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巔
高山之顛 384姜文臣
高山之顛,是可立于潔白俯瞰世界的蒼茫;高山之顛,是可頂立蒼穹最接近太陽的神往;高山之顛,亦有遠離世俗守住寧靜的靜謐;高山之顛亦有曠朗的風呼嘯的迭蕩。它不在狂風呼嘯中動搖,不在世俗的低吟里縹緲,它以孤傲的姿態(tài)為天地立心。
高山之顛,應以堅守攀之,那是民族的脊梁。
古有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夭”的高潔傲岸,有人不啻,有人鄙夷,有人睨之,說這樣時代已然不適用這樣的偽言。然而這樣的蜚語,全然不能掩蓋高山之顛上盛開的潔白雪蓮,光芒耀眼,普照亙古今來,撐住民族的骨氣。又曾在閻真先生的《活著之上》中的聶致遠身上悟到了堅守的真理。在這樣物欲橫行的世界里,當權(quán)、錢開始衡量偉大的學術(shù),甚至凌駕于學術(shù)之上時,依舊有人將學術(shù)視為生命,相信不越車不犯規(guī),在人生的路上也能前行,盡管那是踽踽獨行,盡管那是舉步維艱。那便是守住自尊,守住驕傲,仿佛高山之顛的懸崖絕壁夾縫中盛開的小花,爛漫,艷麗,飄搖卻又是如此地硬朗。以堅守才能攀上高山之顛,屹立不倒。
高山之顛,應以寧靜守之,那是生命的本心。
英國詩人蘭德曾說過:“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笨此戚p狂、孤傲的話語,實則包含了不追名逐利,寧靜致遠的傲氣?!疤m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痪有辛x不為莫知而止休”《圍城》的作者錢鐘書先生拒絕當“東方之子”,龍應臺女士退出政壇,退出文壇只為陪老年癡呆的母親走完最后一段路。他們雖在各自的幽谷,卻已登上了高山之顛以寧靜為生命立之本心。(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生命本是輕盈,可輕而易舉登上高山之顛,卻被肉體的欲望和混濁拖住。有人在世俗的泥淖里撲騰,便深陷其不能自拔,那高山之顛便是望塵莫及。有人在滿路的荊棘里尋覓,卻也因貪圖路邊的花朵而與高山之顛失之交臂,墜入虛無。
高山之顛,應以誠摯惜之,那是靈魂的支撐。
近年來,政壇中的風云人物落馬的不在少數(shù)。薄熙來,周永康等人,身居高位,本該在人們尊敬與愛戴中兢兢業(yè)業(yè),可如今也輸了名聲,敗了靈魂,淹沒在人民的唾沫中。再有一度以高貴、知性、堅強行走于影視界的劉曉慶自己在演藝之余開創(chuàng)公司,本是廣為佳語,后卻因偷稅漏稅而收受了牢獄之災,形象大跌。他們皆是不以誠摯珍惜所在的高山之顛,而跌下了山峰,墜落了靈魂。
堅守,以致高;寧靜,以致遠;誠摯,以致贏。處高山之顛,不動搖,不縹緲,可為天地立心!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