道你黃鼠狼安的是什么好心?!闭f得劉矮佬急得差點跳起來。父親看話不投機,也急了,不多考慮,就說這事就這么定了,拉著劉矮佬就走。也不知道劉矮佬給父親吃了什么藥,晚上回來,一向平和的父親和母親大吵了一架。父親畢竟是男人,愛面子,下不了臺,竟把懷有身孕的母親打了一頓。這一回,母親屈服了??墒歉ち业臓幊澈痛螋[在夫妻之間只是一個開頭,幾個月后,劉矮佬一家通過關系通融,竟奇跡般的從鄉(xiāng)下返城了,仗著人多勢眾,強行把我家的東西丟到外面,非要立刻給他們騰地方不可。父親倒好,蹲在一邊一聲不吭,好像一點兒事也沒有一樣。那時我剛呱呱墜地,母親正坐月子,劉矮佬一家翻臉不認人,母親徹底的激怒了,發(fā)了瘋一般……“那是一個下雨天的傍晚,我和他們拼了!”母親說。
那確實是一個野蠻的年代,一個瘋狂的年代,這樣的事情并不罕見,而且是最雞毛蒜皮的小事,盡管在母親的眼里那就是天。當然,那也是個有組織的年代,事情當然也是由組織出面解決了。母親是個沒文化的人,她只會意氣用事,任意而為,快意恩仇。她能接受組織的勸解和批評,但不能理解,這就是她的命。父親回憶這段往事時,只是說一句,我叫她不要與人家爭,她就是不聽。
不聽的結(jié)果當然是悲劇。
父親是個有組織的人,他當然懂得凡事都不能與別人爭這個理。母親的潑辣的個性在單位上影響很不好,父親也覺著在原單位難以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無奈地提出調(diào)動。剛好北門的農(nóng)機廠要技術工人,父親是共大技校畢業(yè)的也算對口,于是我們家從城里般到北門來了,一切又重新開始了。接著,母親生下了比我小兩歲的弟弟。
生下弟弟后,母親就在廠里做家屬工。那時候剛好是全國搞“抓革命促生產(chǎn)”運動,造反派奪了廠黨委的權,生產(chǎn)大干快上,文斗武斗也照樣進行。父親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又有點文化,寫得一手不錯的毛筆字。父親說,他們叫我寫什么字,我就寫什么字。武斗時,他們叫他動手打,他就說好,但是就是不動。多年后,那些被批斗的領導看到他,都主動的和父親握手,說:你是好人哪,你是好人哪!而母親呢,剛好相反,她是個一根竹桿子能直捅到心窩子里去的人。她是一個慣于在逆境中爭生活的人,她只知道有一個家要維持,為了生活,不爭,不搶,不斗,是不行的。她鄙視一切的軟弱和妥協(xié),她的行為和思想永遠不能和她的丈夫達成和平的諒解。她用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是非,并果斷地做決斷,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家庭主婦,不知不覺中,她變成了家庭的頂梁柱。
當三弟出生的時候,父親又調(diào)到城西的化肥廠去了,全家又跟了過去,母親把我們?nèi)值軄G在家里,到廠里做工,早出晚歸,沒有多少時間打理家里的事。白天,整個家屬區(qū)幾乎找不到幾個大人,都是一些孩子在家。當時,不像現(xiàn)在一樣到處都是幼兒園,不到八周歲的孩子都在家里,不上學,也難得有人照看。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母親給我們留下一些食物就出工了。不久,二弟和我耐不住對外面的新奇,從門底下爬到外面去玩冰凌,漸漸地跑得遠了,忘記了時間。猛然回頭,看見家的那邊冒起了濃煙,有大人的喊叫聲。我和二弟就拼命地往回跑。耳里只聽見母親的哭喊聲,一大群人圍在一起,紛紛地議論著。朦朧中看見母親抱著三弟的被子上了救護車。
母親和三弟在醫(yī)院里住了一個多月,我和二弟留在外婆家。母親一個人來接我們時,說三弟走了,母親的眼睛呆呆的,失了神,臉色蒼白得嚇人。
很快,我們家離開了龍邊溪西頭的那片原野。母親張羅起我讀書的事,帶我去小學里逛,她說:”新陽啊,要有出息,好好讀書。媽媽沒文化,命苦哦!”不久,母親開始信命信鬼神了。經(jīng)常點香燭,口里念念有辭,求神保佑。還多次到河邊去喊魂,說三弟回來找她了。那時,還沒有計劃生育,但母親決定不再要孩子了。她更加的溺愛二弟了,好像他永遠是個娃,抱在手里,舍不得放下。還問他,想不想吃奶奶啊,搞得旁人都大笑起來。母親也笑,眼里閃著光。母親的性子溫和起來了。
滿了八歲,我開始上學了,學校離家不遠。母親常常偷空來學校看我,看到我安靜地坐在明靜整潔的教室里,就像放下了一樁極大的心事一般,輕手輕腳的離開,并不叫我發(fā)現(xiàn)。老師和同學悄悄地議論著,還不時地指指點點,而我總是裝著一點也沒有察覺,把頭腦深埋在書本里用心讀書,我不敢忘了母親的叮囑。
