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新景看古董
街頭新景看古董
文/溪水一石
不知從何時起,小城街道固定的地方——民政局大樓前的街邊出現(xiàn)了一連串的“古董攤”,那么惹人眼目,用當下時髦話講就是“很吸引眼球”。每逢農(nóng)歷雙日,這里就呈現(xiàn)出一道獨特的風景。不信,你看看,街道哪兒有這么熱鬧,一圈又一圈地圍滿了人,聽著攤主故弄玄虛的講述,人群中不時傳出嘖嘖稱贊或陣陣笑聲,簡直比過去街頭耍猴兒的還要熱鬧。
閑暇時來到古董攤,淘寶、撿漏兒,對于愛好收藏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精神享受??h城的收藏古董店鋪是有好幾家的,只是都開設(shè)在比較僻靜的背街小巷,除非你手中有了古董文物什么的,拿去求他們給做個鑒定或估個價,否則一般人極少去哪兒閑逛。收藏鋪里那些擱置在柜子或博古架上的古董一般是不許人隨便拿上觀看的,店主也不輕易向人泄露物件的來歷、價格,遇到有爭議、會引起糾紛的求鑒古董,常常是顧左右而言他,不下結(jié)論。這些店鋪的主人大多是經(jīng)營了多年老古董的業(yè)內(nèi)人,相對專業(yè),平常他們極少在大庭廣眾下賣弄,顯得城府深深??蓴[在街道地面的古董攤子,那些攤主就沒那么多講究了。常常是攤布拉開,從裝古董的箱子里小心翼翼、一件一件拿出擺放。這時候便會圍上去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各色人等看稀奇。年老者看到的多是塵封的記憶,像瑪瑙石煙嘴、水煙槍、貼了紅銅花子的黃銅煙鍋頭、雕刻了文字的筆筒墨盒、還有豎排版的《毛選》、文革中的“紅寶書”以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玉佩、手鐲,各種材質(zhì)的觀音菩薩、大肚彌勒佛等,凸出處亮閃閃,凹陷處臟兮兮,像被人把玩了萬千次,更像經(jīng)歷了千百年。年輕人看到的則是新鮮稀奇,上世紀中國計劃經(jīng)濟年代的那些各種面額、各種顏色的布票、棉票、糧票,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幣,“飛鴿”、“紅旗”、“永久”這些當今年輕人不知為何物的金屬牌子。那些掉了釉子斑駁陸離、印有毛澤東頭像的搪瓷缸與銅質(zhì)佛像,放在木箱一邊格外顯眼。還有各類陶瓷書畫、翡翠玉器、錢幣木雕、文房臻寶等各類手工藝品及古時的兵器、朝臣用過的笏版、佩戴過的玉帶不一而足。而更多的則是那些叫不上名字,看起來非常有趣的物件。
擺在地攤上的古董除了少量改革開放前的票證、“文革”遺物外,大多屬于明清到民國時期流傳于民間的物件,有一定收藏價值,其價格都不是很高的。每個攤點基本都有民國時期發(fā)行的壹圓銀幣,民間俗稱“袁大頭”,其年份不同,價格也就不同。過去隴東鄉(xiāng)下締結(jié)婚約(訂婚),女方家常會索要數(shù)枚“袁大頭”,就像如今“三金”一樣,那是必不可少的。當今鄉(xiāng)下訂婚嫁娶,仍有部分人家保留著索要“袁大頭”的習俗。這就給街頭擺古董攤的提供了商機。
在一個攤點前,一個年輕人拿起一對三寸多長、一頭粗一頭細的褐色圓桿兒,看了好久就是沒認出是什么材質(zhì),他問這雙筷子是啥材料,沒等攤主回答,人群中就發(fā)出了笑聲。原來那不是筷子,是象牙做成的簪子,古人用來束發(fā)用的,只是后人把兩個連在一起罷了,聽了內(nèi)行的介紹,年輕人也尷尬地笑了起來。有人問那把臟兮兮的黃銅水煙槍賣多少錢,攤主反問道,你說呢?有人說300元左右吧,也有人說那是個超不過五十年時間的物件,值不了多少。也有人說那是老古董至少也得千余元。你一言他一語,可攤主始終微笑著不答話,只是一個勁兒的擦拭著一個藍花瓷瓶。離開這個攤兒,往前走了幾步,總覺得那攤主笑而不答的表情里有什么秘密。