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洞福地洞天
黃泥洞福地洞天
李明
實在沒想到,在它的腳下路過了大半輩子,居然從沒料到是這樣一個好的去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洞還承載著深厚而久遠的歷史和文化。
黃泥洞居木瓜口至廟壩公路中段的坪壩鎮(zhèn)紅軍村的懸?guī)r之畔。洞后倚厚檐山,前臨坪壩河。洞口圓如車輪,寬100余米,進洞100余米為平地,寬20余米。口內(nèi)左暖右寒。其中寬十數(shù)丈,分上下兩洞。下洞進石門數(shù)重,層層如堂室,至源頭處約數(shù)里許,有大潭,水清澈,深不可測,冷氣從中汩汩涌出。上洞升石蹬十數(shù)級而入,亦如堂室,約高數(shù)丈,寬數(shù)丈。中有立石,如七級寶塔。由堂而入,至石門,約寬二尺。門首風聲如雷。由風門再入,聞潺潺水聲,人皆不敢前進。
洞中有峽谷、天坑、天泉和暗河。黑洞中又有支洞、叉洞,迷宮一般構成了神秘的地下世界。洞內(nèi)氣溫適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給人永遠春天般的舒適,有天然空調(diào)之稱。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凡遇大旱,總有異人冒了天師之名去到黃泥洞請出黃龍播雨。又一年大旱,異人和他的弟子來到黃泥洞前,一番焚香跪拜的禱告后,他交涉弟子,“為師騎龍來到洞口時,你要稱我天師,千萬不能叫師傅!”弟子點頭諾諾不已。眼見得師傅挎了一籃雞蛋就進洞去了。不多一會兒,只聽得狂風大作,雷聲陣陣,眼見得天空烏云翻滾,天就要黑了下來,但見一通體金黃的龐然大物,張牙舞爪從黃泥洞呼嘯而出,師傅在它身上顯得格外渺小。這女徒兒哪見過這般陣勢,大驚失色,忙不迭叫了一聲“我的師傅!”,就暈了過去。那黃龍忽聽洞口有人叫師傅,知道所馱之人并非天師,十分震怒,慌忙撥轉(zhuǎn)龍頭,往回就跑。龍尾卷起的泥土,鋪天蓋地,立時封了洞口。這師傅在龍脊上被這突發(fā)情況震得暈頭轉(zhuǎn)向,幾次險些喪了性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師傅弄起法術,避開黃龍,悄悄用雞蛋去砸那洞口,每個雞蛋只在洞壁砸出一個個小洞,眼看一籃子雞蛋砸完了,卻沒能砸出一條逃生的路來,只是四處飛溢的蛋黃使洞內(nèi)的泥土變成了黃泥……
師傅在里面沒了轍,于是星夜投夢給弟子,讓他們稱來足夠的白面,拌成面人放蒸籠里蒸七七四十九天,并且一再叮囑不要提前揭開蒸籠。好不容易熬到了第四十八天,廚房的一名雜務終于忍不住問:這里面蒸的啥?咋這么多天還沒熟?就要打開蒸籠來看。一班人也禁不住好奇心的驅(qū)使,任由她揭開了蒸籠。這一揭不打緊,師傅的人形眼看就要形成,頓時被一陣肆虐的狂風卷走,去了另一世界……
這傳說盡管很凄美,但總讓人感覺不那么完美。傳說中的“師傅”倒真正是一個為生民舍身取義的英豪,可多次興風降雨、救苦救難的黃龍卻成了條勢利的孽龍……
傳說歸傳說,兩百多年前之嘉慶初,白蓮教匪滋亂,曾在黃泥洞建關隘,設糧臺,確是千真萬確的史實。當年居民避難于中,保全了數(shù)百人家身家性命。直到嘉慶九年(1804)匪亂平定后,民仍戀居洞內(nèi)。后因其洞頂或時墜石,傷及雞、犬。民始恐,移居。
轉(zhuǎn)眼到了辛亥年(1911)6月,晚清袍哥組織的兩大派別湖門、義門首領各率部分頭目到坪壩共赴酒宴。席間,話題扯到“滿清運數(shù)”。湖門認為清朝江山不長,義門稱對方長了反骨,雙方爭執(zhí)激烈,各不相讓,繼而拖刀動斧、大打出手、大開殺戒。義門人少勢弱,敗走它處,一部分則逃進了黃泥洞。由于湖門得到社會反清勢力支持,人多勢眾,義門漸漸不支。是年冬月,黃泥洞百余義門人憑險據(jù)守,湖門人手持刀槍劍戟,鳴放土槍土炮,吶喊著輪番沖鋒,激戰(zhàn)了兩天兩夜,大路旁,山坡上,密林中,湖門人到處布崗設哨,捕殺義門零星人員;若遇大股義門,便鳴鑼吹號,湖門人聞聲從四面八方趕來圍殺,義門人全部戰(zhàn)死,黃泥洞成為這段戰(zhàn)事不語的見證。
而今里面連片的灶臺遺跡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視野,使我們不得不“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有人懷疑黃泥洞直通縣南的厚檐山,由是漲大水時,在厚檐山的漩洞中傾倒谷糠,用這種原始的方式,去印證一個大膽的推測,沒曾想,這些糠殼硬是從黃泥洞的陰河中流了出來……
黃龍洞內(nèi)大廳寬敞、廊道曲折、峽谷險峻、陰河幽深,如天宮大殿,似海底龍宮。洞內(nèi)上上下下、曲曲折折,景觀千奇百怪,高低錯落。燈光閃爍,似天空群星耀眼。戲水玉象,晶瑩剔透;神龜悠游,憨態(tài)可掬;一柱擎天,恰似定海神器,引多少窈窕淑女浮想聯(lián)翩;生命之源,私處纖毫畢現(xiàn),令幾多鐵血男兒想入非非……玉碗神水,換得鶴壽童顏;陰河瓊漿,飲到青春年少……山之秀,水之麗,叫人拍案稱奇;植被、野花,亭臺樓閣,令君流連忘返;織女亭比翼亭望任河東去,公路蜿蜒奔渝州;牛郎閣倚山閣看巴山起舞,大道曲折上龍洞……
洞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婦,目光犀利,洞穿商機,不惜斥巨資盤下地盤,傾力打造,推產(chǎn)業(yè),興旅游,惠民生,促發(fā)展,善莫大焉。今日之黃泥洞,兩山裝點璀璨靚麗,山胡椒細細碎碎的小黃花,亭臺樓閣若隱若現(xiàn)的麗身倩影,星星點點點綴其間。來此聽鳥語、嗅花香、躲炎熱、享清涼。喝洞藏老酒,品養(yǎng)生菜肴,停車得方便,住宿有雅舍,休閑娛樂俏嬌娘侍茶,洞中逍遙老神仙指路,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福地洞天,避暑佳處!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1715/
黃泥洞福地洞天的評論 (共 9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實在沒想到,在它的腳下路過了大半輩子,居然從沒料到是這樣一個好的去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