夏日傍晚,吃過晚飯,我趕緊搬著小桌小凳到小院子的路燈下寫字。母親歡天喜地的在廚房里忙這忙那,還不時探出身來大聲說,看,我家新陽多好,真像個讀書郎。母親把讀書搞成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小院子里立刻熱鬧起來。淘氣的弟弟也趕忙跑來湊熱鬧,搶鉛筆,撕本子,母親從廚房里抽出一支苕竹條,劈頭蓋臉的打過來,弟弟哭爹喊娘的連忙一溜煙地往院子外逃。我高興起來,拍著手笑道:打得好打得妙,打得鬼子呱呱叫。弟弟也不示弱,回敬道:讀書郎,吊叮當,叮當?shù)醪蛔。兂梢活^豬。母親氣急,罵道:短命賴子,你有本事不要歸來。弟弟出去野了,母親端條凳子坐下來在我旁邊仔細的看我寫字,四周靜悄悄的,我?guī)缀跄苈牭侥赣H咚咚的心跳聲。母親搖著手里的蒲扇,還不時擦拭著我頭上冒出的細汗。
正如母親說的那樣,我打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認真地讀書,是為了母親。我知道,母親沒有文化,才這樣的受苦受累,甚至經(jīng)常受到別人無端的欺辱。母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領工錢的時候還要請別人代簽。我把肖桂英三個字工工整整的寫在紙上,讓母親一遍一遍地摹寫,她最終學會了,盡管寫起字來母親的手抖得厲害。
但是,父母的感情并沒有隨時光的流逝變得和美起來。家不斷地在搬遷,從南到北,從北到西,然后又從西一年又一年地往東,最后是一點點的北移,窮家值萬貫,很多破碎的東西難再修復。母親苦心經(jīng)營著這份家業(yè),希望有自己的房子的愿望日益強烈。母親是一個實干的人,哪怕再難,看準的事情都一定會風風火火的去做,當我們的家再次安到下廖村的路邊的時候,小屋旁已堆滿了層層疊疊一點點積攢起來的磚石和木材,母親的夢在一次次的哭鬧一次次的掙扎一次次的破滅中一點點和美起來,母親消瘦的臉也竟然一天天豐滿潤澤起來,遠遠看去,母親其實是個很有魅力的女人。
改革開放的春天結(jié)束了一個時代,也解開了思想的重負。母親最后一次和他的丈夫我的父親爭吵后,母親最終鼓起了分開過的勇氣,她說不再信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那一套了,要去做自己的事了,父親當然是欣然接受,也許這一天的到來他更是等待已久。眼看著孩子的長大了,父母親決定放開手腳,走屬于自己的路。一個家散了,會有兩個家。這就是命,母親說。
后來,母親經(jīng)營起了一份生意,拾起了一份塵封的感情,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但這個夢來得快,破滅得更快。殘酷的現(xiàn)實始終不肯給這個不幸的女人一丁點的幸福,母親對婚姻徹底失望了。她只能把對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女身上。但是做兒女的又有幾人能懂得呢!
母親始終是要強的,一不如意,自然少不了哭鬧,身心勞累血壓增高,身體也就垮了下來。天不假其年,母親49歲,遽然撒手西去。留下三男一女,最小的妹妹不滿六歲。那一年我就要大學畢業(yè)了,突聞噩耗,淚涌如泉。正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其痛乎哉,其命乎哉!
母親的喪事,是作為長子的我一手操辦的。墳地選在母親的老家會同河邊的山岡上,先火化,后墓葬。我說不清楚為何要這樣做,當時的我也沒有時間冷靜下來思考。那是一個初夏的上午,我捧著母親的骨灰,在四弟弟和親戚們的陪同下,為母親送葬,一行人默不出聲,只有吹打聲在前頭肆意的喧鬧著死亡的音調(diào),路邊草叢里受驚的鳥雀兒撲啦啦的飛走,遠遠地看見岔道口上,一個年老的婦人掙扎起來,拼命地嘶喊,那是外婆在嚎哭。
多年以后,年老的外婆傳來口信,說母親托夢給她了。母親說,她已成仙了。叫孩子們不用再燒紙錢給她了。我突然明白:
也許只有烈火的焚燒才能配得上母親剛烈的性格,讓她不屈的靈魂真正超越苦痛的肉體和塵世的污垢,超越她所說的命。讓一切往事如煙而散,讓她自由的靈魂在天國安息。可是塵歸塵土歸土,落葉歸根,母親是故鄉(xiāng)山山水水孕育的一顆卑賤的野草,化成灰還是故鄉(xiāng)的生靈。只有在這里,她才不會孤單和寂寞,熱熱鬧鬧才是母親的秉性。母親是坐不住的人,她肯定要回來看看。她的新家高大而氣派,青石如磐,風雨不動,千年不化,香火綿延,子子孫孫,頂禮膜拜,母親一定會滿意的。
唯有經(jīng)歷卑賤,才能成就尊貴。
公元 2015年2月14日春節(jié)前寫于贛州家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3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