出于好奇我又折返回來,這時看到攤主正和那個打問價碼者在一張折疊的報紙下邊捏手論價,“這個,低了,再加這個;要加,只能加這個數(shù)。不行,不行?!苯灰讻]成,究竟他們要了多少,出了多少,旁觀者誰也不明白。原來這古董在大庭廣眾下交易,是不能明言的,必須用傳統(tǒng)的“通袖兒”。(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畢竟是小縣城,比不得大城市里什么的古玩收藏市場或一條街之類的,吸引過往行人和游客。這里的常客多是本地人。鄉(xiāng)間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出行不便,也就常常來這里尋找歲月里的記憶,聽聽有趣的傳說,打發(fā)時光。一到周末或是節(jié)假日,這里就更顯熱鬧。除老年人外中青年人也會聚攏來淘寶或看稀奇。一方面是周末節(jié)假日很多人有時間出來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淘到滿意的藏品,另一方面,很多周邊地區(qū)的小商販也慕名而來,把四下里張羅來的五花八門的老舊玩意兒往上一擺,在裝古董的箱子上一坐,加入到這擺地攤的古董展賣中。偶見有人盯著某物件細看時,便會說,這是康熙年間的或乾隆爺用過的,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也講過這個東西。那愣頭青說,“知道,所以才細看呢”。有人表現(xiàn)出驚訝,也有人會偷偷發(fā)笑。可就是這么一說,頓時吸引了不少人過來觀看。那攤主左手里拿起那只碗,右手伸出食指,指著說道:“你看這花紋,這包漿,實打?qū)嵉睦衔锛?,你要是送人的話,挑這件絕沒錯。要是自己收藏,絕對升值??磥砟闶莻€識貨的,你今天正趕上了,這是我前兩天剛收的,今天第一回擺出來?!甭犨@攤主的話就知道,這位四十出頭的客人是一個絕對的外行,標準的棒槌一個。也許他是個“托兒”。傍邊擺攤兒的同行聽見了只是皺一皺眉,轉(zhuǎn)而微微閉目,悠閑地點燃一支香煙吞云吐霧。有人悄悄問那邊的貨是真是假時,得到的答復往往是“說不準”。但作為外行的我猜測,這十有八九就是當今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工藝品吧,若真是康熙年間的老物件,能擺在這街頭地攤兒賣?
淘寶,撿漏兒,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話題。在這個世界上,淹死的人大多都是會游泳的,而對于古玩這行當來說,宰的就是那些對古玩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人,這些人往往買十個物件里面,能有一個是老東西,那就算是運氣不錯了。行文到此,忽然記起當年宣傳部劉濤部長給喜歡收藏的一位部下說的這些話來。
老物件的迷人之處在于它的美質(zhì)與時代感,隨著時代變遷,它們當初的使命早已完成,現(xiàn)在只是充當歷史記憶的符號。但由于市場價值在于牟利,因此自古以來古舊物品的仿作歷久不衰,再加上時空阻隔,真?zhèn)坞y辨,時代的迷霧更加濃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真假難辨,反而增加了古物收藏的趣味與刺激。經(jīng)由一件古舊物什,我們除了開闊眼界,增加見識外,還會猜想到它曾經(jīng)的光鮮和使命,同時也會激起我們對老物件所代表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興趣。
2015年4月3日于靈臺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4510/
街頭新景看古董的評論 (共 14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