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是孝的第一境界
今天晚上,我和以前的老同學(xué)老同事在一塊一敘,回到家時十點多了。兒子沒寫作業(yè),玩了一下午,吃了晚飯又玩了半晚上,然后臨睡覺了說有作業(yè)。我有些惱怒。惱怒到什么分寸,說不清楚,但還沒發(fā)泄出來。就坐下,看著他做數(shù)學(xué)題。
母親在旁邊坐了一會,問我:“家里還有治腹瀉的藥嗎?”我一聽,頓時大光其火。一下子就控制不住?!霸缭趺床徽f呢,今下午我去藥店拿藥,你又不是知不道?!?/p>
我氣呼呼地穿上背心,將母親喊我不要去的話關(guān)在了門內(nèi),雖然沒用力帶門。
路上涼颼颼的,沒了行人。幾個熟悉的醫(yī)務(wù)室都緊鎖了門。就直奔縣醫(yī)院。電量不多的電動車在昏昏暗暗的行道樹下慢慢地向前滾動。我心里還是有些生氣,氣母親這么不會照顧自己,更氣自己竟發(fā)現(xiàn)不了母親不舒服!
縣醫(yī)院又新蓋了一座急診樓。大夫見我沒帶卡,問我給誰拿藥,我說給母親,并把癥狀說了一下。他徑自從窗臺上拿了一個卡開上藥。我很順利地取到藥,總共花了四元五角,就急匆匆往家趕。
車子越來越?jīng)]精打采。涼涼地風(fēng)吹在身上,我頭冷靜下來,深深地慚愧與自責(zé)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母親養(yǎng)育我長大,供我讀書,陪我同悲歡共命運,已歷三十四個春秋,這期間的點點滴滴,非“含辛茹苦”四個字能準(zhǔn)確概括;母親的疼愛也更非“任勞任怨,無微不至”能詮釋到位。為什么不能原諒母親一時的堅忍?如果不是忍不住了,她又怎么肯告訴我?我是這個世界上她唯一能依靠的親人,不告訴我還能告訴誰?歲月已經(jīng)無情地奪走了母親的青春年華,生活也刻薄地留給她一身的病痛心傷,為什么,我,她唯一的兒子,竟然不能對自己唯一的母親耐心一點點,寬容一點點?而且,得知了母親身體的不舒服,首先關(guān)心的不是她的疼痛,而是埋怨她?
我越想越慚愧。母親此時在家里肯定既擔(dān)心又埋怨自己,我實在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更算不上有孝心。
母親最需要的可能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我能健康平安;母親最擔(dān)心的可能不是我工作的點滴(因為她畢竟不太了解),而是我的生活是否快樂幸福。猶記得以前上學(xué)離家久了,母親見到我的眼圈總會通紅,哽咽地對我說過“最希望天天看著我,才放心”,那時候她的淚流在心里;每次離家,她又總是將背影高高地站在夕陽里,長長地影子里一定有我未曾睹到的哭泣,我自己每次也都是哽咽著,在自信的青春的臉龐輕輕流下兩行短促而又奔放的淚河。而我能給予母親的是什么呢?我竟都已忘記了嗎?
我一天天長大,從母親的懷里掙脫;我一年年獨立,在母親的牽掛里漂泊;如今,母親與我聚居一室,我因為工作的原因,并不能日日相慰,交給妻子照顧,就在鄉(xiāng)鎮(zhèn)上盡心盡力。母親就在家里等待,等待著周末,等待我回家,給我炒菜,看我香甜地吃下她蒸的饅頭、烙的餅,才開心。母親的白發(fā)一天天增多,我卻正值青春年華;母親正一年年戀舊,在節(jié)日里思念故去的父親,老家的點點滴滴,我卻越來越粗糙地生活,并且還自以為是地發(fā)脾氣。
回到家里,母親早等在門邊。我只對她一笑,她就笑了。我再和她說以后要及時告訴我的時候,語氣已經(jīng)委婉了。給母親取出藥,端來一杯水,看著母親吃上藥,我就去看兒子寫作業(yè)。聽見母親在外面窸窸窣窣地收拾著,一會就去睡覺了。我心里還覺得不放心,害怕她還生氣。就推開她的門,開了燈,母親正在打蚊子。我就幫她打死了那只蚊子。
“娘,還生氣嗎?”
“生什么氣。睡覺去吧?!蹦赣H的眼睛里永遠是溫柔濕潤的。
心里揣著那塊石頭終于放了下來,我卻覺出了比累更令人懼怕的東西。
實在是母親的寬容慣壞了我,實在是母親的遷就讓我不經(jīng)意間疏忽也疏遠了母親,更是我的膚淺、粗糙和心理習(xí)慣性的冷漠讓我不再是我。
無論何時何地,孝敬母親,就要耐心地傾聽,不管是嘮叨還是牽掛;就要耐心服侍,不管是她的粗心還是笨拙。母親永遠需要子女的呵護,因為她已經(jīng)把她的堅強和偉大無私地傳給了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耐心地,一點一滴的還給她。不管還多少,只要有繼承,就可永恒。也許,這就是母親的使命。我們只不過是用耐心的方式繼承,并借此表現(xiàn)母親關(guān)愛的價值,和自己人生修養(yǎng)已達到的境界。
耐心永遠是一個有孝心的子女人生修養(yǎng)的第一境界,即告別粗糙、膚淺與冷漠,讓靈魂溫柔細膩、真摯深沉和和藹,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輝。而我,如果不是年輕不懂事,就是靈魂不夠細膩真摯。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能有耐心地孝敬,還能干什么呢?
2013年8月3日0:14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8311/