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的2015
2015年元旦在石家莊市度過,緊張而又從容,有點像站軍姿外緊內松的感覺,適應了就能夠長期保持。
北京軍區(qū)也許是離著近,部隊的新聞和地方新聞一起觀看,在南京時能看到南京軍區(qū)的專題報道,部隊改革如火如荼,相信新的司令部建設會取得積極進展。
多少年前就欣賞聶帥的《解放石家莊》經典,若干年后終于來到石門這個久違的省會,心情很平靜,一是工作的充實,二是工作之余同事們的友善,還有來自其他城市的同事和朋友的熱心問候。
石家莊的早晨從不晚點,只要眼睛看的見的時候,早市就啟動了,車水馬龍人流川息。牛肉板面、餛飩、水餃、油炸糕、羊雜湯,好像是在北京的九門小吃一樣,應有盡有。市政府估計是啟動了城市年活動,新年伊始,城市街道干干凈凈,稍不留神就發(fā)現(xiàn)環(huán)衛(wèi)工作人員在清掃街道,用最能清掃的笤帚掃街面,準保干凈且不起揚塵。寬敞的街道就啟用機械化作業(yè)。十字交叉的路口準確的佇立著各大銀行的自動柜員機站點,自動語音系統(tǒng)實時播放著公安干警的風險提示語。流動警車時刻枕戈待命,讓人從心里感到安全。我剛出火車站時正好趕上乘坐的公交車,司機師傅親切的提醒我,注意我的行李箱,四個輪子的容易跑動。
“七七事變”以前,欒城時興綁扎褲口。那時,人們通常穿中式折腰褲。這種褲子,上綴褲腰,一般為白色或淺色。褲腰肥大,系腰時在肚臍前折疊起來,再系上腰帶。褲襠與褲管同樣肥大,一走路,褲管前后扇動,行動不便,有拖累之感。于是,用綁帶把褲口纏綁,這樣顯得行動利索。綁扎褲口有特別綁帶,黑色,長約一米,寬約五六厘米,兩端為散線狀。綁扎褲口,要在腳踝骨以上外側,把褲口裹緊,向后折疊。綁帶于處處纏綁數匝,帶端用力掖進綁帶。
這樣做,冬天可惟防御寒風灌入褲管,從而保持了褲管內的溫暖,而夏天可就悶熱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在小說或戲劇中,當一人有難,萬人危急時,往往出現(xiàn)神仙顯靈,于是得救大難不死,逢兇化吉,遇難成祥。據說石家莊市“臘七臘八,出門凍煞”,冬季保暖工作做的好,來到城市生活起居以后果然不假,整日暖洋洋的。城市上空有一個專屬的星云,就是那種傳說中的救星或神仙之類,只要倒了大霉了來找石門都會遇難成祥的。
2015年元旦那天,我和市民一起參加了義務勞動,晚上和大家一起聚餐,看置凳攔戲。
“舊進,每逢婚慶大事或正月花會,總有一隊隊、一撥撥的吹鼓手、耍獅子、跑龍燈、拉碌碡、推太平車的,還有大鼓、小鼓、打落子、耍桿子、抬花杠,等等。他們依次沿街表演。各店鋪商家、沿街住戶,往往在自家門口擺上桌子,放上茶水、糕點、香煙等,表演隊伍一到,就在街心放上一條長凳,攔住去路。各表演隊伍領頭人見此,便搖擺旗子,示意要在此處表演。表演隊有人專門打場,把擁擠的層層觀眾推向后退,展現(xiàn)一塊足供展身手的場地來。越是表演水平高的隊,就越吸引觀眾,他們走到哪里,哪里就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因此,打場成功與否,標志著一個表演隊的水平高低,也是能否表演好的關鍵。如跑龍燈的,掄起火流星打場,觀眾唯恐燒著自己,而用力后退;拉碌碡的,那丑角擔著夜壺,里邊裝著水,沖著觀眾濺水,觀眾紛紛退后,以躲避濺水,場地便逐漸擴大。表演或吹奏完結,領隊人再次晃動小旗,表演隊又繼續(xù)前進。”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